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恩·德·帕爾瑪的《疤面煞星》隨著阿爾·帕西諾的表演起伏跌蕩。帕西諾的表演帶有侵略性同時很夸張,他或咬牙切齒、或揮舞手臂、或吸食可卡因、或細看風景——有人說這樣的表演精彩絕倫,也有人說過于華麗。
《疤面煞星》(1983)
帕西諾的批評者們希望看到什么?內心真實的東西?低調的表演?托尼·蒙塔納這個角色首先是一個行為藝術家,一個為了大搖大擺地做自己而存在的人。
從電影開頭的幾個鏡頭來看,他只是佛羅里達州看守所里又一個被隨意丟棄的古巴前囚犯,他的全部動力就是讓別人記住他的個性和意志。除了逞能之外,他一開始沒有任何資源或武器,只是通過散發似乎很危險的氣息和足智多謀來冒充更強大的人。他的行為是虛張聲勢,所以含蓄克制的表演是沒有意義的。
蒙塔納是現代美國電影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他激勵了無數人。如果犯罪專家杰伊·羅伯特·納什是對的,美國黑幫通過研究早期的好萊塢犯罪片學會了如何說話和行事,那么《疤面煞星》可能也塑造了個人風格。甚至有一部關于《疤面煞星》新版DVD的紀錄片,講述了這部電影對嘻哈表演者的影響。
這部電影被致敬的次數如此之多,以至于很難理解它在1983年看起來是有多么地創新,當時拉丁裔的主人公是罕見的,可卡因不是陳詞濫調,作為最終戲碼的槍戰場景也并不常見。就像看著《黑道家族》長大的一代人可能永遠不會理解《教父》有多么地原創,《疤面煞星》也被模仿者吸收了。
該片片名和部分故事結構取自霍華德·霍克斯著名的《疤面人》(1932),后者由保羅·穆尼主演,靈感來自艾爾·卡彭的人生。
《疤面人》(1932)
這兩部電影都因其暴力而遭到抨擊,都是關于一個犯罪企業家的興衰,兩個角色都迷戀著自己的妹妹,都因為使用了自己的產品而死去——在蒙塔納的案例中,就是可卡因;而對于染上梅毒的卡彭來說,是妓女。但是德·帕爾瑪的這部電影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翻拍;它有著一個熟悉的故事曲線,這甚至可能包含「麥克白」的回聲,它用這個故事曲線在一個新領域中觀察一個新角色——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佛羅里達州。
在那之前,菲德爾·卡斯特羅(譯者注:古巴國父,八十年代實行了特殊的「移民」政策)暫時允許人們大規模地從他的島上移民出去,給我們帶來了一船又一船的疲憊的民眾,與此同時抓住機會清空了他的監獄。
影片早些時候的一些鏡頭是紀錄片,展示了對抵達的難民的新聞報道,以及卡斯特羅的演講,解釋他是如何高興地擺脫了反革命分子。托尼·蒙塔納,一個破產的罪犯,會做任何事情來在新的土地上立足,他迅速地哄騙一個委員會殺死一個古巴裔美國富人所不喜歡的囚犯。
他能得到的回報將是公民身份。「我殺一個共產黨員是為了好玩,」他說,「但為了綠卡,我要仔細地把他剁碎?!购芸焖统蔀榱四戏鹆_里達毒梟弗蘭克·洛佩茲(羅伯特·勞吉亞 飾)的副手,從此他的地位不可動搖。
這部電影由奧利佛·斯通編劇——有趣的是,正是他執導了充滿溢美之詞的紀錄片《Command-ante》(2003),該片講述了他與卡斯特羅交談的三天。斯通總是能輕松自如地講述有關男人、毒品、性和暴力的故事,他的這部作品充滿了強烈的能量;我們可以看到蒙塔納反映了斯通自己走向成功的動力。
他的劇本,就像本·赫克特為早期的《疤面人》寫的劇本一樣,充滿了名言警句(「我一生只有勇氣和誠信,我不會為任何人丟棄它們」)。斯通表現出了一定的韌性,沒有試圖軟化蒙塔納,他從頭到尾依舊是一條蛇;當他給母親1000美元時,她問他:「你為了這筆錢殺了誰?」
對阿爾·帕西諾來說,這個角色是一次機會,讓他得以探索與科波拉的《教父》中的邁克爾·柯里昂截然相反的犯罪頭目??吕锇簣A滑世故,聰明而有策略;蒙塔納是出于本能的、沖動而魯莽的?!督谈浮放臄z于1972年,《疤面煞星》拍攝于1983年,10年后,帕西諾和德·帕爾瑪在《情梟的黎明》中合作,帕西諾在片中飾演一名波多黎各罪犯,他曾一度試圖改過自新。
