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胡圖圖/文)誰在制造年度熱劇?
回看2023年的劇集市場,《狂飆》一騎絕塵,成為“年度劇王”;《長相思》《蓮花樓》《一念關山》表現亮眼;《漫長的季節》《三體》靠口碑突圍,是年度精品劇集。
這些優秀劇集直接讓其幕后公司走向臺前。
搜狐娛樂對話了25位娛樂產業媒體人,評選出他們心中2023年度六大劇集廠牌。
突圍、掉隊與補位。2023劇集公司正在重新洗牌。
留白“登頂”,檸萌華策凸顯“大廠效應”
2023年劇集公司新版圖,正在誕生。
根據最終投票結果來看,媒體人眼中的2023年度六大劇集廠牌分別是:留白影視(21票)、檸萌影業(18票)、華策傳媒(14票)、新麗影視(11票)、西嘻影業(10票)和靈河文化(10票)。
可以看到,相比起憑借一部“爆劇、口碑劇”出圈的新興公司,媒體人顯然更偏愛公司有一定制作能力、有持續生產爆款可能性的“成熟型”公司。
也因此,他們除了會關注今年播出的項目本身(熱度、口碑),還會考慮作品的播出數量、題材、臺網關系,甚至是續航能力。
就像“登頂”的留白影視,今年除了推出市場中的“大爆款”《狂飆》外,還有《顯微鏡下的大明》《熟年》兩部作品。
《狂飆》《顯微鏡下的大明》則證明了這家公司有相對成熟的制作經驗、甚至是打造爆款的能力;《熟年》則意味著公司已經開始朝著題材多元化的方式布局。
目前公司正在與徐紀周導演合作古裝仙俠劇《逍遙》。除此之外,它們還有根據馬伯庸IP改編而來的《長安的荔枝》《大醫》,前者官宣了部分陣容,導演為曹盾,男主為雷佳音,與愛奇藝合作。
“留白影視基本已經在向頭部劇集廠牌靠攏。擁有愛奇藝投資、與馬伯庸IP形成強綁定關系,目前又手握徐紀周導演這張新王牌。發展勢頭很是迅猛。”
“最重要的是,現在每年市場中的自制劇比例都在不斷呈現上漲趨勢。像留白影視這樣與平臺強綁定、且證明過自身實力的劇集廠牌,未來會是市場中的‘中流砥柱’。”參與此次投票的媒體人晴天分享。
這也解釋了為何2023年度六大劇集廠牌里,靈河文化、西嘻影業同樣入局。
它們背后都有平臺投資,每家公司在之前也都曾證明過自己的制作實力,或擁有操盤頭部IP劇的能力。相比一些尚未成型的廠牌,它們更據優勢。
而在今年,靈河文化推出了豆瓣8.8分的科幻劇《三體》。西嘻影業則有《好事成雙》《夢中的那片海》這樣在題材類型、作品口碑、熱度層面,都不乏看點的作品。
此次被評為2023年度六大劇集廠牌的檸萌影業、華策影視、新麗傳媒,三家公司是傳統“六大”的組成部分,也是劇集市場的老玩家。
它們過往的制作實力,自不需要多提。重點是在今年,發揮依舊“穩定”。
檸萌影業2023年的關鍵詞,是口碑、精品化。
三部作品《愛情而已》《問心》《一念關山》,豆瓣均分7.6分,前兩部則是市場中的豆瓣8分+作品,檸萌影業的制作水準非常在線。
媒體看好這家公司的另一層因素,則在于其今年除了作品質量發揮穩定外,在題材類型、形式上,也做了“更新”。
比如推出的《一念關山》,是檸萌時隔多年后,回歸古裝題材賽道的一部作品。該劇開播首周平臺熱度破萬。
另一處“更新”,則是超前布局了微短劇賽道,旗下新成立的短劇廠牌“好有本領”,在今年推出首部作品《二十九》,一炮而紅。
檸萌影業的2023年,不僅持續給觀眾帶來了優質佳作,還對公司架構、業務做了新調整,具備一定的長線思考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華策影視、新麗傳媒的2023年,則都吃到了頭部劇集廠牌的“紅利”。
“量大”是媒體看好這兩家公司的一層原因,兩家公司在今年都播出了5部作品,這樣的產量除了頭部廠牌,在市場奉行“降本增效”的節骨眼上,中小型公司基本無可能達到。
在題材類型、臺網關系上,華策今年推出的《去有風的地方》,主打“田園治愈風”,為現偶劇開辟了一條新賽道;《一路朝陽》《向風而行》則是播出收視十分亮眼的網臺劇。
此外,華策今年還因《承歡記》《國色芳華》《太平年》三部尚未播出的項目,而獲得一波關注。于今年9月殺青的《承歡記》,改編自亦舒同名小說,由楊紫、許凱主演;古裝大女主經商劇《國色芳華》,前段時間官宣了男女主為楊紫、李現;今年備案的古裝歷史劇《太平年》,則因題材在市場中獲得了一波關注。
