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方普遍迎來寒潮降溫天氣,鄭州等地稱供熱系統已經處于極限運行狀態。在這里,有一個新詞,叫冬季室外采暖設計溫度。
西安供熱設施和建筑外墻保溫按戶外溫度不低于-3.4℃的規范設計建造
鄭州媒體報道稱,根據國家《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的要求,鄭州市冬季室外設計氣溫是-3.8℃,洛陽是-3℃,開封是-3.5℃,目前鄭州市的室外設計氣溫已經低于-3.8℃的設計值。本次寒潮天氣持續時間比較長,寒潮強度也比較大,即使熱源和管網按照最大能力去進行供熱,仍然有部分用戶可能會出現供熱品質下降的情況,尤其是一些老舊小區。
而山東泰安多家熱力公司此前發布公告稱,本次極端寒冷天氣已突破了《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規定的泰安市-6.7℃集中供熱系統設計極限值。
那么,西安的冬季室外設計溫度是多少呢?華商報記者了解到,根據《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2012),西安市冬季室外采暖設計溫度為-3.4℃,供熱設施和建筑外墻保溫均是按照戶外溫度不低于-3.4℃的規范設計制(建)造的。
業內人士解釋說,本次寒潮降溫過程西安室外氣溫低于這一設計值,房屋的保溫結構和供熱設施逼近或超過設計臨界,意味著,居民住宅墻體已經被“凍透”,特別是一些老舊小區因為建設年限較長,或者建筑外墻保溫質量差,甚至個別小區無外墻保溫措施,因此保溫性能急劇下降,室內熱量散失速度成倍加快,引起房屋內溫度下降,難以保障達標情況后舒適的室溫。這種情況,在一些非節能建筑老舊小區的“邊、角、頂、底”用戶,還有周邊報停用戶比較多的“孤島”用戶,表現尤為明顯,室溫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且,面對連續低溫天氣的沖擊,各類運行設施存在較多的不穩定性,增加了管網破裂搶修、停水停電等導致小區熱力站無法正常運轉的安全風險。
在此提醒公眾,加強室內密閉性措施。冬季室內的熱量很大一部分與窗戶、陽臺熱量散失有關,客廳、陽臺、臥室密閉措施不到位時,其耗熱量是非常大的。大部分居民戶內陽臺未設置地暖盤管或暖氣片,在客廳、陽臺和臥室掛上較厚的窗簾,能有效減少熱量散失,有助于保持室內溫度,特別是在晚間也會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
為了確保供熱設施的散熱效果,不要對供熱設施進行遮擋或將衣物覆蓋到供熱設施上。切忌私自放水,隨意放水會破壞供熱管網壓力,大量失水會迫使熱網緊急補水,補進去的水全部是涼水,會降低供水溫度,導致局部供熱系統失衡,從而降低整個供熱系統供熱效率。禁止私自加裝循環泵,私自加泵會改變供暖系統的水力平衡,導致供暖系統不穩定,故障率上升,影響整體供暖效果和管網運行安全。
家里冷喊熱力公司上門測溫 保存測溫單申請退費
近期由于低溫天氣影響,暖氣投訴集中。采訪中,華商報記者注意到,一些居民并不清楚測溫時索要測溫單,或者只是把自家溫度計拍照留作證據,這樣根本沒有合法證據,無法依法退費。
《西安市集中供熱條例》第三十五條明確規定,因供熱企業原因導致用戶臥室、起居室的溫度不達標的,供熱企業應當及時采取措施,保證室溫達到規定標準,并根據供熱用熱雙方確認的不達標天數,去除基本熱費后,按照下列標準向用戶退還熱費:(一)供熱溫度高于或者等于16℃、低于18℃的,退還熱費的20%;(二)供熱溫度高于或者等于14℃、低于16℃的,退還熱費的50%;(三)供熱溫度低于14℃的,全額退還熱費。供熱企業應當于每年集中供熱期結束后至6月30日前通知用戶并辦理退費。
業主如果認為供暖溫度不達標,應著重收下列證據:(1)測溫單。測溫單需同時具有供暖單位和業主的簽字確認,能清晰反映測溫時間、測溫地點、室內溫度及供暖問題。如果熱力公司沒來測溫,業主可要求物業測溫并提供書面測溫記錄,或業主自行測溫的視頻資料(注意拍攝日期,可用錄視頻的方式,同時拍攝室外天氣情況、室內密封狀態、時長及一段時間內室內不同區域的持續室溫)。(2)維修公告等。重點拍照保留熱力公司發布的維修公告等資料,以便在“時過境遷”后還有書面證據進行維權。根據《西安市集中供熱條例》規定,熱企應于集中供熱期結束后至6月30日前通知用戶并辦理退費。
現在西安由熱力公司直管到戶的小區越來越多,這種維權更簡單,要求熱力公司上門測溫后,留下測溫單,供暖季結束后根據測溫單結算退費金額。如果暖氣費是交給物業,可要求物業上門測溫,出具測溫單。就是說,必須要保存供暖單位出具的書面證據。
華商報記者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