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中國第3艘航空母艦“福建艦”正式下水,這一刻標志著中國人民海軍進入“三艦客時代”。家祭無忘告乃翁,遠在英國的北洋水師水兵墓地也收到了來自故土的消息。
據觀察者網報道,一位英國留學生,在“福建艦”下水后,于當地時間21日前往英國紐卡斯爾市圣約翰墓園的北洋水師水兵墓地。到了墓地后發現,墓碑前早已經擺滿了鮮花和“福建艦”、“遼寧艦”、055型驅逐艦等照片,還有一面中國國旗。
受訪者供圖
受訪者供圖
這位留學生姓鄔,今年20歲,在英國就讀語言學專業,平時喜好關注歷史、軍事領域。在得知“福建艦”下水后,他決定帶著這個消息去拜訪英國北洋水師水兵墓。
出發前,他托大v朋友在微博上向網友們征集中國軍艦威武霸氣的“帥照”,打印出來做好塑封。多方牽線下,這個舉動還被101艦的首長關注到,對方特地發來了南昌艦的官方圖。
圖自鄔同學的朋友,微博網友@萌虎鯨
到了水兵墓,這位鄔同學就看到墓碑前已經滿是照片和鮮花,在此之前應該來過不少人。
鄔同學說,他自認是個幸福的00后軍迷,出生在中國海軍力量比較薄弱的“末班車”時代,小學又去劉公島看過北洋水師的展覽,有過憋屈,也有過心酸,如今親眼見證新時期強軍夢的逐步實現,“力量一下子就涌上來了”。
受訪者供圖
英國為何會有北洋水師水兵墓地?
據外交部官網介紹,這幾座英國紐卡斯爾市圣約翰墓園的北洋水師墓碑,是在2019年6月14日修繕竣工的,時任駐英國使館馬輝公使也參加竣工典禮。
在竣工典禮上,馬輝介紹了這幾座墓碑的來由。1881年和1887年,清政府兩次派北洋水師官兵赴紐卡斯爾接收從當地訂購的軍艦。5名年輕水兵(山東榮成籍袁培福,安徽廬江籍顧世忠,福建福州籍連金源、陳成魁和陳受富)不幸殉職,客死他鄉。清政府將他們安葬在紐卡斯爾圣約翰墓園,并于1911年對墓地進行重修。
經歷一百多年風雨滄桑,墓地年久失修、墓碑倒塌斷裂。為體現中華血脈傳承,給為國獻身者應有尊嚴,2016年中國國家文物局委托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對墓碑進行修繕。在基金會指導、紐卡斯爾市政府支持下,英國北部華人企業家協會、施工方、監理方密切合作,歷經兩年多艱辛努力于2019年圓滿完成修繕工作,墓碑墓地修葺一新。這五座墓碑都是中式樣式,與當地人的墓碑相背而立,面朝東方,遠眺故鄉。
隨著修繕工作展開,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也得以被廣泛傳播,時常有在英同胞前往墓地祭拜,在墓前擺放中國軍艦的照片,告慰這些水兵的英靈。尤其是當中國進入航母時代,每次有新航母下水,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要將好消息告訴先輩們,最新的航母圖片總會準時出現在墓碑前。
2015年清明節,墓前放了“遼寧艦”照片 圖自封面新聞
2017年,墓前放了“山東艦”照片
不忘前輩夙愿,近來有不少群眾和鄔同學一樣,自發將“福建艦”的照片送到中國近現代海軍先輩的紀念碑前、墓地前,以告慰先烈,而這又何嘗不是中華民族精神代代相傳。
海空衛士王偉、北洋水師傳奇將領薩鎮冰、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之一沈葆楨……他們面前都擺滿了鮮花和照片,幾乎每張照片都貼心地做好了塑封處理,就為了讓這些“軍艦”、“戰機”能長長久久地陪伴在他們身邊。
圖自@鈞正平
沈葆楨墓前 圖自海峽網 下同
薩鎮冰墓前
中國唯一一座近代海軍英烈紀念專祠,中法馬江海戰、中日甲午海戰陣亡的海軍將士合祀的昭忠祠里,也被冒雨前來的市民放上了“福建艦”的照片。
圖自工人日報
有前去祭奠的福州市民還想起了,42年前劉華清上將謙虛得如同小學生,踮起腳尖參觀美國航母時的情景,紅了眼眶,“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中國海軍終于強大起來了”、“一定要把照片給他們看一下,我們能過上現在的日子,是他們老一輩,一代接一代的努力”。
如今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三艦客”報到,架架“戰鷹”騰空而起,列陣護衛祖國海天。這一幕,他們一定看得到。
欄目主編:張武
上一篇:網傳《歌手2024》第二期歌單
下一篇:黑龍江漠河再現北極光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