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集: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和大昭寺
《世界遺產在中國》是由中央電視臺新影制作中心出品的38集高清系列紀錄片。歷經七年拍攝制作首次以高清紀錄片的方式,系統、集中地展現了中國2008年前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33處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妒澜邕z產在中國》是由中央電視臺新影制作中心出品的38集高清系列紀錄片。歷經七年拍攝制作首次以高清紀錄片的方式,系統、集中地展現了中國2008年前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33處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妒澜邕z產在中國》共33部,內容涉及國內頂級水準的自然和人文景觀33處,包括4處自然遺產、4處文化和自然遺產、3處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22處文化遺產。展現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和五十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歌舞音樂等。這部紀錄片可以說是一部展示中國世界遺產的百科全書。
2012年,獲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音像出版物)獎提名。
幕后制作:李振湘,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高級記者,執著于中國世界遺產,致力于認識她、研究她。李振湘記者從一九九八年開始,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并利用一切業余時間,進行實地考察,就所見所聞,以一名記者的身份,撰寫了一部游記散文。
《世界遺產在中國》講述中華民族的驕傲,宏大的帝王宮殿、奇麗的名山勝景、雄偉的古代建筑、神秘的宗教文化、曲徑通幽的古代園林、神奇的自然景觀……引領觀眾暢游中國擁有的28處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在中國》項目集合了中國各個相關領域的專家,以國際化的視角,對中國的自然文化和人類口述非物質遺產進行了一次最具權威性、系統性、科學性的介紹與詮釋。為了保證影片質量,制作方投入了2660萬元人民幣,還集中了一大批優秀的國內外紀錄片創作人員;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高清(HD)制作技術;運用航空拍攝、水下攝影等多種特殊拍攝手段。據不完全統計,先后有超過兩百人次的創作人員深入到中國的33處遺產地(項目),采訪專家學者等近300余人,行程十萬公里,拍攝素材約5萬分鐘。這個項目成為了中國紀錄片史上制作時間跨度最長、制作規模最宏大的一次創作活動。
《世界遺產在中國》將中國燦爛的自然文化遺產首次以系列紀錄片的形式多層次多角度的集中展示,是向世界敞開一個個東方文明的窗口。也力圖激發觀眾對于世界遺產的保護意識,使觀眾對于中國的世界遺產不僅僅停留在欣賞的層面,而是投入更多的關注和關心,自覺地保護中國世界遺產,以及其他風景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