“量產”之外,新麗今年的作品題材,則非常多元化。既有職場劇《平凡之路》,都市情感劇《縱有疾風起》《驕陽伴我》,也不乏諜戰劇《潛行者》和男頻劇《斗破蒼穹2》。
五部作品里,《平凡之路》《驕陽伴我》豆瓣7分+,制作水準在線;《平凡之路》《潛伏者》播出期間,收視率亮眼。
此外,新麗在今年最獲關注的是開機了《慶余年2》《大奉打更人》《玫瑰故事》等多個項目。這也是其能被評為2023年度六大劇集廠牌的關鍵。
留白影視“登頂”,檸萌“穩定”、華策有突破、新麗吃到“廠牌”紅利、西嘻和靈河表現亮眼……2023年度六大劇集廠牌誕生。
“類型劇”紅利獲得者
除了上榜的六大劇集廠牌外,今年劇集市場還有諸多公司值得關注。
像憑借《蓮花樓》重新回歸大眾視野的歡瑞世紀,經紀公司“跨界”而來的哇唧唧哇,2023年國產劇豆瓣最高分《漫長的季節》的幕后推手哪里哪里影業,都十分值得關注。且在今年群雄逐鹿的劇集公司比賽中,擁有7-9票的支持。
一個小發現是,這一批被關注到的劇集公司,它們在題材類型創作上,更偏愛聚焦懸疑、科幻、奇幻,或直接走“流量”路線,做起古偶、現偶題材。
我們將其稱之為“類型劇”的紅利獲得者。
今年劇集賽道,吃到了懸疑、科幻、奇幻這類硬核“類型劇”的公司有:“一部劇”封神的哪里哪里影業,打造了《狂飆》《顯微鏡下的大明》的留白影視,制造了《三體》的靈河文化,推出《異人之下》的白海龜影業,以及憑借古裝探案劇《繁城之下》回歸的萬年影業。
可以看到,這些劇集豆瓣評分普遍在8分及以上,所以這些公司都獲得了關注。而相比起其他類型題材,偏懸疑的硬核題材,的確更具“捧公司”效應。
像更早一批的五元文化、工夫影業、七印象,都曾吃到這方面的紅利。即,一部爆款懸疑劇火了,公司知名度跟著上升,甚至能夠拉來融資。
當年的五元文化、留白影視、靈河文化背后的融資故事里,總是離不開“懸疑類型劇”。
如果將懸疑類型劇,總結為更易出“口碑爆劇”的題材,那古偶、現偶開發者,則很明顯在吃“流量”紅利。
“跨界”而來的哇唧唧哇今年推出《偷偷藏不住》,播出期間平臺熱度破萬;桐華為大股東的星蓮影視,今年推出的《長相思》,播出期間平臺最高熱度達到3.3萬,劇集總播放量僅次于《狂飆》,位列各大數據榜單第二。
南派三叔的子公司獺獺文化,在今年憑借《長月燼明》獲得關注,旗下還有一部“難產劇”《皓衣行》備受矚目。該劇只要能播出,應該也不愁熱度。
之前并不被大眾所認識的烈火影視,今年手握兩部熱度在手的“流量劇”《長風渡》《以愛為營》。這兩部作品順利發行后,公司很快便開了新項目——古裝仙俠劇《不醒》。
看來,兩部“大熱劇”為其公司帶去不少資金收益。
郭敬明、于正兩位市場中“老玩家”,也在今年闖入“流量劇”賽道。
郭敬明背后的公司最世文化“首次觸網”打造《云之羽》,播出期間平臺熱度逼近破萬;于正公司打造的《為有暗香來》,改編自知乎長篇小說《洗鉛華》。播出期間,該劇熱度雖不及其他古偶劇,但勝在IP新穎——知乎IP、豆瓣IP,也是今年劇集市場的熱門話題。
郭敬明、于正還尤其擅長“造星”。于正旗下藝人王星越,今年憑借《為有暗香來》《寧安如夢》小火一把;而郭敬明則在《云之羽》中,讓配角全員“上桌”。
這對于如今市場更偏愛成熟型藝人、缺乏新鮮面孔的行情而言,較為難得。
一個新發現是,這兩人背后的公司,發展路徑也截然不同。
于正背后的歡娛影視,仍在堅持走版權劇開發路線,這或許與他早早入行影視行業有關;郭敬明背后的公司,則與留白影視等公司一樣,與平臺合力開發作品,將第一出品的位置讓位給平臺。
這兩種開發模式,各有利弊。做版權劇,即意味著制片方擁有絕對主控權,在選擇合作的平臺、藝人上,相對自由;風險則是,作品需要自負盈虧。
而版權劇則反之,風險相對可控;但在創作、藝人選擇上,沒有絕對選擇權。
尤其是藝人,絕大部分都有平臺定奪,像《云之羽》中的兩位主演虞書欣、張凌赫,便被網友調侃為“桃系藝人”,與愛奇藝綁定密切。
非“頭部”劇集廠牌,也找到了讓自己更易“出圈”的捷徑。
2024,誰能率先突圍?
