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苑基榮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董銘】繼《》《》《》之后,又一部高口碑印度電影《因果報應》(海報如圖)登陸中國院線。這部定于11月29日在國內上映的新片中,既有懸疑、犯罪、動作等商業元素,也涉及印度底層警匪勾結、女性遭侵害等深層次社會矛盾,141分鐘的劇情中懸念反轉不斷,展示出印度當代電影人的功力和活力。
反轉敘事
從《因果報應》的片名和海報可以猜出,這是一部關于“復仇”主題的作品:貧窮的理發師瑪哈拉賈和女兒相依為命,某日卻大鬧警局,懸賞70萬盧比,只為一個破爛垃圾桶被盜要求立案……當地警方隱約覺得背后緣由不簡單,觀眾也很詫異,直到影片過半才發現這位老父親的真實目的。影片導演尼蒂蘭·薩米納坦同時也是編劇,他采用打亂時間線、虛構場景、暗藏細節等敘事手法,在影片前半程藏起真相和受害者,其間還加入一些喜劇元素,在足夠的鋪墊之后,才讓男主角說出當晚家中遭打劫的真相,可以說巧妙地“戲耍”了片中的警察和影院里的觀眾。而在撲朔迷離的案情部分揭曉后,觀眾才明白“因果報應”的真正所指——一起15年前的恩怨造成的慘劇,整個案件涉及的罪犯和警察有復雜的身份和非臉譜化的刻畫,瑪哈拉賈一家的父女情則貫穿始終并藏有暗線,心理描寫不亞于《摔跤吧!爸爸》。
《因果報應》海報
在片中飾演理發師父親的是印度資深演員維杰·西圖帕提,這是他第50部擔當主演的作品,在片中貢獻了真摯、樸實而又有爆發力的表演,對女兒的愛和守護令人落淚。影片也體現了印度底層民眾的生活狀態,以及復雜的社會矛盾和階層差異,影片直到最后一刻,導演/編劇都還在設計著反轉和懸念,讓觀眾絲毫不覺得兩個多小時太長,同時也回味出原來很多細節早已被導演和演員悄悄埋下。
“又爽又淚”
正因為有大量充滿懸念和反轉的情節、跨時空的敘事技巧,以及對家庭情感和現實主義的刻畫,《因果報應》自今年6月14日在印度上映后備受關注,IMDb網上打出8.5的高分,爛番茄影評網站上收獲83%的媒體新鮮度和95%的觀眾爆米花指數,并借助流媒體平臺網飛在全球傳播。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影評界對《因果報應》的口碑評價以正面居多,Times Now頻道、Pinkvilla網站和ABP News頻道都給予該片3.5星(滿分5星)的評價,表演、剪輯和編導水準尤其受到肯定。印媒也關注到該片將在中國上映,此前《因果報應》入圍金雞國際影展競賽單元,目前豆瓣網評分高達8.7分,而這只是“80后”導演薩米納坦的第二部電影作品。網友們點贊這部印度“神片”的敘事技巧,感慨“又爽又淚”,關注印度女性屢遭性侵等社會問題。
近十幾年來,我國引進了多種題材的印度電影,包括阿米爾·汗的《》《摔跤吧!爸爸》《我的個神啊》《》等代表作,現實主義題材的《》《》《印度合伙人》,緊張刺激的懸疑罪案片如《調音師》《》《》,以及場面宏大的古裝史詩巨作《巴霍巴利王》系列等,中國觀眾借此了解到多元化的印度電影以及不同地區語言、文化和創作風格的差異。事實上,《因果報應》并非是印度最具國際知名度的“寶萊塢”(以孟買為中心的印地語電影)作品,而是來自東南部的“考萊塢”(以金奈為中心的泰米爾語電影),目前是印度2024年票房第八高的這部泰米爾電影,全球票房超過11億盧比(約合9400萬元人民幣)。該片導演來自泰米爾納德邦,片中人物說的是泰米爾語,場景也只是當地普通市鎮和街道,雖然沒有寶萊塢華麗的載歌載舞、托萊塢(以海得拉巴為中心的泰盧固語電影)夸張的史詩神跡,但憑借充滿懸念的劇情、真摯的人物情感,同樣能打動不同地區和文化背景的觀眾。
印片風潮
回顧印度電影這些年在中國的傳播,除了早期的《大篷車》等譯制片、影碟時代的《寶萊塢生死戀》《阿育王》等寶萊塢大片,2011年來華上映的現實題材《三傻大鬧寶萊塢》算是再開先河。《三傻大鬧寶萊塢》雖然當時票房只有1396萬元人民幣,但豆瓣網上評分高達9.2,阿米爾·汗的大名也開始為中國觀眾熟知。到了2016年,阿米爾·汗的另一部代表作《摔跤吧!爸爸》再度來華,該片豆瓣評分9.0,并一舉拿下12.99億元的歷史性票房,印度電影自此在中國市場真正“出圈”。
在《摔跤吧!爸爸》《我的個神啊》《神秘巨星》帶動下,印度電影掀起了引進中國的小高潮,各種不同類型、不同語言的印度電影紛紛上映,兩國電影人還展開合作,推出《功夫瑜伽》《大鬧天竺》,一時間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在電影上有了一些共同語言。
2018年前后,這股“印度風潮”逐漸平息,印度電影引進中國的數量和影響力有所下降,即便是阿米爾·汗的動作大片《》也只有6193萬元的票房,最近兩年中國引進的印度片更是屈指可數:《誤殺瞞天記》《最初的夢想》《印度女孩》的票房分別為3149萬元、1913萬元和346萬元;去年上映的《印式英語》雖然有印度傳奇影后希里黛玉主演,中國票房也僅117萬元,另一部《印度制造》票房僅8萬元,印度片在中國電影市場似乎“無人問津”。其實,以印度電影巨大基數來說,每年并不缺少爆款作品,像去年全球賣座的《戰士》《帕坦》等。而這部《因果報應》能否憑借高口碑出圈也值得關注——像《摔跤吧!爸爸》那樣,用另一種“父女情”再度點燃中國觀眾對于印度電影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