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去兒童樂園已經近一個月了,這次在兒童樂園的留言墻上,小編又發現了新的秘密——00后的圈層文化。曾經在沂源的一家動漫店,接觸了很多00后喜歡的東西。當我以為00后只喜歡的明星的時候,其實,有女孩的偶像是“郭德綱”。所以00后到底喜歡什么呢?我在這面墻上找到了00后的“四個圈”。
飯圈
整面墻最突出的就是紅色的大寫的“肖戰”。每一代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到了00后這里偶像文化升級為“飯圈文化”。那啥是飯圈文化?
飯圈是一個網絡用語,指粉絲圈子的簡稱,另外"粉絲"一詞的英文單詞為"fans",單詞fans本身由fan+s構成,s一般表示多個,其中的fan可以直接音譯為“飯”。粉絲群體叫“飯團”,他們組成的圈子叫“飯圈”,近義詞有“飯團”。
從前追某個明星或樂隊,最多就是買專輯,看演唱會,基本都是散粉,并沒有飯圈的概念。近年來,隨著粉絲群體擴大,偶像經濟不斷發展,催生出為偶像買周邊(衍生產品)、租廣告位做宣傳、投票以及做慈善公益活動等多種方式。就現在而言,飯圈由追星粉絲自發組成的文娛社群逐漸發展成為有組織、專業化的利益圈層。
另外,大部分人應該都知道了這個縮寫:YYDS (永遠的神)。其實這也是飯圈文化的一種延伸。意思是yyds這個歌來源于一位游戲主播的直播間,后被粉絲們作為飯圈用語,常來形容自己的偶像。
古風圈
墻上會有一些古風感覺的句子,后來一位00后告訴我,很多00后會喜歡古風的東西,包括古風歌曲、古風小說、仙俠故事、漢服啊等等。后來小編又查了一下,古風圈的定義:
前有古人唐詩宋詞等幾千年的文化熏陶,今有數十年經典金曲的啟發。然古風圈的真正興起還是始于分貝網,從各種游戲歌曲開始,逐漸形成了特定的古風圈子。其后更是與仙劍、動漫、單機、網游、漢服、劍網三、古劍、晉江甚至COS等各個圈子交集甚密,也正是基于這些廣泛的素材,古風圈才得以進一步發展??梢院敛豢鋸埖恼f,古風圈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動漫圈與Cosplay
這個圈子看似好理解,但是如果你不在那個圈子里可能根本聽不懂他們說什么?比如這幾個梗,一般人聽了肯定懵逼。
比如:德國骨科、橘里橘氣、又到了白色相簿的時間了、世界名畫、伏見老賊喪天良,我與黑貓共存亡!
動漫圈與cosplay會有交織的地方,喜歡動漫的年輕人會 將自己裝扮為喜歡的動漫人物、仙俠人物,定期會有演出。小編有一位同學,雖然是男生,但是cosplay起來,也絕對妖艷。隨著時間的轉移,90后漸漸老了,“00后”已成為今年Cosplay的主力軍,甚至不乏“10后”的身影。
原耽圈
原耽主要指原創耽美小說,原耽圈就指討論原創耽美小說的圈子。再直白點,就是同性題材的小說。不過近日,國家廣電總局宣布,將全面禁止耽改(指耽美劇,意即BL?。╊}材網路影視劇。因這波「清朗行動」的余威,被掃到的耽美劇超過十部以上。
最后,小編在查閱資料的時候才發現,這才哪到哪兒,其實還有更多的小眾圈子,讓我們來看一下。
總之,萬物皆可圈,每一個新興文化與圈層的興起,背后正隱藏著最新一代年輕人跳動的脈搏。
是不是覺得難以理解,其實今年莫言開通了公眾號,也遇到了類似的事情:
@麥克斯韋的電磁波:
原本覺得這樣的大家離我好遠,但是如今莫老師開公眾號了!我的次元壁破了。
莫言:謝謝你這個電磁波,你這個電磁波把我電得也是很興奮。坦率地講,你這個次元壁把我一下子給打蒙了,什么叫次元壁?我以前看過那些賣靈芝的,說靈芝粉需要打破那個細胞壁,在家里面我也壘過墻壁,也知道來自西方的達摩禪師面壁十年,頓悟禪機。但是這個次元壁到底是什么呢?我立刻就百度了一下,我也明白了。你這個留言也讓我的次元壁破了,謝謝你。
@A有料:
莫言老師寫作尋找靈感,以前是抽煙,現在是喝酒,未來是不是燙頭?
莫言:燙頭的一個先決條件是要有茂密的頭發,我頭發這么稀稀落落的,要燙得話就只能燙頭皮了。后來我一想不對,網友說燙頭肯定不指的是燙發?
幸好現在有這么便利的搜索條件,一搜索我才知道,原來是這樣一個梗,就是于謙的三大愛好:抽煙喝酒燙頭。讓他去燙頭吧,他頭發多。如果再加一個愛好的話,那我就燙腳,你燙頭我燙腳,看看誰的身體好。
@不覺春:看完莫言《覺醒年代》劇評,完全瑞思拜,沒文化的我只會說《覺醒年代》yyds。
莫言:坦率地講,你這個瑞思拜我剛開始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好在現在搜索方便,我一搜索就明白了,yyds我也不太清楚,一查也都知道了?,F在我同意你的看法,我如果見到于和偉,我也會對他說:于和偉瑞思拜,于和偉yyds。
其實,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只要懷著真誠和謙虛的心,再厚的次元壁,也會打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