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硬骨頭精神”心得體會5篇 硬骨頭六連 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的英雄連隊。1964年,該連被國防部授予 硬骨頭六連 榮譽稱號。學習 硬骨頭精神 就是要學習那種不怕犧牲的 軍魂 意識,就是要學習那種不畏困難的敬業意識,就是要學習那種百折不撓的英雄主義精神,下面是學習 硬骨頭精神 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學習 硬骨頭精神 心得體會179年前, 硬骨頭六連 是由14名紅軍骨干組建而成,戰爭年代六連以敢于刺刀見紅文明全軍,在連隊參加戰斗中陣亡過半的惡戰超過了十次。這支被人們稱贊為 戰備思想硬、軍事技術硬、軍政紀律硬 的連隊,誕生在烽火抗戰的翼中平原。1964年1月22日,國防部授予解放軍某部六連以 硬骨頭六連 光榮稱號。硬骨頭六連 是我軍具有光榮歷史的英雄連隊, 硬六連 是人們對這一英雄連隊的贊譽。 硬六連 命名至今已經40年了。40年來,盡管主客觀情況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但 硬六連 始終保持了 硬 的品質,成為我軍現代化建設中 全面過硬 的典范。 硬六連 硬在以勤學苦練不斷提升知識素養和作戰能力上。硬功靠勤修、靠苦練,也靠開拓創新。今天硬骨雄風依然在,血染戰旗同樣紅。軍人的血性源于對打勝仗的追求,堅持用硬骨頭精神砥礪有我無敵、所向披靡的殺氣;軍人的血性源于對生死觀的感悟,堅持用 硬骨頭精神 激勵勇于犧牲、一往無前的豪氣;軍人的血性源于對榮譽的崇尚,堅持用 硬骨頭精神 催生勇于爭鋒、舍我其誰的銳氣;當代軍人的血性,不同于江湖游俠的斗氣,而是信念與使命的結合、力量與智慧的象征。
堅持用 硬骨頭精神 熔鑄軍人的血性,真正把軍人的血性豪氣灌注于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中。一個國家、民族要生存發展,不可沒有雄風銳氣;一支軍隊要打勝仗,不能沒有鐵骨血性。在 硬骨頭六連 命名周年慶之際,重溫英雄連隊的輝煌歷程,深感 硬骨頭精神 作為軍人血性的集中體現,弘揚 硬骨頭精神 ,培育敢打必勝、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鍛造新一代官兵的血性雄風。學習 硬骨頭精神 心得體會2硬骨頭六連于1939年3月組建。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作戰137次,用刺刀殺出了 硬骨頭 的英名,涌現出劉四虎、尹玉芬、李恩龍、高家凱等15名戰斗英雄,榮獲 英勇善戰,殺敵先鋒 等獎旗和 戰斗模范連 稱號。新中國成立后,出色地完成了剿匪反霸、抗美援朝、戰備訓練、搶險救災、施工生產等任務。1962年,開赴東南沿海地區執行任務,以 戰備思想硬,戰斗作風硬,軍事技術硬,軍政紀律硬 而聞名。1964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授予該連硬骨頭六連稱號。1984年1月,中央軍事委員會贈予該連 發揚硬骨頭精神,開創連隊建設新局面 的錦旗。1985年6月,因在老山對越防御作戰中戰績突出,中央軍事委員會又授予該連英雄硬六連稱號。
之后,該連瞄準打贏目標開拓創新,催生了連隊的兩棲作戰能力。換裝后,年年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連,19次參加師以上組織的軍事比武16次奪得第一,4次被軍以上評為科技練兵先進單位,17項革新成果在師以上獲獎并被推廣。如今,這個在中國陸軍中享有盛譽的傳統步兵連隊,已經具備了全員額、全裝備下海,復雜天候、多種灘位搶灘登陸能力,堪稱中國 陸軍海戰第一連 。