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白菜價”“東京香奈兒都要半價了”的帖子遍布小紅書、微博和抖音等社交平臺,評論區里還有人問起金價:“日本能薅到黃金的羊毛嗎?”現身日本的王思聰也被網友調侃:“富豪也要去掃貨?”
日元對美元匯率刷新近34年以來的*記錄,本就是旅游熱門地區的日本反而更火了。攜程數據顯示,日本成為五一假期出境游熱度*的目的地;同程平臺顯示,日本的出境游預訂熱度指數同比上漲了超過3倍。
有人想趁著假期和低價去日本好好玩上一圈,省下幾千元;有人則按照社交平臺上的攻略設計出了“買買買路線”,化身數學家算起換匯和優惠規則,打算在這個五一狠狠消費一把。
小紅書上,有著眾多求日本代購和日本代購帖子
能親自趕往日本的,畢竟還是少數,更多無法奔赴日本的人,把希望寄托在代購上,開始遠程“薅羊毛”。
“發了個代購貼,不到十分鐘就收到十幾條評論。”KoKo四月底在小紅書上發了一個代購帖,很快就收到了不少留言和私信,幾乎全是求代購的,還有同樣去日本的游客在帖子評論區招攬生意,“可代(購),需要的私(信)”。
在日本工作的陳漢,則更早感受到了日本代購的熱度。4月開始,就有很多國內的朋友問他能不能代購游戲機、相機和各種奢侈品,他認識的在日中國人很多都在幫國內的家人朋友買東西。
代購不是什么新鮮事,日本代購也曾幾度刷屏中國社交平臺,引發一陣陣討論。
只是,相比于9年前被“爆買”的電飯煲、智能馬桶蓋,這次赴日的代購們瞄準的更多是各類奢侈品和尖貨。
在消費經濟的大趨勢下,日本代購反而迎來了“消費升級”。
“白菜價”的LV,成了日本特產
5月1日下午的東京銀座,一條拐了兩個彎的長隊格外惹人注目,這條隊伍的終點,是東京銀座的松屋LV門店。
“排了一個多小時才進店,邊排隊邊祈禱想買的包還有貨。”上海的ViVi幾乎每年都會來日本旅游,這次卻是為了買包專門飛來日本。除了自己的包,還有兩個要代購的,“聽說有的人早上店還沒開就來排隊了,就是為了搶貨”。
好不容易排隊進了店,還要和店員快速溝通,這個熱門款沒了,那另外一款還有沒有。店里一口氣買下三四個包的人不在少數,一個熱門款包包拿出來,店內所有人的視線都移了過去,只看店員會把包交給誰。
飛到日本搶購LV,只是因為太“便宜”了。
以LV的熱門款speedy20為例,如果在日本大阪心齋橋高島屋購買LV的speedy20,退稅10%,給商場1.55%的手續費,包包到手價格是284340日元,約合13648元人民幣。但在心齋橋高島屋商場,還能參與招行銀聯信用卡的300元返現以及攜程的3%返點活動,最后到手的價格在12579元人民幣,而同款包包在國內的專柜價格為16700元人民幣,比日本貴了4000多元。
左圖:中國專柜LV價格 右圖:小紅書博主算出的日本LV價格
“現在日本的LV價格,相當于國內的7—8折?!痹谌毡咀龅嘏?,兼職代購的思思透露,最近她接待的不少客人都會購買奢侈品,不僅僅是LV,其他奢侈品品牌也因為日元匯率下跌擠滿了消費者。小紅書上,LV甚至被稱為“日本特產”,因為“中國游客人手一個”。
曾經被冠以“游客必逛”的大黑屋等二手奢侈品中古店,反而沒有奢侈品專柜的熱度高。在思思看來,這是因為二手店會根據匯率變化及時對價格進行調整,相比之下,官方專柜的調整反而沒這么快,“比起二手,還是買全新的更劃算”。
2015年,中國也曾掀起日本代購熱潮,只不過當時被“爆買”的,還是智能馬桶蓋、電飯煲等產品。當時,吳曉波在《去日本買只馬桶蓋》中寫到,售價2000元的馬桶蓋并不算便宜,而日本免稅店的營業員用難以掩飾的喜悅神情和拗口的中文說,“只要有中國游客團來,每天都會賣斷貨”。
今年,智能馬桶蓋和電飯煲不香了,被代購瞄準的,是各種奢侈品和尖貨。
LV、香奈兒和GUCCI等奢侈品門店擠滿了代購;富士相機被買斷貨,門店直接限購了拍立得相紙;代購們跑遍全日本的始祖鳥門店下單,調侃這是一場在日本的“捕鳥行動”……
一方面,智能馬桶蓋、電飯煲這些產品,價格也會跟隨著匯率變化,并不劃算,而奢侈品和高端尖貨的價格還沒有變動,在匯率暴跌的時候更劃算,甚至能算得上一種投資;
另一方面,國內家電技術進步,日本核污水和前段時間的小林制藥事件,讓眾多國人已經對日本產品“祛魅”。五年前,陳漢的家人朋友會找他代購一些小家電、彩妝和護膚品,但現在找他代購的基本都集中在奢侈品和尖貨上,“五年前我背著兩個電飯煲回國,現在只要背著兩個LV回國,輕松多了”。
三小時賺回機票錢
“4月29日飛日本,有需要的來?!?/p>
KoKo在小紅書發起了代購貼,很快就收到了幾十條評論,她坦言自己從來沒有做過代購,“只有之前幫朋友帶過一些化妝品,這次看到這么火,就湊了個熱鬧”。
KoKo代購了兩個LV包包和一塊歐米伽手表,在逛街的途中順路購買,一共花了三個小時左右,代購費就有近3000元,“基本把機票錢賺回來了”。
小紅書、抖音和微博等社交平臺上,類似的代購帖子并不少。
LV成了“日本土特產”
比五一期間出行游客更早感受到代購熱潮的,是在日留學生和“工作黨”。
“三月就有人問我能不能代購,四月的時候詢問的人變多了?!标悵h之前只幫親戚朋友代購,現在則開始幫網友代購奢侈品、電子產品和各種模型玩具。
沒有太多代購經驗的他,坦言自己只是為了多賺點錢,“日元貶值,物價上漲,我們的工資卻沒多少變化。代購賺的也不多,就是個飯錢”。
在日本留學的麥基,每次去藥妝店和百貨商店都會遇到正在采購的代購,“還有人直接在店里直播帶貨,有些一次能掃空整個貨架”。受到影響,她也開始在閑魚等平臺發布一些商品的代購鏈接,只是下單的人還不算多。
匯率下跌,在日本工作的中國人買半價菜 圖源:小紅書“TokyoBoy”
曾經的代購,更多是專業人士,把代購做成了一門生意。而現在,留學生、海外“工作黨”和本來計劃游玩的游客,也被代購熱潮影響,加入其中做起生意。
在日本做代購的,也不僅僅只有中國人。
4月17日,日本觀光廳發布數據,2024年1—3月的旅游消費額達到1.7505萬億日元(約合8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3%。
博主“大叔繼續卷”告訴我們,奢侈品、手表和相機都是熱門商品,甚至有人帶著折疊單車和頭盔回國,很多韓國人也在日本搶購,“韓國離日本比較近,還有不少歐美和東南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