復盤2023年的劇集公司整年表現,是為了明年可以更好的前行。
這意味著,一些在今年沒有被媒體看好的劇集公司,不代表明年也沒有翻盤的機會。
“頭部廠牌”正午陽光在今年獲得的票數相對較低。一來是因為其今年只播出了一部《歡樂頌4》,口碑、熱度都不突出的它,掉隊在所難免;二來,正午陽光去年就曾因《相逢時節》《歡樂頌3》等作品,被市場質疑起了自家“導二代”的制作能力。
這個問題目前暫未解決。今年的表現不佳+連續兩年未能向市場證明制作能力,是其在今年稍稍落后的關鍵。
但還好,2024年正午陽光重回自己擅長的賽道,不僅會推出《大江大河3》《艱難的制造》《凡人歌》《瑯琊榜3》等多個新項目,還將入局古裝武俠賽道推出《雨霖鈴》,作品前景依舊不容小覷。
同為頭部劇集廠牌中的完美影視、稻草熊影業和耀客傳媒,也各有各的問題。
完美影視的2023,表現其實并不差。但或許因為長期走“量”,口碑效應不如傳統“六大”具有影響力;走平臺運營思路的稻草熊影業,問題與完美影視大抵相似。
而擅長打造現實主義題材的耀客傳媒,長期與六六等頭部優質創作者綁定,但今年重點推出項目《后浪》,表現不佳,故形成未能入選的關鍵因素。
不過這幾家公司的“續航”能力,都不差。
完美影視的劉寧工作室,前段時間剛剛官宣了《噓,國王在冬眠》的男女主為虞書欣、林一,項目熱度可觀;稻草熊影業儲備的古龍IP《七種武俠》、由曹盾執導的《夜不收》、改編自尾魚的《四月簡事》和古裝武俠劇《沉魚記》,都不乏看點。
而耀客傳媒,明年也將會有《金庸武俠世界》《英雄聯盟》這類大IP劇值得期待。
去年在市場中備受矚目、且入選了2022年“媒體眼中的六大劇集廠牌”的恒星引力、歆光影業,今年未能再次入選。
前者今年播出的《重紫》《七時吉祥》《我要逆風去》表現不及預期;后者今年與琪鑠影業合力開發的《樂游原》《很想很想你》,也相對缺乏熱度。
但同樣的,它們的儲備項目十分吸睛。
恒星引力有邀請來楊冪、劉詩詩、成毅各自擔任主演的《狐妖小紅娘》三部系列劇,還有《黑蓮花攻略手冊》《永夜星河》《古樂風華錄》等大IP項目。
“超前路透(營銷)+絕美妝造+當紅偶像演員出演”的配置,也狠狠為這些尚未播出的作品,賺足了前期熱度。恒星引力的2024年,絕對不缺熱度。
歆光影業的2024年,則有改編自關心則亂的《江湖夜雨十年燈》(與《星漢燦爛》同一個作者,作品水準相對較高),有根據張桂梅真實事跡改編而來的《大山里的女?!?,還有改編自貓膩IP的《什錦》……歆光影業或許將在明年重新占據高地。
總的來看,2023年的劇集市場,是口碑與熱度兼具的一年。
在一部接一部的優質作品頻出背后,劇集廠牌競爭激烈。不少參與此次投票的媒體人均有此體會。他們表示,在選擇今年的六大劇集廠牌時,相對糾結。“既有發揮相對穩定的頭部廠牌,也不乏‘冒尖’的新廠牌陸續涌現,非常難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