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春亮
我的微信,防失聯
01
關于穿衣自由的話題,總能引發尖銳的觀點對立。
就比如今天這條熱搜:
#上海地鐵明確非日常服飾進站會阻攔#
事情并不復雜,而且也過去好幾天了:
1月7日,有一名COSER發視頻稱,自己從漫展回去,在上海坐地鐵時,被安檢員阻攔并呼叫民警,警察詢問她COS的是什么形象,在確認對方是國產游戲角色并穿的是漢服后,警察要求其提供身份證。
最后,警察要求她摘下帽子和飾物,并表示如果在地鐵里引起圍觀要負法律責任。在這之后,COSER去坐了地鐵。
這段話雖然是網上的信息,但我仔細檢查了好幾遍,還做了修改,以免有任何紕漏。
因為網上對#上海地鐵明確非日常服飾進站會阻攔#這個話題的用詞不嚴謹,提出了激烈的批判:
我覺得沒啥問題。又不是不讓走,只是進行身份核實。嫌麻煩的可以打車。
你們媒體就離譜,明明是攔下來查驗身份,又不是不給進,你這標題我還以為不可以進....差點就開噴了
氣沖沖的點進來,發現不是不讓進,而是要核驗身份,果然不把標題改成這樣沒有流量對吧?
標題黨,核實身份不正常嗎?地鐵偶爾需要查身份證不也是一種核實,煽動對立的媒體和個人本身有問題,不經過調查傳播的顯然也有問題
但同時,還有另外一種聲音:
什么是日常服飾?誰來定義日常服飾?你有能力立規定,就得能做出來執法尺度統一和精確的基礎。
特色民族服裝,歷代漢服,各種影視綜的cosplay宣傳中華文化怎么就不行了?
不是,你是上海啊,那以后cos了從家里走到場館嗎?漫展呢??你那么多漫展以后coser怎么去?
大河報的新聞,文字不多,視頻很短,我相信上述針鋒相對的其實都沒怎么看過原版視頻,所以雙方的爭辯,都像是空中樓閣,沒有堅實的根基。
還好,我找到了這個COSER發的完整視頻,可以大致還原這件事的本來面貌,感興趣的可以點開看一下。
02
根據視頻,我們可以得知:
COSER在進地鐵時,被安檢員攔了下來,理由是她的個人形象有點夸張了。安檢員表示要叫警察,COSER表示同意。
COSER對警察說,自己是從漫展過來,見完朋友要回去,警察問她到哪一站,她說到人民廣場站 。
警察問他cos的是什么形象,COSER表示是國產游戲《原神》里的七七角色,身上的衣服是自己搭配的漢服。
然后,警察并未對她的回答做出回應,而是要求COSER提供身份證和姓名,核驗身份。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警察似乎是在問COSER視頻拍攝者的名字叫什么,COSER連忙說:
“我們是二次元的朋友,沒有暴露真名的。”
聽到COSER這么說,警察表示:
“啊啊啊,好,謝謝,可以的,可以。就是說,我們,就是,提醒一下,就是說,呃,現在這個坐地鐵嘛,就說像碰到這種,復古來的,那種血腥恐怖,就是,低俗……”
COSER連忙打斷:“我恐怖嗎?我覺得我很可愛啊。”
警察沒回應她,而是繼續說:“一些這方面的,是不允許坐地鐵的。我想問一下,你的帽子可以摘下來嗎?”
COSER問:“這個帽子很恐怖嗎?”
警察:“不是,我是說,你如果,因為是,我們坐地鐵里面,就是說,如果,呃,在地鐵里面,不要有一些夸張,呃,或者說,就,比較,就是那種,就是,比較比較激動的一些表現,好吧?”
警察:“在一個就是說,如果你的那個動作,或者什么,引起了圍觀,要負法律的責任?!?/p>
對于警察的說法,COSER連說“嗯嗯”。
警察再次問帽子能摘下來嗎,COSER表示帽子比較難固定,如果拿下來,她要再花半個小時弄上去,坐車比較麻煩。
聽到COSER這么說,警察沒為難她,而是問她能不能把臉上的僵尸符咒拿下來,COSER也照做了。
警察繼續說:“我們,就是說可以拿下來的,一些數字(聽不太清)的話……”
COSER問:“都需要拿下來?”
警察:“不是說拿下來,就是說,呃,像你這個,前面的這個一點,什么的話……”
警察又告訴COSER不要在車里有過激的行為,過分的表現,引起乘客的圍觀,“或者一些聚集的話,或者被別人拍照,或者引起了一些情況的話,你要……(聽不清)給你提醒了?!?/p>
做了這些提醒后,警察看到在錄像,又對COSER說:
“還有,你剛出是錄像了還是什么?”
