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日,以色列對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領事處大樓發動空襲,造成包括兩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將領在內至少7人身亡。敘伊兩國強烈譴責以方的“野蠻”空襲,伊朗表示保留采取反制措施的權利。以軍方對是否發動襲擊不予置評,但多名以方匿名官員向美國媒體承認以方實施了此次行動。
這是4月1日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拍攝的伊朗駐敘使館領事部門建筑遭空襲現場。(圖源:新華社)
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后,以軍多次以打擊伊朗軍事設施為由空襲敘境內目標,這是伊朗駐敘大使館首次遭到空襲。分析人士認為,在新一輪巴以沖突影響不斷外溢、地區多個方向局勢緊張的背景下,此次襲擊意味著伊以對抗的進一步升級,地區局勢將被推向更危險的境地。
4月3日 旅韓大熊貓“福寶”返回中國
4月3日,人們在韓國京畿道龍仁市的愛寶樂園雨中送別大熊貓“福寶”。(圖源:新華社)
旅韓大熊貓“福寶”4月3日離開位于韓國京畿道龍仁市的愛寶樂園,啟程返回中國。啟程前,愛寶樂園為“福寶”舉行了歡送儀式。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表示,作為首只在韓自然繁育出生的大熊貓,“福寶”不僅促進了中韓在大熊貓保護繁育方面的研究合作,更成為兩國友好的使者,拉近了中韓民眾的距離。
“福寶”出生于2020年7月20日,是旅韓大熊貓“愛寶(華妮)”和“樂寶(園欣)”誕下的第一胎,也是韓國國內誕生的第一只大熊貓,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愛寶樂園在社交網絡上傳的“福寶”視頻累計點擊量達到5億次。今年“福寶”將年滿4周歲,根據中韓兩國合作協議和慣例,“福寶”須在年滿4周歲前返回中國,以保持自然健康的生長節奏。
4月6日 墨西哥、尼加拉瓜宣布與厄瓜多爾斷交
1月9日,厄瓜多爾軍方人員在首都基多巡邏。(圖源:新華社)
當地時間4月5日晚,厄瓜多爾警方硬闖墨西哥大使館,逮捕尋求庇護的厄瓜多爾前副總統格拉斯。厄瓜多爾總統府隨后發布公告稱,安全部隊已逮捕格拉斯。格拉斯于去年12月進入墨西哥駐厄使館尋求庇護,此后墨西哥政府拒絕厄方有關進入使館逮捕格拉斯的訴求。
強闖事件發生后,墨西哥、尼加拉瓜相繼宣布與厄瓜多爾斷絕外交關系。墨西哥政府6日說要告上國際法院,拉美地區多個國家聲援墨西哥。美洲國家組織呼吁墨厄兩國通過對話化解分歧。分析人士指出,墨厄外交關系破裂,或加速拉美政治兩極分化。但鑒于墨厄兩國在經貿和政治等方面相關性較小,雙邊外交危機對地區政治局勢產生的影響將有限。
4月7日 以色列從加沙南部撤軍
這是4月7日拍攝的加沙地帶和以色列邊境以色列一側的以軍部隊。(圖源:新華社)
以色列媒體4月7日援引以軍方消息報道說,過去幾個月主要部署在汗尤尼斯地區的以軍第98師從加沙地帶南部撤出,標志著以軍在加沙地帶的兵力進一步減少。目前以軍在加沙地帶只剩下“納哈爾”旅,負責保護內察里姆走廊的安全。自去年10月底在加沙地帶開展地面行動以來,以軍曾多次以撤軍方式對軍隊重新部署,此次撤軍是規模較大的一次。
以色列此次突然撤軍被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是迫于外部壓力。近期圍繞巴以沖突及其外溢發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包括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加沙?;饹Q議,以色列國內連續爆發數萬人參加的大規模游行示威,以色列對伊朗大使館進行轟炸推高伊以沖突風險,以色列軍隊炸死多名國際慈善援助人士,黎巴嫩真主黨與以色列沖突升級等。在此背景下,以軍可能不得不考慮戰略收縮,防止被國際社會進一步孤立。
4月8日 日全食穿越北美三國
這是4月8日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普萊諾拍攝的日全食景觀。(圖源:新華社)
2024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于當地時間4月8日下午在北美洲上演。此次日全食帶斜穿北美洲三國墨西哥、美國、加拿大,數千萬民眾聚集在日全食路徑上的不同地點觀賞這一天文奇觀。據美國航天局介紹,此次日全食路徑覆蓋全球約3160萬人口。
日食分日全食、日環食和日偏食。當月亮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月亮、太陽、地球剛好在一條直線時,就會發生日食現象。日全食是在地球上的部分地點太陽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現象。據美國航天局介紹,全球平均每年發生2至3次日食,日全食的發生頻率約為每3年2次。據天文學家測算,地球上同一地點需間隔約375年才可能看到下一次日全食。
4月10日 瑞士加入“歐洲天空之盾倡議”防空項目
這是1月20日在瑞士伯爾尼拍攝的城市風光(無人機照片)。(圖源:新華社)
瑞士聯邦委員會4月10日批準本國加入“歐洲天空之盾倡議”防空系統項目。此舉被批評者質疑違背瑞士的“中立”傳統。聯邦委員會是瑞士國家最高行政機構,由7名委員組成。聯邦委員會在聲明中說:“即使在簽署加入聲明后,瑞士仍可自由決定其計劃在何地、以何種程度參與‘歐洲天空之盾倡議’項目,以及計劃采購哪些地對空防衛系統。”