學習 硬骨頭精神 就是要學習那種大力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始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的 軍魂 意識;學習 硬骨頭精神 就是要學習那種刻苦鉆研現代軍事技術,扎實推進以軍事斗爭準備為龍頭的各項工作,為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有力保障的敬業精神;學習 硬骨頭精神 就是要學習那種百折不撓、堅持到底,敢于克服任何困難,勇于壓倒一切敵人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學習 硬骨頭精神 心得體會3一個國家、民族要生存發展,不可沒有雄風銳氣;一支軍隊要打勝仗,不能沒有鐵骨血性。在 硬骨頭六連 即將迎來命名50周年之際,重溫這個英雄連隊74年的輝煌歷程,學習領悟習主席關于 軍人還得有血性 的重要論述,深感 硬骨頭精神 作為軍人血性的集中體現,反映了人民軍隊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風貌,是我軍的優良傳統和寶貴財富,也是對中華民族尚武精神的傳承和升華。
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必須大力弘揚 硬骨頭精神 ,培育敢打必勝、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鍛造新一代官兵的血性雄風。軍人的血性源于對打勝仗的追求,堅持用硬骨頭精神砥礪有我無敵、所向披靡的殺氣軍人的使命感總是與他的熱血一起激蕩。軍人生來為戰勝,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打贏一無所惜。軍人血液里只有充滿對使命責任的擔當和對打勝仗的追求,才能做到逢敵亮劍、有我無敵、所向披靡。 硬骨頭精神 內涵極其豐富,既有壓倒一切敵人的狠勁、百折不撓的韌勁、堅持到底的后勁的 三股勁 ,又有戰備思想過硬、戰斗作風過硬、軍事技術過硬、軍政紀律過硬的 四過硬 ,無論是一人拼殺11名敵人的 拼刺英雄 劉四虎、一次俘敵20余人的 特等戰斗英雄 尹玉芬,還是威震老山前線的 小尖山16勇士 ,都彰顯了敢打硬拼、刺刀見紅的血性殺氣。在經受血與火考驗的戰場上,這種英雄氣概能夠激發無窮的力量,把對勝利的渴望轉化為英勇殺敵的行動。堅持用 硬骨頭精神 熔鑄軍人的血性,必須始終牢記 能打仗、打勝仗 這個強軍之要,不斷增強憂患意識、使命意識、責任意識,切實樹牢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思想,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多年的和平環境,容易使官兵的尚武精神弱化,甚至出現練為看、演為考的不良傾向。
因此,必須持之以恒地抓好戰備思想教育,引導官兵時刻想著打仗,時刻準備打仗,在日常養成中真抓實備,堅持把訓練演習、比武考核、遂行任務作為培育戰斗精神、砥礪血性虎氣的主陣地,按照 真、難、嚴、實 要求,特別是針對信息化條件下作戰特點、戰場環境,把對手設強、把情況設險、把困難設足,讓官兵在逆境、困境、險境、苦境中錘煉拖不垮、打不爛的頑強意志。軍人的血性源于對生死觀的感悟,堅持用 硬骨頭精神 激勵勇于犧牲、一往無前的豪氣戰士軍前半死生 。軍隊為戰爭而存在,而戰爭就會有流血犧牲。做到能打仗、打勝仗,必須樹立正確的生死觀,解決好如何認識生死、如何面對犧牲奉獻的問題。歷史上,無數中國軍人 臨難不顧生,身死魂飛揚 ,留下了一曲曲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慷慨壯歌。在 硬骨頭六連 74年的光輝歷程中,一茬茬官兵平時勇于奉獻,戰時勇于犧牲,義無反顧用鮮血染紅戰旗,詮釋出 自己死兄弟戰友生 個人死國家民族生 肉體死精神靈魂生 的無私情懷,彰顯了軍人血性的崇高境界。勇于犧牲奉獻,始終是我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重要法寶。軍人,就是要勇于直面血與火、苦與累,張揚一股精忠報國、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青年官兵是沐浴著和平陽光長大的,受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影響,一些官兵的犧牲奉獻精神有所削弱,對國家面臨的復雜安全形勢關注不夠,對可能隨時上戰場準備不足。
