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速報
? 央視新聞客戶端4月23日報道,一艘海船22日晚擦碰G240國道九江大橋防撞墩,在擔桿洲尾水域搶灘不成功沉沒,船上共11名船員,其中7人獲救,4人失聯正在搜救。經初步調查,事故原因系受上游西江洪水影響,船員操作失當。經應急處置專家組踏勘和檢測,G240國道九江大橋恢復正常通行。同日,#九江大橋實施臨時交通管制# #海船擦碰佛山九江大橋沉沒#等話題登上微博、抖音熱搜榜,網民以關注事故原因和祈福為主。
? 極目新聞4月23日報道,4月22日,湖北武漢地鐵開出“城市書架”專列,列車以“閱讀+地鐵出行”提示為內容,武漢江岸區中小學生代表錄制了一批童聲語音播報,在全市13個站點定時播報。
境外輿情
?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4月23日報道,近期,海運行業在淡季掀起“漲價潮”。馬士基、達飛等頭部船公司紛紛發布漲價函,一個40英尺集裝箱運價上漲最多達2000美元。有貨代介紹,此輪調價并不是全線調價,主要集中在美國、南美、紅海等方向。
輿 說
安檢本身不是目的,安全才是。事實上,現在一些城市的機場、高鐵站與地鐵站已經實現安檢互認。而部分站點無法實現安檢互認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安檢標準不統一,城市軌道交通和機場、鐵路分屬不同單位管轄,需要互相協調確認安全責任主體問題,協商安檢標準互信問題;二是部分車站換乘空間并非封閉,為保障交通運輸安全,需要各自安檢。
不難發現,這兩個問題并非無法解決。標準不統一,可以通過協商來統一標準,或者“就高不就低”選擇其中一個標準執行;部分車站換乘時空間不封閉,可以打造一條封閉的走廊供乘客使用??偠灾蛲ǜ哞F、機場和地鐵之間的安檢“結界”,從技術上來說并非難事。
——人民日報4月22日報道,有乘客建議推動機場、高鐵站與地鐵站安檢互認,地鐵口這道安檢可以省去,能夠節約不少時間和人力物力。對此,浙江日報4月23日發表評論《減少不必要的“二次安檢”》
輿情分析師丨張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