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以前人們獲取新聞資訊的方式可能只有電視和報紙,但是隨著手機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新聞資訊產品逐漸成為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今日頭條就是這樣一款產品,以其智能推薦的算法在眾多新聞資訊產品中脫穎而出。本文作者將從六個方面對今日頭條進行深入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今日頭條誕生時間與移動互聯網大發展的時間相吻合,充分享受了移動互聯網初期的紅利。
2012 年 8 月,今日頭條問世,最初定位為基于數據挖掘的智能推薦內容產品,聲稱“不做新聞生產者,只做新聞搬運工”,由此可見頭條的核心就是通過算法精準匹配用戶需求, 做“千人千面” 的資訊分發,這樣不走尋常路的產品值得我們去體驗一番!
體驗環境:HONOR 9X,APP版本:7.9.9
報告框架:
本文的結構框架如下圖所示:
一、行業情況 1.1 市場規模
2016年,移動端新聞資訊企業收入規模達到161.6億元,在互聯網新聞資訊市場規模中占比約75%,與去年相比,上升了34個百分點。
2016年移動端新聞資訊收入同比增長152.1%,漲幅顯著,伴隨著人口紅利的殆盡,未來其增勢將逐漸放緩,到2019年,移動端新聞資訊收入增速將降至34.9%,市場規模達到450.7億元,在互聯網新聞資訊市場規模中占比超過80%。
整體來看,各新聞平臺在產業鏈上下游進行的深度布局,為商業化提供了更多機會,未來移動端新聞資訊行業的收入來源將從主要的傳統硬廣向軟文植入、信息流廣告等原生營銷形式不斷拓展,市場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
1.2 市場分析
2018 年 3 月份數據顯示,在新聞資訊領域,今日頭條以 24.2%的滲透率位列第一,騰訊新聞以 24.1%的滲透率位列第二。而 2018 上半年中國 APP 排行榜中綜合資訊類榜單里, 騰訊新聞以2.69億月活人數位居第一,今日頭條則以2.4億人次位居第二,可見在資訊領域, 騰訊新聞和今日頭條一直處于競爭激烈、難分伯仲的境地。
騰訊新聞依托壟斷式的社交網絡引流,內容注重專業性和嚴謹性,而頭條依托強大的算法為每一位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內容偏向娛樂化和大眾化。
二、用戶分析 2.1 用戶群體
QuestMobile2019年6月的數據顯示:
QuestMobile2019年8月的今日頭條用戶垂直內容日均閱讀量數據顯示,其中“游戲、社會、汽車、影視、綜藝、娛樂、財經、美食、體育”等為高閱讀量內容,可以總結出部分用戶特征如下:
小結:可將今日頭條的主要用戶大約分為以下人群:
2.2 使用場景
根據QuestionMobile數據顯示:
小結:18-30歲人群更愛夜間看頭條,40歲人群凌晨5點TGI最高
再結合上述用戶群體分析,可以大致推出今日頭條的主要使用場景如下:
2.3 用戶需求
根據以上的用戶群體和主要場景的分析,并結合新聞類APP目前的功能進行需求反推,可得出新聞類APP的用戶需求有以下幾點:
三、產品概述 3.1 產品定位
產品slogan:看見更大的世界
產品定位:今日頭條是基于個性化推薦引擎技術,根據用戶具體的環境特征與社交屬性提供個性化的新聞資訊,塑造千人千面的閱讀場景,實現內容與用戶的精準連接。
3.2 產品盈利模式
3.3 產品功能結構
根據功能結構圖可以總結今日頭條主要分為五個功能:搜索功能、內容分發功能、評論功能、發布功能、通用設置功能。
四、功能體驗及優化
本部分筆者將對今日頭條的搜索功能、內容分發功能、評論功能進行體驗,考慮到每一類功能下涵蓋的功能較多,因此筆者將選取個人認為相較于競品有特色功能以及用戶體驗還需加強的功能進行分析,并進行需求優化。