堅持用 硬骨頭精神 熔鑄軍人的血性,就要不斷強化官兵保家衛國、犧牲奉獻的精神基因,持續抓好軍人職能使命和軍人職業道德教育,反復學習領會習主席關于軍隊職能的重要指示,學習中國歷代軍旅詩詞的名篇佳作和講述革命傳統的紅色傳記,用一代代 硬骨頭六連 官兵舍生忘死、崗位奉獻的典型事例,引導官兵樹立正確的軍人價值觀、生死觀,奠定隨時準備打仗、隨時捐軀為國的思想基礎,激發廣大官兵舍生取義、勇于獻身的熱血情懷,真正做到平時不怕苦、戰時不怕死,甘為打贏付出一腔熱血。軍人的血性源于對榮譽的崇尚,堅持用 硬骨頭精神 催生勇于爭鋒、舍我其誰的銳氣軍人血管里流淌著崇尚榮譽的血液,就會為榮譽而頑強拼搏;軍人心田里播下了崇尚榮譽的種子,就會為榮譽而英勇獻身。作為全軍唯一一個兩次被最高統帥部授予榮譽稱號的英雄連隊, 硬骨頭六連 的連史就是一部崇尚榮譽、追求榮譽、堅守榮譽、創造榮譽的生動歷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六連官兵始終把維護榮譽作為神圣責任,叫響 困難面前有六連、六連面前無困難 的鋼鐵誓言,鍛造了勇往直前、舍我其誰的英雄品質。崇尚榮譽是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取向,也是激蕩軍人血性、催生無敵銳氣的不竭動力。堅持用 硬骨頭精神 熔鑄軍人的血性,就要學習 硬骨頭六連 崇尚榮譽的精神追求,注重用好單位歷史傳統、英模典型等寶貴資源,大力表彰軍事訓練先進單位和個人,努力構建珍惜榮譽、爭創榮譽的制度機制,激發官兵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強烈愿望。
當代軍人的血性,不同于江湖游俠的斗氣,而是信念與使命的結合、力量與智慧的象征。堅持用 硬骨頭精神 熔鑄軍人的血性,要始終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現代軍事科技知識武裝官兵,以堅不可摧的理想信念固本培元,以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凝心聚氣,以過硬的軍事技術精武強軍,真正把軍人的血性豪氣灌注于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中。學習 硬骨頭精神 心得體會4啃硬骨頭,不得不提中國軍隊的一個連隊,該連是敢于啃硬骨頭啃出來的。此連叫 硬骨頭六連 ,戰爭年代以刺刀見紅威震敵膽著名,來自陸軍第1集團軍。今天,1月22日,是該連被國防部授予 硬骨頭六連 榮譽稱號52周年。這是一個神奇的連隊,令多少人為之向往和羨慕。六連是全軍唯一被國防部和中央軍委兩次授予榮譽稱號的連隊。劉伯承、賀龍、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5位元帥為六連題了詞。是唯一一個在《鄧小平文選》里出現的連隊。最牛的還是這個連隊能打仗、打勝仗,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打硬仗、惡仗。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作戰137次,用刺刀殺出了 硬骨頭 的英名,涌現出劉四虎等15名戰斗英雄。學習硬骨頭六連,不忘初心,保持優良傳統的精神;學習硬骨頭六連牢記使命,能打勝戰的精神;學習硬骨頭六連堅忍不拔,勇于犧牲的精神;學習硬骨頭六連苦練內功,練兵練實的精神;學習硬骨頭六連敢于突破、勇于創新的精神。
學習 硬骨頭精神 心得體會5要大力弘揚 硬骨頭精神 ,不斷賦予 硬骨頭精神 以新的時代內涵,使這種精神牢牢扎根于廣大干部群眾和指戰員的心靈,見諸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踐之中,萬眾一心,團結奮斗,不斷奪取新的更大的勝利。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今天我們行走在 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 的時代里,更需要發揚 硬骨頭精神 ,用這 三股勁 啃好 硬骨頭 。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老百姓抗擊天災人禍的能力就弱,脫貧返貧的現象也就比較突出。