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究會有一天,我們都變成昨天,是你陪我走過一生一回匆匆的人間?!?/p>
——女同事說
點贊、在看,順便★標俺們
四舍五入做新東方精神股東!
發現一個現象。
最近兩年的影視劇,不再過分著墨于女主和女二之間的“雌競”,而是把更多的筆觸,放在了她們之間惺惺相惜的情誼上,比如最近的年代劇《小巷人家》,古裝偶像劇《珠簾玉幕》,開局拿下豆瓣9.1分的電影《好東西》以及等等等等等。
圖源:電影《好東西》導演邵藝輝訪談
這也讓屏幕前的大家感慨萬分,一方面是些許的欣慰,我們的大熒幕終于洞察出了些關于女性的真實內容,另一方面是些許的感動,友情真的是一種真摯而美好的情感。
就像村上春樹說的那樣,“假期和朋友,是人生中頂好的兩樣東西啊”。
是啊,朋友就像假期一樣美好。
所以上周的時候,我們也跟大家征集了一個關于友情的話題——#你和你最好朋友的故事#。
我們相信,應該有很多朋友在友情里收獲了美好的經歷,但是大家同樣也會困惑于如何經營好這段來之不易的感情,希望大家的故事,能夠帶給你一些些啟發,今天就一起來看看8~
01
臥龍與鳳雛
@星等
記得那會快要考六級了,我閨蜜為了保持語感,跟我說:我們每天用英文交流吧!
結果堅持了不到一個星期,我倆話都變少了。
@寧醬啊
我的好朋友叫First good,多虧了她,我“白嫖”了某網站視頻會員三年。
當然,她的拼刀刀,也一刀都沒有放過我。
@心心
和許久不見的好朋友聊起她的前男友,想說聽聽看到底為什么會分手。
朋友極富邏輯以及極度理性的表達讓我沉浸其中,于是恍惚間問她mbti:你測了沒有,你是個n人吧?
朋友的回復讓我過了一周想起來都覺得十分好笑:
n人?什么n人?跟他在一起我確實是他的恩人。
@時代姐妹花
記得大學那會和室友去看電影,兩個p人嘛,所以看電影從來沒準時到過。
有一天因為剛好在那個商場吃飯,所以四舍五入在電影開場前1個小時就早早到了,并且因為過于地無所事事我倆在影院門口的按摩座椅上怒躺了半個小時,嘴里念叨著,我們倆真牛,這次終于能看上電影開場了。
等到取票準備進場的時候,我室友默默地拉住了我:
……好像買錯地方了。
(咱們這個商場的名字,起的時候能不能區別大一點啊啊啊啊啊啊
@趙不惠
只要某音出現@閨蜜就能巴拉巴拉,以及#我是不是你的嫡長閨之類的詞條,我馬上就能被分享。
02
漸行漸遠
@Starwalker
不敢說誰是我最好的朋友,因為每次說的最好的都絕交了。
所以我自認為最好的朋友都奇奇怪怪的,有我小時候想象中的外星朋友,有曾經投喂過的后來來報恩的流浪貓、流浪狗和小鸚鵡。
唯一一個人類應該是高中時候的哥們了,平時沒事都不聯系,看到共同喜歡的內容會聊兩句,有事說一聲就能過來幫忙。
@L。
翻了翻通訊錄,感覺有些悲哀。
突然感覺連個說心里話的人都沒有,更別說能出來喝一杯的了,現在的朋友,基本上都忙于各自的家庭,沒人有心思聽你訴苦,因為大家都很苦。
@一木
大學畢業后的好朋友,在經歷了社會的摸爬滾打后變得“勢力”了起來。
在低谷的時候,我沒有去打擾很好的朋友,當然他們也沒有來“打擾”我,哪怕一句安慰的話也沒有。
每年的一聚我覺得我就是毫無話語的陪襯,我有些自卑了,雖然我知道,在他們面前不用自卑。
@燕子
曾經的無話不談到后來的漸行漸遠,其實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
只是生活的瑣碎讓閨蜜同學朋友的關系變淺,慢慢地把你前半生的同學情友情化作塵埃,顯示在生命歲月長河里的一隅。
@蝦條
就突然有段時間,從大家不再相互點贊彼此的朋友圈開始,感情就慢慢淡了,也不好意思再去打擾彼此了。
03
朋友永遠是朋友
@我有個最好的朋友叫一梅
印象中小學畢業后就沒聯系了,后來通過同學添加了她的微信,但是可能是比較長的時間沒有聯系了,所以只是添加了,但聊天記錄還是空白的。
雖然沒有聯系,但是心里還是一直當她是最好的朋友之一。
2021年臨近過年的時候,我在老家舉辦婚禮,聯系上一梅邀請她當我的伴娘,本以為可能都會不來了,可特別感動的是:那時候還是疫情期間,原本不打算回家過年的她,摘掉了自己心愛的草莓,然后回來參加我的婚禮。
至今,??依然感動不已。
@阿饅
初高中同學,也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
之前高中住寄宿學校,一個月回家一次,結果有次回家沒帶鑰匙,關鍵家里也沒人,真的非常饑寒交迫,自己就默默地蹲在樓底下等待。
不知道怎么回事被她看到,直接就把我帶回家了,還給我分享她喜歡的電影,一邊看一邊讓她媽媽給我做烤雞翅,現在回憶不起來饑寒交迫的心酸了,但是總能記起烤雞翅的香味。
@旭
我們認識6年多了,雖然相隔在兩個城市,但是每年總會見幾次面,說說最近發生的事,或者說說心里話。
平時偶爾也會發發微信,節假日也會送花。哪怕不聯系的時候也總能夠通過朋友圈了解對方的近況,其實這樣挺好。
不常聯系,但相互掛念。
@阿樹
這大傻子出去留學不和我說!她走了十多天后我突然感覺到是不是出國了這小子,立馬問她,結果真走了嘿!給我氣得夠嗆,diss她并且列出一大堆要她給我買的特產,順便告訴她,記得按時畢業早點回來。
讀書的時候,我們覺得畢業是這個世界上最讓人難過的事情。
我們會擔心,以后的以后,因為距離的關系,自己不再是朋友心中的那個“嫡長閨”,總會有其它的“外室”來覬覦自己的位子。
于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這代人的長大,網絡上開始流行這樣一句話:
“成年人的友誼,從不以見面頻率來計算”,意思是雖然我們不再見面,但我們的情誼不變。
可捫心自問,時間,真的不會影響嗎?
只是我們不愿意承認,朋友一直都是階段性的。
圖源:電視劇《小巷人家》
所以很多人會在“友情”的這個定義里,不斷地失望、爭吵,反復掙扎,到最后完整地失去這段情誼。
世界是發展的,人更是如此。
一輩子的朋友,和朋友是階段性的并不矛盾。
也許某一天,當我們不再以“朋友”的名義去束縛朋友的生活,那個時候或許能夠真正體會到,那句“朋友永遠是朋友”的含義。
每日互動
你和你最好朋友之間
發生過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
上一篇:洪常秀早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