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允許臺當局設立所謂代表處的政治鬧劇目前仍在延續,不過局勢的發展卻出乎某些“臺獨”分子的預料,由于被中國反制打到“七寸”,立陶宛損失不斷擴大,為了遏制這個趨勢,立陶宛想更名“臺灣代表處”。
最近幾天,包括現任總統瑙塞達在內的立陶宛多名政要密集發聲,認為立陶宛政府設立“臺灣代表處”的做法是一個錯誤。根據立陶宛媒體報道,立陶宛議會副議長馬祖羅尼斯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立陶宛政府的決定沒有征求議會其他政黨的意見,同時還表示這個“臺灣代表處”應該被更名為“臺北代表處”。
與此同時,立陶宛議會最大反對黨“綠黨和農民聯盟”也在同一天發表聲明,要求現政府對所謂的“臺灣代表處”進行更名,否則將在議會發起動議。這個粉墨登場的所謂代表處,還沒蹦跶幾天,看上去就岌岌可危了。
立陶宛人口不多,面積不大,但在所謂的民主制度下,各種政壇亂象卻層出不窮。立陶宛總統和反對黨的表態,本質上是出于政黨內斗,不過也從側面證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件事情本身確實存在很大爭議,不然也不會被反對黨拿來攻擊現任政府。
“臺灣代表處”和“臺北代表處”這聽起來好像沒有什么區別,但一字之差,背后的涵義卻大相徑庭。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這是國際社會的基本共識,也是其他國家在發展對華關系時首先要承認的。刻意以“臺灣”為名,用意無非是強調臺灣的“自主性”,間接否認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屬于典型的包藏禍心。
其實“臺北代表處”也并不規范,應該是中華臺北,臺當局和其他國家只能進行經濟文化交流,政治上的往來是絕對不允許的。而在體育競技等場合,中華臺北也是中國大陸和國際社會認可的一種表述。一字之差,代表著不同的用意和居心。
不過“臺獨”分子這次應該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忙活半天又回到了起點。為了留住立陶宛,臺當局甚至接收了立陶宛滯銷的朗姆酒,使出了渾身解數,然而立陶宛顯然更在乎大陸市場。畢竟臺灣市場實在太小,很難幫立陶宛緩解危機。
當然立陶宛想緩和跟中國關系,不能只是改名“臺灣代表處”,立陶宛必須跟臺當局劃清界限,尊重一中原則。本次事件發生后,在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之下,立陶宛國內政壇很快發生分裂,也給那些想與臺當局發展官方關系的國家和團體敲響了警鐘,臺當局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建立起來的那點所謂國際空間,將會被進一步壓縮。
最近幾天國際社會的目光集中在哈薩克斯坦,該國發生了大規模騷亂事件,而這場騷亂也沒那么簡單,是一場里應外合的顏色革命。近日哈薩克斯坦成功揪出了內鬼。根據外媒報道,哈薩克斯坦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馬西莫夫涉嫌“叛國罪”被捕。
而在此前的1月6日,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剛剛免去馬西莫夫的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一職??磥碓趪鴥刃蝿荽篌w穩定的情況下,哈薩克斯坦開始著手解決自己的內部問題。哈薩克斯坦這次的騷亂,起因是液化石油氣漲價,看上去并不嚴重,但卻在短短兩天時間內蔓延全國。
所謂的抗議者迅速占領了機場、政府大樓甚至是軍火庫,沒有內應顯然是不可能辦到的。根據哈薩克斯坦政府高層人士的說法,最大城市阿拉木圖機場在被恐怖分子占領前40分鐘時突然撤走了安全部隊,國家安全委員會大樓在無抵抗的情況下被占領。
身為安全委員會主席的卡西莫夫顯然難逃嫌疑,如果卡西莫夫真的是傳說中的內鬼,那么被揪出之后,哈薩克斯坦的局勢將會更加平穩,以后西方勢力想在中亞地區發動顏色革命,就要尋找新的代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