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卜筮的幾個基本問題。
1.就算卦而言,至少有兩個主體:算卦的師傅和問卦的人。這在今天也是一種生意,卦師算準了問卦人的疑難,問卦人給卦師錢。
2.雙方相遇坐下來開始算卦,還需要一個前奏:什么能算什么不能算,能算的就談價錢,不能算盡快告訴人家另請高明:即把問題范圍劃出來:一般人是就前程、財運、婚姻、子女,病災,尋物尋人、生卒,良辰吉日等問卦。即算卦所判定的范圍為雙方預先按習慣達成共識:否則問卦人意識不到這個問題也可以從卦師那兒得到答案,卦師也可以明確答復問卦人這事兒不屬于他的業務范圍。也就是說生意雙方都預定成俗哪些問題可以通過算卦得到答復。
3.確定可以算卦了,一般是問卦人訴說自己的遭遇,卦師詢問和收集自己算卦需要掌握來人的信息,比如高明的卦師還可以通過對方的衣著言談掌握來人的職業地位和經濟收入情況;通過來人的表情神情判斷訴說的真假和緩急程度,等等;
這件生意能不能達成,最主要的,是看卦師最短時間內,讓來人確信卦師是可信的,高明的,而不是假冒騙人的。
現代心理學認為,如果心理醫生和病人雙方在最初的一兩分鐘內不能達成共情,則后來不論花多長時間盡多大努力都是無法建立信任關系的。因此如何把卦師和算卦的人連接起來:即這一卦是給求卜的人算的,而不是給其他人算的,卦師至少得讓來問卜的人相信,所謂的卦像反映的就是問卜的人的實際:恩,卦很靈,說的就是我!所以算卦人必須從問卦人的鮮明特征入手起卦,卦象和解卦必須包含問卦人的特有要素,否則,你的卦象和說辭與問卦人無關,問卦人不會掏錢買單。
這是今天的算卦。
卜筮在古代是一種職業,甚至殷商開始,是國家的一種常設機構,最值得君主信任的占卜者作為君主的親隨稱為太卜,屬于九卿之一,他下面管理著“貞人”機構,這些國家公職人員既是太卜的門人子弟和日常工作助手,同時也是太卜權威和技能的有力挑戰者競爭者。太卜如果技巧和技能不高明,或者經常失誤,不能得到同行即“貞人集團”的推崇和認可,就得不到君主的信任和任用,會丟掉飯碗。說明占卜雖然是一種“專業”技能,但是在貞人這種特定的職業圈子里,和一切生活技能一樣:
1.這是國家日常不可或缺的一種需要,以至于需要成立專門的常設機構來滿足履職發揮職能;
2.由需要引發出了專業技能,這是一定范圍公開的,通過訓練,具備一定天賦的人可以掌握并不斷提高水平的技能;
3.這項技能有大家公認的優劣判定標準,具備這項技能的人可以憑借技能水準劃分等級,繼而在國家機構擁有不同的職位(用今天的對照就是專業技術職稱序列和行政職務等級);
而且現在的考古發現了殷商占卜使用的龜甲以及上面記載占卜事項的甲骨文,最主要的一個事實就是大部分占卜記載中都記錄了占卜者的名字。
這說明自殷商起(殷商之前傳說有占卜,比如伏羲河圖八卦、大禹洛書傳說,有出土文物為證的是殷商時期),
1. 占卜是一種國家君主層面經?;瘍x式化的活動,
2. 它不是隨便做完了事的一種事務,而是和戰爭、君主繼承、祭祀、社稷等重大事項同等重要的必經環節:由它占卜的結果來決定上述重大事項有無、走向,并且和重大事項一樣納入國家正式文獻記載,成為可查驗、經得起辯證和考核的證據。
3. 把占卜事件記錄保存制度,使得占卜好壞是能夠對占卜者追究責任的,這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占卜的可靠可信度,至少做到了當事各方(君主和太卜及其他參與見證官員)對占卜結論無爭議。至少讓占卜在當時條件下不是迷信,因為它整個過程是一定范圍公開的、可反復驗證的,允許他人質疑求證的。
4. 占卜形式不是唯一的:至少有不借助蓍草,而是借助龜甲炙燒裂紋來預測吉兇的形式。揲蓍是孔子認為比較認可的筮法,其實殷商卜筮更多遺留下來的證據是龜甲,當然也有蓍草卜筮證據湮滅或不記載其他筮法的情況。
5. 孔子在《易傳》里介紹了揲簭和《易》八卦的聯系,甲骨等其他占卜工具如何聯系《易》或者不聯系《易》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現在只知道《易》以及所含的六十四卦是作用于工具的結果,也就是說占卜者使用甲骨和蓍草工具會得出占卜的卦象,一次得一種結果,共計會有六十四種可能,如果按照卦爻細分可以有384種結果。
6. 現在占卜的需要依然存在,占卜的工具也很容易獲得,占卜后會出現的情況有六十四卦在,怎么占卜,因為孔子《周易》的出現,搞不清了,不靈了,歷代人做了幾屋子的書,算卦成了騙人的“把戲”。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