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日郵報》網站等外媒 12 月 26 日報道稱,兩年前在特斯拉得克薩斯州工廠附近發生了一起工程師遭機器人襲擊的事件。當時這名工程師正在為特斯拉機器人編寫軟件程序,突然遭到一臺機器人的襲擊,導致左手受傷。特斯拉公司在報道說,工程師屬于輕微受傷,不需要休息,但是大家對這個工作環境充滿了擔憂。數據顯示,該工廠工人的受傷率比行業中位數更高,幾乎每 26 名工人中就有 1 人受傷。
有消息人士認為,特斯拉得州超級工廠為期兩年的快速建設令該廠安全意識松懈,從而導致受傷人數增加。特斯拉因其高效的自動化生產設施而被業界追捧,但這次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智能機器人安全性的質疑。
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機器人最初的定位是替代人們從事重復枯燥、具有危險性的工作。但遠景目標是讓其服務于千家萬戶,比如做飯、修剪草坪、照顧老人等。在 2017 年到 2019 年間,他苦心改革,終于實現了量產爬坡。特斯拉幾乎所有的部件生產都實現了 75% 的自動化。而這次事件再次引發了對智能機器人是否會產生自主意識,對人類造成威脅的擔憂。
12 月 28 日凌晨,馬斯克對 " 特斯拉得州工廠機器人傷人 " 一事進行回應:媒體把兩年前因一個簡單的工業庫卡機械臂(所有工廠都有)而造成的傷害翻出來,并暗示現在是人形機器人 Optimus 造成的傷害,真是可恥。
特斯拉是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最快的公司,首次在 2021 年的 AI DAY 發布了人形機器人的概念機。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他們快速迭代,完成了開發平臺建造、Optimus 產品亮相以及電機扭矩控制、環境探測與記憶、雙手復雜任務等能力的實現。
與其它企業相比,綜合來看,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優勢最為突出,一是可直接嫁接 FSD 感知與算法、深度神經網絡訓練軟硬件基礎,且具備最為頂級的研發團隊 ; 二是成熟的汽車供應鏈,降本路徑清晰 ; 三是特斯拉汽車工廠提供率先應用場景。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商業布局
目前,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商業布局較為領先。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是高度自主開發的,目前是特斯拉最優先的項目。截至 2023 年 8 月,至少有五個特斯拉 Optimus 機器人原型已經建成并能夠行走,使用的電機、控制器和電子設備均由特斯拉設計和制造。預計 Optimus 將大規模量產至 " 百萬 " 量級,預計其單臺成本或將低于 2 萬美元。
——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從技術上看,人形機器人發展的一個主要痛點是其運動能力與實際使用的應用場景匹配度不夠,其原因在于算法復雜度和數據規模限制,導致其智能化不足。ChatGPT 等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的發展將使機器人的智能水平獲得跨越式提升,主要包括增強人機交互、自主學習和決策能力提升,以及感知和行為形成閉環。
盡管特斯拉在過去兩年并未向監管機構報告任何其他與機器人相關的傷害案,但人們對自動化機器人在工作場所可能造成的風險越來越擔憂。這引發了人們對智能機器人是否可能產生自主意識,對人類構成威脅的疑問。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曾發出警告,表示人工智能比核彈還要危險!
前瞻經濟學人 APP 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形機器人(仿生人)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 咨詢 / 募投可研、IPO 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 APP】,還可以與 500+ 經濟學家 / 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