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限離我們越來越近,膚貧要有 啃硬骨頭 精神,才可能與全國一道如期實現小康社會!扶貧有六忌:一忌思想不到位。要么不下去,浮在上面;要么下去就游山玩水,把扶貧任務丟在腦后。二忌脫離實際。想當然,自以為是,違背民意另搞一套。三忌紙上談兵。規劃藍圖卻是空中閣樓,只說不做,糊弄上級和群眾。四忌貪大求全。什么都想搞、什么都搞不好,留下爛攤子,讓人擦屁股。五忌輸血不造血。把扶貧當作施舍,年年扶貧年年窮,不從根子上解決問題。六忌舍本求末。撿芝麻丟西瓜,本末倒置,毛毛雨而已,不過是揚湯止沸。怎樣樹立 啃硬骨頭 精神呢?主要七點:一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心和歷史使命感。
各級干部要深化對扶貧攻堅的認識,強化緊迫感,以逐日的勁頭投入扶貧工作,立足實效,講求最大效果。二是鍥而不舍。深入調研,抓住主要矛盾,找準突破口,攻克難關,以點帶面,加速發展。三是強化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勞動者素質,賦予務工者一技之長,才可能建起勞務經濟產業,增加老百姓收入。四是形成合力。扶貧先扶志,動員和組織群眾積極行動起來,向準目標,步調一致,共同打好脫貧攻堅戰。五是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想方設法整合資金,加大水利設施投入,打破 靠天農業 格局,建設高產穩產農田,確保農業災年奪豐收。六是攻克 通路不通車 瓶頸。通路不通車現象在偏遠山村仍十分突出,嚴重制約了產業發展。要致富先修路,通路通車才可能四通八達,打通外面的市場,讓老百姓富起來。七是講求速度。化被動為主動,沉下去,把老百姓的事當自家事辦,只爭朝夕,力求速戰速成。目前,扶貧還存在三個突出的問題:一是思路不夠清晰。缺乏與老百姓溝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心中無數,沒有找到扶貧 結合點 ,老百姓不關心,沒有積極性。二是各吹各打。幾個單位和部門扶貧一個鄉甚至一個村,卻互不往來,缺乏交流,沒有整合力量,沒有形成 協同作戰 的工作格局。三是信心不足。
沒有形成統一意志,怕苦怕累怕困難,滿足于走形式,敷衍了事,不了了之。扶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會遇到許多困難和問題,這些困難和問題就是 硬骨頭 ,沒有韌勁和耐力不可能逐一攻克。扶貧要有 啃硬骨頭 精神,這是前提,有了這種精神才可能不畏艱辛、不回避問題,意志堅定地朝前走,為老百姓創造幸福生活!讓我們弘揚 硬骨頭精神 ,爭做新時代楷模,努力發展自己,抓住機遇,把寶貴的青春奉獻給我們的祖國。硬骨頭六連介紹1985年6月6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赴滇擔負老山地區防御作戰任務有功的駐杭某部六連為 英雄硬六連 。六連成為全軍惟一被國防部和中央軍委兩次授予榮譽稱號的英雄連隊。六連是1939年3月以14名紅軍戰士為骨干在河北省雄縣組建誕生,時隸屬賀龍領導的120師獨立第三支隊。戰爭年代,六連以敢于沖鋒陷陣、刺刀見紅而威震敵膽,先后參加大小戰役138次。馬家營抗戰中,官兵用刺刀和手榴彈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解放戰爭時期,參加了延安保衛戰、卓資山、烏泥村等戰役戰斗58次,瓦子街戰斗全連140名官兵僅13名幸存,涌現出著名劉四虎等20多名戰斗英雄,兩次榮獲 戰斗模范連 榮譽稱號。解放后,完成了剿匪反霸、抗美援朝、緊急備戰、邊境自衛還擊作戰等任務。1964年1月22日,連隊因 戰備思想硬、戰斗作風硬、軍事技術硬、軍政紀律硬 被國防部授予 硬骨頭六連 榮譽稱號;1985年6
上一篇: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敢于啃硬骨頭 敢于涉險灘
下一篇:他大舅他二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