COSER說:“我錄像了,因為我的朋友們一直都不相信我進地鐵站會被攔住?!?/p>
視頻拍攝者說:“對,要給你們宣傳宣傳。”
COSER:“對,我可以跟他們說,你們近地鐵站注意一下自己的裝扮,不然有可能會被攔。我肯定不會惡意說出來?!?/p>
警察提醒:“你不要掐頭去尾發到網上?!?/p>
COSER說:“我一刀都不剪,你看我的態度也很好吧,我也沒鬧事吧,對不對?(警察說,對的對的)我就只是一個普通的市民,我只是想正常地坐一個地鐵而已。”
警察再次提醒:“剛才我也給你宣傳了,有相應這些元素的,肯定是不行的。再一個,如果我們全身卡通那種情況的,也是不行的,你要至少要把相應的一些飾品,或者事物啊這種,要摘下來的。至少看上去是一個正常的乘客,而不是一個怪物啊,或者卡通什么的?!?/p>
然后,COSER問了警察一個問題,說她是一個動漫高手,她每一周都要cos,那他每一周都要經歷這些,都要叫警察來嗎?什么樣的情況不用叫民警來?
警察說:“正常的就是說,你只是一個,穿著漢服,如果只是漢服,或者是說你的頭發,或者是,就說,臉上沒有相應的那個什么的話,他們也不會……”
COSER問:“那我請問您,一天就是會接到多少次這樣的處理?”
警察:“我這邊的話,還沒有?!?/p>
COSER問:“今天這是第一次嗎?”
警察說:“是的,很少的?!?/p>
警察表示,長跑路有漫展,可能會多一點,但這一站cosplay的少。
然后,因為警察提前跟安檢員打過招呼了,COSER和拍攝者就正常去坐地鐵了。
這就是幾乎全部的過程,從頭到尾COSER和警察都挺客客氣氣,雙方都保持了理性。
03
我把視頻發到朋友圈,有人夸贊這個警察克制,我能理解他這么說的原因,但我厭惡這種論調。如果一個警察只因為沒對市民怒吼而是平心靜氣地說話就被夸,那還真是悲哀。
從他們的對話里可以看出,他確實是第一次處理這樣的事情,他不認識《原神》這款愛國游戲里的角色,提醒COSER時的語無倫次和磕磕絆絆,都顯示出他處理經驗的不足。
但透過他不太順暢的提醒,我們大概也能知道,有恐怖、血腥、低俗元素的cosplay,全身卡通的,都不能坐地鐵。在地鐵里也不能有一些夸張或過激的表現。
因為是現場對話,警察說的有些話不嚴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覺得他就算嚴謹了,就算是新聞出來后,警察給出的回復,也還是沒有正面回答COSER的問題。
到底什么衣服算是“非日常服飾”?它和“日常服飾”的界限在哪里?以誰的標準為標準?比如,婚紗算“日常服飾”嗎?
怎么界定恐怖、血腥和低俗?標準是什么?有的恐怖元素一卡通化,就變得可愛了,比如表情包里的小僵尸,那還是恐怖元素嗎?僵尸牙算恐怖元素嗎?
引起多少乘客的圍觀、聚集和拍照,才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又要承擔什么責任?警告還是拘留?還有,地鐵里穿婚紗也能引起圍觀,同等情況下,和穿恐怖元素引起的圍觀有何不同?
上海地鐵警察說,至少看上去是一個正常的乘客,那么一個正常的乘客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
如果我的cos(比如《原神》)被人罵崇洋媚外,但我覺得我是在弘揚中國文化,那地鐵的規定和警察,要如何保障我的合法權益和愛國熱情?
一定的模糊性是可以接受的,但既然要伸出手去管了,就應該對規定做出相對精確的界定,來規范和指導地鐵工作人員和COSER的行動。
否則,就只能靠一線工作人員的見識和喜好,那豈不是亂了套?就比如這件事里,如果地鐵上的人,大部分都不覺得COSER臉上的僵尸符咒恐怖,就警察覺得恐怖,那到底聽誰的?
我不玩cosplay,但是每次坐地鐵,或者路上看到一群年輕人cos成他們喜歡的形象,帶著笑聲從我身邊經過,我都覺得這個世界又燦爛又美好。
他們不過是一個個普通的市民,只是想正常地坐一個地鐵而已,他們的熱愛和生活,不該如此無所適從。
—The End—
我的微信,防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