《情梟的黎明》(1993)
從心理現實主義的角度來看,他筆下的卡莉托更悲傷,也更睿智,這有助于我們理解,在塑造托尼·蒙塔納的過程中,他做出了多少深思熟慮的表演選擇?!鸽m然是一場忙碌的表演,但它不是矯揉做作的,也就是說,它是完全受控的,」這部電影首次上映時,文森特·坎比在《紐約時報》上如是評論道。
《疤面煞星》展現了一個渴望世界的人,他甚至在某個時刻看到「世界屬于你」在固特異飛艇上沖他「?!怪劬Αλ麃碚f,得到這個世界還包括占有一個迷人的女人,從他看到金發、苗條的埃爾維拉(米歇爾·菲佛 飾)的那一刻起,他就決定一定要擁有她。
她是弗蘭克的情婦,但不久弗蘭克就死了,他的情婦和他的生意屬于托尼。我們很清楚的是他一定要得到這個女人,卻不明白他打算拿她怎么辦;他們之間沒有愛情,沒有歡樂,他們有兩個場景——一個是托尼在游泳池里,另一個是在一個巨大的浴缸里——此時,她明顯感到無聊。她是為了毒品而來的。
托尼對他的妹妹吉娜(瑪麗·伊麗莎白·馬斯特蘭托尼奧 飾)更感興趣,盡管他的亂倫欲望轉向了一種讓所有其他男人遠離她的決心。這導致他最終謀殺了他最親密的朋友,馬諾洛(斯蒂文·鮑爾 飾)。對于他的嫉妒,吉娜的反應是如此的直接(「這是你想要的嗎,托尼?」),這表明她知道他是誰,以及她可以作何反應。
《疤面煞星》是布萊恩·德·帕爾瑪在加倍努力的模式下工作的一個例子。和托尼·蒙塔納一樣,他對細微的動作和微妙的情緒不感興趣。他最好的電影是豪放的、熱情的、程式化的和過度歡樂的,然而他從來沒有屈服于對常規的動作驚悚片的需求。即使是他失敗的作品(《蛇眼》),也至少是雄心勃勃的。
在德·帕爾瑪的作品中,有一種想法在起作用,一種風格背后的想法,而非一種冷漠的庸俗感。他最近的一部電影《蛇蝎美人》(2002)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講述了一個女人所穿的鉆石禮服在戛納電影節開幕之夜被盜的故事,優雅而具有欺騙性。這部電影沒有取得更大的成功,這是對當今觀眾缺乏耐心的一種控訴,他們想要被攻擊,而不是被誘惑。
《蛇蝎美人》(2002)
像《疤面煞星》這樣的電影更符合他們的喜好,這也是這部電影經久不衰的原因,即使是在為電視剪輯的版本中,也削弱了它的力量。這部電影有一種不顧一切的能量,正沖向它的高潮。該片由約翰·A·阿朗索掌鏡,他光榮地放大了托尼生活中的圖標——豪宅、玩具以及生活方式——然后在托尼的世界縮小時又將構圖拉小、拉緊。
電影中最精彩的場景之一是托尼在一家夜總會里,他喝醉了,服了藥,筋疲力盡——我們感覺他心碎了,因為他獲得了整個世界,但他知道,他不僅失去了靈魂,而且可能從未有過。這首歌是由喬治·莫羅德創作的,他那冷淡的合成技術的流行音樂為一種表面奢華但并不舒適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正確的基調。
然后一切都圍繞著帕西諾。這個人真是個完美的演員。他的表演收放自如,或喧鬧或柔和,或不知疲倦,或精疲力竭,好像總是那么淋漓盡致。在《致命人脈》(2003)中,他是一個悲傷的、嗑了藥的公關人員,他固執地試圖透過自我放縱的迷霧,專注于一項理想主義事業,人們可以看到這個吸毒成癮的角色與《疤面煞星》中的托尼·蒙塔納有多么地不同?;蛘呋仡櫼幌滤凇抖竞xx鴦》(1971)中扮演街頭騙子的早期表演。
《致命人脈》(2003)
帕西諾有著非常廣泛的風格,并且能夠完美地喚起它們。沒有所謂的「阿爾·帕西諾式表演」,因為有太多不同種類的表演了。在這部影片中,他以歌劇的形式演繹了托尼·蒙塔納,這個人想要的越來越多,最終卻死于自己的放縱。
在最后一幕中,他的桌子上放著一堆可卡因,他把鼻子湊過去,好像要把生命吸進去。帕西諾表演這場戲的時候,有一段時間自己的鼻子上都粘著白色的粉末。電影中的細節經常被戲仿,但這是一個正確的表演選擇,表現了一個人除了自己的需要之外,對一切都漠不關心。
如果說帕西諾在《疤面煞星》中超越了極限,并且他也做到了,那是因為這個角色把他帶到了那里;極限之處,便是托尼·蒙塔納所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