4.1 搜索功能
搜索是新聞類APP用戶的一個基本且高頻的需求,今日頭條將搜索入口固定在頂部導航欄,不隨除了個人設置以外任何一級頁面的切換而改變。這樣的設計一方面讓用戶能在瀏覽各頁面的過程中如果產生搜索需求都能及時便捷的找到搜索入口,避免頁面切換的繁瑣。另一方面則是在搜索欄提供熱搜新聞,便于用戶閱讀,同時也提高了用戶點擊率。
用戶搜索后的結果分為十種,綜合、資訊、視頻、圖片、用戶、音樂、問答、微頭條、直播、百科。其豐富的搜索結果較好地滿足了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搜索需求:
功能體驗:
搜索功能最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是搜索結果,這里則涉及到搜索結果本身以及搜索結果的呈現方式。用戶若是無法迅速地獲取目標結果,就容易降低對平臺的信任感。
通過對今日頭條搜索功能的體驗,筆者總結出兩點感想:
(左圖為今日頭條搜索結果,右圖為騰訊新聞搜索結果)
4.2 內容分發功能
用戶使用今日頭條的內容分發功能時,最大的需求是:用碎片化時間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八槠瘯r間”要求APP能提供精準并且全面的內容讓用戶閱讀,“感興趣的新聞”則要求APP提供恰當的分類以滿足不同場景下的用戶需求。而其中的隱藏需求為,能夠推薦給用戶相似或更感興趣的信息流,因為用戶看的新聞往往不止一篇。
信息聚合平臺向用戶分發內容的方式可以分為用戶自主探索和平臺主動推送。
用戶自主探索:
今日頭條給用戶提供的內容分類頻道有推薦、熱榜、視頻、免費小說、問答等30種,分類包括:
通過以上覆蓋面較全的參考邏輯和分類,用戶可以自行篩選生成感興趣的信息流,并且還能在首頁的關注中查看關注作者動態,因此今日頭條能在最大程度上滿足用戶自主探索新聞的需求。
平臺主動推送:
主動推送方式主要是智能推薦引擎,即首頁的推薦模塊,讓用戶更多的通過推薦模塊快速高效的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平臺現有的推薦引擎的推薦流程為:當搜搜引擎獲得用戶的輸入時,會進行關鍵詞處理,同時推薦系統會進行用戶畫像查詢,查詢到用戶畫像后,將輸入的內容特征按一定規則轉化為喜歡度,最后將內容度按喜歡度從高到低排序輸出。對于最后一步,用戶的各種動作行為,在搜索引擎中都會持續優化排序模型,在推薦系統里,則會持續改進自身的畫像。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用戶點進一篇文章出來后立馬會在新聞下方出現一個相關搜索。
功能體驗:
筆者做了一個實驗,連續一個星期只刷今日頭條頻道下的娛樂新聞并且也只搜索娛樂話題,實驗心得如下:以上機制的確可以保證每次打開APP后看到的資訊都是自己喜歡的,從而大大減少了用戶自主探索、篩選的時間成本,但其中也有些不太好的體驗,在推薦的話題中、相似話題的內容開始反復推送,造成閱讀疲勞,并且標題黨也慢慢出現,文章質量有待提高。
需求優化:
由于平臺推送的過程是需要依靠用戶的主動點擊行為實現的,而這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可能導致一些用戶來不及等到平臺精確匹配到用戶畫像就已經離開,建議在用戶第一次使用產品時就引導用戶給自己喜歡的領域貼標簽并且引導關注,盡量做到第一次推薦的內容就能實現精準化和全方位,之后再根據用戶動作行為改進畫像,優化推薦機制。
根據筆者實驗可得,在長期閱讀某一話題下的新聞后,該平臺推送的文章相似度會大大提高,但用戶在不同場景,不同心情下想看的文章主題不一,或者用戶也會看膩上個星期還在追的新聞。建議在推薦時也可以增加一些用戶可能感興趣的資訊內容,盡可能做到全方位滿足用戶的閱讀需求,讓用戶在使用時還能獲得驚喜感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