烏克蘭危機2022年升級后,德國提出“歐洲天空之盾倡議”,旨在增強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成員國的防空能力,特別是在缺乏攔截無人機和導彈能力的地區。德國、英國、芬蘭等十幾個歐洲國家已宣布加入這一防空項目。去年7月,奧地利和瑞士也簽署了加入該項目的意向聲明,當時就被批評與兩國所持“軍事中立”立場不相符。
4月11日 韓國國會選舉執政黨失利
4月10日,韓國舉行第22屆國會議員選舉。(圖源:美聯社)
韓國第22屆國會議員選舉開票4月11日完成,300個席次中,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及其衛星政黨共贏得175個席位,繼續保持國會第一大黨地位;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及其衛星政黨獲得108個席位。受此次選舉結果影響,韓國國務總理韓德洙等多名高官請辭,韓國總統尹錫悅表示,他將虛心接受人民在選舉中表達的意愿,并承諾改革國家,竭盡全力穩定經濟和民眾的生計。
本次選舉登記選民約4428萬人,投票率初步統計為67%,創下自1992年第14屆國會議員選舉以來的最高紀錄。這場引發廣泛關注的國會議員選舉,被認為是韓國總統尹錫悅執政的“分水嶺”。“這場選舉將決定今后四年韓國政局,并將對國會權力格局和現政府的國政運營產生重大影響。”韓國媒體如是評價。還有觀點認為,執政黨在國會議員選舉中落敗,會使尹錫悅政府提前陷入“跛腳鴨”狀態。
4月13日 伊朗報復性打擊以色列
這是4月14日凌晨在以色列特拉維夫上空拍攝的以色列防空系統啟動攔截的畫面。(圖源:新華社)
當地時間4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對以色列目標實施了大規模導彈和無人機襲擊,以回應此前以色列針對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領事部門建筑的襲擊。歷時數小時襲擊后,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發表聲明稱,此次行動是伊方根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關于合法防衛的規定發起的,行動已經結束。以色列軍方發言人14日則說,超過300個無人機和導彈射向以色列,其中“99%”被攔截。
美國《外交政策》網站撰文說,這是近5年以來伊朗在中東地區發動的最大規模襲擊之一。分析人士表示,伊朗旨在通過此次襲擊重建對以色列的威懾。以色列與伊朗多年來以非直接對抗形式在中東地區展開博弈,隨著以色列空襲伊朗使館領事部門建筑和伊朗采取報復打擊行動,雙方的對抗強度或將出現明顯升級,這將給中東地區局勢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4月15日 蘇丹武裝沖突滿一周年
2023年4月15日,蘇丹武裝部隊同蘇丹快速支援部隊在喀土穆等地發生武裝沖突。(圖源:路透社)
非洲國家蘇丹武裝沖突4月15日滿一周年。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當天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記者會上呼吁國際社會協同推動蘇丹?;?。古特雷斯說,蘇丹沖突的唯一出路是政治解決。國際社會除向蘇丹提供援助外,還應共同推動蘇丹?;?,繼之以全面和平進程,同時繼續推動蘇丹的民主過渡。
2023年4月15日,蘇丹武裝部隊與蘇丹快速支援部隊在首都喀土穆爆發武裝沖突,戰火隨后蔓延至其他地區。持續一年的武裝沖突已造成蘇丹約1.4萬人喪生,超過810萬人流離失所,一半以上人口(約2500萬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和保護。
4月15日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將卸任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圖源:央視新聞)
新加坡總理公署當地時間4月15日發布文告,宣布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將在5月15日正式卸下總理職務,交棒給新加坡第四代領導團隊選出的接班人、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黃循財將在5月15日20時宣誓就任總理。李顯龍卸任之后留在內閣擔任國務資政。
據公開資料,李顯龍1952年2月10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中國廣東。李顯龍的父親是新加坡國父李光耀。2004年8月12日,李顯龍出任新加坡第三任總理,后連任總理至今。新加坡多名政要發文高度評價即將卸任的李顯龍總理。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稱,李顯龍展現的最重要價值觀是保持政治制度廉正,以此激勵更多優秀人才挺身為國服務。
4月18日 巴勒斯坦正式加入聯合國的申請遭美國否決
這是4月18日在位于紐約的聯合國總部拍攝的安理會投票現場。(圖源:新華社)
美國東部時間4月18日下午,由15個成員組成的安理會對一項建議聯合國大會批準“巴勒斯坦國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的決議草案進行投票。草案獲得12票贊成,2票棄權,作為常任理事國的美國投出反對票,致使該草案被否決。正式加入聯合國是巴勒斯坦人民獨立建國歷史進程中的關鍵一步。由于美國的否決,巴勒斯坦人民幾十年的夢想被無情擊碎。
