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璟璟
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課后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锻ㄖ芬螅?a href='/index.php?c=show&id=1355' title='四部門規范義務教育課后服務 嚴禁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 target='_blank'>嚴禁隨意擴大范圍,嚴禁強制學生參加,嚴禁增加學生課業負擔,嚴禁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嚴禁不符合條件的機構和人員進校提供課后服務?!锻ㄖ访鞔_,各地要對區域內課后服務實施情況進行全面排查,調整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并于2024年春季學期起正式實施。(封面新聞)
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全面推行已有數年,其積極效果有目共睹。就解決由來已久、備受詬病的“三點半難題”,課后服務可以說是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如今絕大多數地方,都實現了“放學時間與下班時間相銜接”,課后服務的政策初衷基本實現。但也應該看到,課后服務畢竟是個誕生不久的新事物,此前各地的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帶有“摸著石頭過河”的性質,由此也暴露了一些新的問題。新近印發的《通知》,顯然旨在就此查漏補缺、統一規則。
這份《通知》文本并不長,其核心內容“五個嚴禁”清晰明了,所以更適合將之視作對既有文件的某種“堵漏”和“補充”。這“五個嚴禁”,每一項都有明確指向,每一條都是對不良苗頭的強力回應。現實中,部分學校確實存在“課后服務”變形的情況。有些將自身的基礎義務劃為“課后服務”,并據此胡亂收費;還有的,則是將課后服務變成補課、刷題,軟硬兼施脅迫學生必須參加,繼而導致其課業負擔不降反增……
由于課后服務是個新概念,那么就注定了,其內涵和外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職能部門為了鼓勵學校管理者發揮主觀能動性,先期也是賦予了其較大的“自由發揮”空間。在此大背景下,過去一段時間,圍繞“課后服務”,學校、學生、家長等各方之間,客觀上是存在一個博弈過程的。而時至今日,總結各地的得失經驗,關于什么才是“課后服務”、“課后服務”如何展開,大體已經形成了共識。在這種新語境下,以“標準化”來壓縮不確定性,注定是大勢所趨。
可以預見的是,這一階段性的《通知》,對于“義務教育課后服務”的最終成熟、定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后服務,作為一項基礎性的教育服務,固然要尊重多元性和個性化,但是更重要的,還是盡可能統一化、一致化,以此降低執行過程中走樣的可能性?!锻ㄖ芬粤信e式的方式,否定了部分學校在“課后服務”一事上典型的違規、越界的操作。即便如此,新規落地之后,校方就“課后服務”依舊還有很大的自主決策、自發組織的余地。細化了規則框架,我們期待著,更具公益性、更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能夠更好地造福學生和家長。
上一篇:南京警方破獲一起38年前命案積案
下一篇:?備案審查制度獨特功效日益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