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大約兩周時間,備受期待的史詩片《角斗士2》(Gladiator II)就將在包括北美、中國在內的全球各地陸續上映。該片是2000年上映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得主《角斗士》的續作,仍舊由雷德利·斯科特打造,以羅馬帝國時代為背景,主演則換成了保羅·麥斯卡、佩德羅·帕斯卡、丹澤爾·華盛頓等。
《角斗士2》海報
此前,最早一批受到出品方派拉蒙影業邀請看過影片的媒體人,已在社交媒體上給出正面反應。他們表揚了雷德利·斯科特的執導水準以及影片的舞美設計和動作場面,主演保羅·麥斯卡和丹澤爾·華盛頓也收獲了不少溢美之詞??傊?,整部影片被認為遠在及格水平之上,甚至有機會在這個頒獎季有所斬獲。
不過,上周卻有歷史學家公開批評《角斗士2》劇情荒唐不羈,純屬胡說八道,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不少熱議:有人認為好萊塢電影本就是戲說歷史,只要故事說得精彩,不符合史實也能接受;也有人認為《角斗士》系列里的人物、地點和故事都不是憑空杜撰,而是出自歷史上的真人真事,那就應該要盡量貼近歷史真實為好??傊@場爭論也為即將上映的影片帶來不少流量和知曉度。
目前,媒體普遍預測《角斗士2》的北美開畫票房至少能達到5000萬美元,趕不上同期上映的迪士尼新片《魔法壞女巫》(Wicked)。要知道,《角斗士2》的制作成本據傳高達3億美元,是2024年投入最大的一部影片,派拉蒙方面的壓力巨大。
說回有違史實的批評,提出這一說法的是1966年出生的芝加哥大學古典學教授莎蒂·巴馳(Shadi Bartsch)。過往數十年來,她專攻的正是古羅馬歷史、文學和哲學等課題,雖然和絕大多數人一樣,都還沒看過《角斗士2》的完整影片,但在網上看了先期預告片后,就已覺得內容十分荒誕,因此感到大有必要公開說上兩句。
《角斗士2》劇照
《角斗士2》的故事發生在前作的二十年后,講述羅素·克勞飾演的馬克西姆斯的兒子盧修斯(保羅·麥斯卡飾)的故事。此時的羅馬帝國,正處于卡拉卡拉和蓋塔兩兄弟共治的時代,在由丹澤爾·華盛頓飾演的老師的教導下,盧修斯追隨父親的腳步,走上角斗士的道路,誓要推翻這對兄弟皇帝的殘虐統治。
在該片預告片中,出現了一個羅馬斗獸場的場景,它被洪水整個淹沒,鯊魚都游了進來。對此,莎蒂·巴馳教授嗤之以鼻地表示,羅馬人確實曾在斗獸場里灌水,以培訓士兵應付海戰,“但我并不認為羅馬人知道什么是鯊魚”。此外,針對犀牛沖進斗獸場的畫面,她也指出,羅馬古代詩歌中確實提到過犀牛這種動物,但當時大家所見到的都是單角犀牛,而非影片預告片中那種雙角犀牛。
《角斗士2》劇照
歷史學家點出的第三處史實錯誤更是有著明顯的“關公戰秦瓊”式的荒唐。預告片里有一段羅馬人坐在咖啡館里閱讀報紙的畫面,在莎蒂·巴馳看來,這真是大錯特錯,因為紙質報紙是在大約1200年后才問世的。據她介紹,那時候的羅馬人確實也有自己的新聞媒介,即鼎鼎大名的《每日紀聞》(Acta Diurna)(中文或也譯作《羅馬公報》),那是羅馬帝國的政府官方公報,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手寫新聞。然而,它并非寫在紙上,而是雕刻在石頭或金屬上,然后固定放在特定的位置展示。“所以只能你自己跑去那里看,不可能坐在咖啡館里就能看到。況且,那時候他們也沒有咖啡館啊?!卑婉Y批評說。
這并不是雷德利·斯科特的電影第一次遭到歷史學家的否定。上一部《角斗士》雖然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五項奧斯卡大獎,卻也遭到不少歷史學家的口誅筆伐,甚至就連劇組原本聘請的幾位專家顧問稍后也都退出劇組,并對該片有違史實的缺陷大揭其短,包括士兵穿戴的盔甲完全不對,騎兵采用的馬鐙此時根本還沒誕生等。
第一部《角斗士》中,士兵穿的盔甲就被指有違史實。
更近一些的例子則是去年上映的電影《拿破侖》。影片上映后也遭到大量權威歷史學家的指摘,不過導演斯科特對于這些批評意見表現得相當無所謂,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戲謔道:“每當我和歷史學家發生爭執時,我都會問一句,‘朋友,不好意思,可是你當時就在現場嗎?是你親眼所見嗎?如果沒有的話,那就閉上你的臭嘴吧。’”看來,這次面對外界對于《角斗士2》的質疑,被中國網友昵稱為“雷公”的他,很可能又會飆出類似的狠話來。
斯科特的前作《拿破侖》就曾被歷史學家詬病有多處與史實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