2011年9月,巴勒斯坦就曾向聯合國遞交申請,尋求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因美國和以色列的反對而未能獲得安理會支持。2012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給予巴勒斯坦聯合國觀察員國地位。今年4月早些時候,巴勒斯坦再次申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
4月24日 拜登簽署950億美元外援撥款法案
美國總統拜登。(圖源:美聯社)
在國會兩黨爭執數月后,美國總統拜登當地時間4月24日正式簽署了一項總額達95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撥款法案,其中外援資金的大部分將用于在軍事和經濟等方面支持烏克蘭。據報道,上述法案包括向烏克蘭提供約610億美元的援助,向以色列提供260億美元援助,并向加沙地帶提供10億美元的人道主義援助。此外,該法案還撥款80億美元以“對抗中國的軍事力量”。
拜登在法案簽署后于白宮發表講話稱,新的援助計劃“將使美國更加安全,使世界更加安全”。拜登還聲稱,這一法案延續了“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該法案于本月20日在國會眾議院通過,23日在參議院通過。拜登24日還宣布,他已批準向烏克蘭提供 10 億美元的武器,這些武器將在數小時內開始運輸。
4月25日 美國將從乍得和尼日爾部分撤軍
這是2月6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國會大廈。(圖源:新華社)
當地時間4月25日,美國國防部表示,美國將從乍得和尼日爾撤出大部分軍隊。據報道,美國計劃從乍得撤出約75名陸軍特種部隊官兵,并從尼日爾撤出超過1000名駐軍。乍得和尼日爾是美軍在整個薩赫勒地區打擊暴力極端組織行動中的重要部分,但尼日爾政府上月終止了一項允許美軍在這個西非國家開展行動的協議。近期,與尼日爾接壤的乍得也質疑現有的協議是否包括在那里行動的美軍。
尼日爾和乍得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薩赫勒地區,該地區近年來飽受貧困、武裝沖突和自然災害困擾。美媒認為,尼日爾和乍得接連要求美國撤軍反映出近來出現的一種趨勢,即該地區國家選擇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切割,同時與俄羅斯建立日益緊密的伙伴關系。
4月27日 美國多地高校爆發反戰示威
4月24日凌晨,抗議者在美國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參加示威活動。(圖源:新華社)
自4月17日以來,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美國頂尖高校相繼爆發反戰抗議活動。這些美國高校示威者呼吁在加沙地帶永久停火、美國停止軍事援助以色列。盡管一些美國政客給示威者貼上“反猶”標簽,反戰運動仍呈現愈演愈烈之勢。據美媒統計,美國已有逾50所高校建起反戰抗議營地,截至4月27日,美國各地高校已有超過700人因此被捕。目前反戰抗議浪潮并無停止跡象,且正向歐洲和澳大利亞蔓延。
本輪巴以沖突去年10月7日爆發,延宕至今,在加沙地帶釀成嚴重人道主義危機。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統計,以軍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導致超過3.4萬人死亡,三分之二為婦女兒童,另有超過7萬人受傷,上百萬人流離失所。
4月28日 泰國內閣完成新一輪改組
1月2日,泰國總理賽塔在首都曼谷總理府舉行的發布會上發言。(圖源:新華社)
當地時間4月28日,泰國政府憲報網站發布有關內閣改組的公報,涉及調整的包括副總理、總理府部長等多個職位。公報說,總理賽塔提出改組內閣,以利于政府施政。泰國國王依照憲法已批準其提交的改組名單,相關調整即刻生效。主要改組內容包括泰國總理賽塔不再兼任財政部長,由現任總理顧問皮猜擔任財政部長;由頌薩克接替崇拉楠擔任公共衛生部長;由現任泰國總理顧問皮徹擔任總理府辦公室部長等。
賽塔于去年8月22日舉行的國會上下兩院聯席會議投票中獲得過半數議員支持,當選新一任泰國總理,這是賽塔自去年9月宣誓就職以來首次改組內閣。
4月28日 日本自民黨在眾議院補選中落敗
日本3場眾議院補選28日上午開始投票,3個選區分別是東京15區、島根1區和長崎3區。(圖源:日本共同社)
日本眾議院4月28日進行3個補缺議席選舉。根據當晚公布的投票速報,3個議席均由立憲民主黨獲得,首相岸田文雄所在的自民黨悉數落敗。這次眾議院補選是自民黨被曝出“政治黑金”丑聞以來日本首次國政選舉,也是岸田文雄上臺后,自民黨首次在補選中全敗。3個補缺議席分別來自島根1區、東京15區和長崎3區,此前均為自民黨議席。
日本時事通訊社稱,這次補選結果將影響岸田政權的運營。日本共同社稱,岸田內閣的支持率長期徘徊在兩成多的低位,此次選舉全面敗北反映了民眾對自民黨的強烈批判。新加坡《聯合早報》則指出,這是岸田文雄上臺后,自民黨首次在補選中全敗。由于補選也被視為眾議院選舉的前哨戰,三區落空對岸田帶來的沖擊很大,尤其是9月自民黨黨魁選戰,恐怕將遇到黨內巨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