“我離開上海的那天是個黃昏,黃浦江就像一塊金磚,很多人都想得到,結果連命都丟掉?!薄恶R永貞》
1997年,24歲的金城武主演了一部叫《馬永貞》的動作電影,在影片中飾演男主角馬永貞。當年的金城武顏值可謂巔峰,喜歡上這部電影,大抵也是因為他的顏值。
《馬永貞》主要講述的是馬永貞和哥哥因為山東大旱,所以逃到上海灘,想在上海灘找到一份有前途的工作。結果沒有學歷文化的馬永貞,只能干苦力,有一天在碼頭他碰到了譚四,上海灘有名的四爺。兩人不打不相識,馬永貞頓生崇拜之情。
也想像譚四一樣,在上海灘有自己的地盤。憑借著一身硬功夫,馬永貞很快搶了不少地盤,站穩了腳跟,但因為一個叫艷陽天的女人的挑唆,與譚四翻臉,中了楊雙的奸計,譚四被關進巡捕房,馬永貞雖死里逃生,但也身受重傷。
在養傷的這段期間,馬永貞想明白了一切,在為譚四報仇之后,帶著金鈴子、馬大祥離開了上海。他離開的那天,是個傍晚,正是夕陽最美的時候。黃燦燦的陽光照耀在黃浦江上,黃浦江就像金磚一樣,發出耀眼的光芒。黃昏下的大上海是那樣金碧輝煌,但馬永貞卻很清醒,金燦燦的江底,不知埋葬了多少白骨。
如果用一句話給《馬永貞》做總結的話,我覺得有句老話很適合:“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p>
關于上海灘的影視劇很多,多以幫會爭霸題材居多,像《馬永貞爭霸上海灘》、《上海大風暴》、《鱷魚潭》、《上?;实壑郯蕴煜隆?、《大上?!贰ⅰ渡虾oL云》系列、《上海灘》系列......,民國時期的上海灘,幫派林立、魚龍混雜、十里洋場、燈紅酒綠,是冒險家的樂園,因此許多影視劇喜歡選擇這一時代背景,展開一段波瀾壯闊的風云爭霸故事。
如此好的題材,就連古龍大師也從當時的臺灣,將眼光瞄向了大上海。以上海灘為背景,創作了一部現代動作小說《絕不低頭》,被評論者曹正文喻為“古龍作品的中上之作”。
很多人在提及古龍的《絕不低頭》時,認為這是古龍的偽作,真正的作者是于東樓。其實,于東樓真正開始獨立創作武俠小說,是在80年代中后期,在此之前主要以代筆的方式為朋友續寫武俠小說,古龍的《風鈴中的刀聲》最后的兩個章節便是由他完成的。而于東樓最為出色的小說《槍手·手槍》,反而是掛名古龍出版的。
古龍任編劇的《絕不低頭》
古龍的《絕不低頭》創作時間在1972年12月1日,在香港的《武俠春秋
》上連載,至于古龍創作這部作品的初衷,可能是受到張徹執導的《馬永貞》的影響。1972年2月,張徹、鮑學禮聯合執導,陳觀泰、姜大衛主演的電影《馬永貞》上映,取得了不俗的電影票房。該片取材于清末拳師馬永貞的事跡,將年代放到了民國時期的上海灘,新穎的黑幫爭霸故事,迅速掀起一股上海灘黑幫爭霸熱潮,此后以上海灘為題材影視劇層出不窮。
年輕時曾加入過黑幫的古龍,自然不會放過這絕佳的題材,于是創作了唯一一部現代動作小說《絕不低頭》,《絕不低頭》的故事背景就是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灘,故事的女主角叫波波,是一個從鄉下來到大上海尋找父親的單純女孩,初來繁華大都市,波波腦海里滿是憧憬。
她早已聽說這是全中國最大的城市,汽車最多,坐汽車的機會當然也比較多。她已面對揚子江,就像大海那么浩瀚壯麗的揚子江。
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她在不知不覺間便卷進了殘酷的權力斗爭中,期待的愛情、友情、親情全都在這十里洋場之中變了質,到底是低頭隨波逐流還是誓死絕不低頭,考驗著她。
這大都市就像是個大染缸,無論誰跳進這大染缸里來,都會改變的。
用古龍自己的話來說:“每個人都會變的。唯一永恒不變的,只有時間,因為時間最無情。在這無情的時間推移中,每個人都會不知不覺地慢慢改變?!?/p>
所以,黑豹變了,羅烈變了,波波也變了,從前三個快樂的少年男女,最終在命運的漩渦里,改變了初心。
羅烈將來是不是也會落得和黑豹、金二爺一樣的結果?
這件事黑豹根本就沒有去想,也不再關心,他關心的只有一件事,一個人。
他懷抱中的人。
波波忽然輕輕呻吟了一聲,說出了最后一句話。
“扶起我的頭來,我不要低著頭死!”
她活著不肯低頭,死也不肯低頭。
黑豹扶起了她的頭,讓她面向著陽光。陽光如此燦爛,大地如此輝煌,可是他們……
黑豹本也絕不肯低頭,絕不肯流淚的,可是現在,他的眼淚已一滴滴落在波波蒼白的臉上。
《絕不低頭》作為古龍中后期的作品,質量方面屬于上乘,但在傳播度上似乎不顯。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古龍在武俠世界的又一次大膽嘗試,由古裝變成了時裝,由冷兵器變成了熱兵器,但唯一不變的是古龍在每一部小說的結尾留下的動人的情,這也許是古龍小說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