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山今/文)一部中國電視劇去了戛納——由馬伊琍、周依然、于適等主演的《我的阿勒泰》,入圍了2024年的戛納電視劇節(Cannes International Series Festival)。
盡管已經來到第七個年頭,但和極負盛名的戛納電影節不同,戛納電視劇節仍然少為人知。
當然,就像電影和電視劇有著本質區別一樣,戛納電視劇節和電影節也有著明顯的不同。
戛納電影節最為人稱道的是藝術水準,戛納電視劇節更重要的卻是市場——與電視節同期舉辦的,還有MIPTV市場,世界各地的劇集公司都來到這兒進行分享、銷售與購買。
《我的阿勒泰》在戛納電視劇節上表現如何?中國電視劇在這個大型國際交易市場中,又處于什么樣的位置?
搜狐娛樂和國內參展影視公司代表小桔(化名)聊了聊,以下是她的講述,由對話整理而成。
01 CANNESERIES、于適和《我的阿勒泰》
去《我的阿勒泰》展映場館盧米埃爾廳的路上,就看到于適粉絲掛的一些橫幅。有一個很大的橫幅掛在入口處,只要去看展映就會經過這個入口,所有人都能看到。
粉絲是從歐洲各地過來支持于適的,有兩個女生從德國來,還有從巴黎、倫敦來的,甚至還有從北京過來的。其實看到這么多于適粉絲過來有點驚訝,但想想也挺合理的,畢竟《封神》還是挺火的。
(受訪者供圖)
盧米埃爾廳幾乎坐滿了,觀眾以外國人為主,中國人不是很多,于適粉絲坐在很靠前的地方。我前一天去看了一部入圍的南美電視劇,坦白講,沒有《我的阿勒泰》觀眾多。
很多主創都來了,比如導演騰叢叢、主演于適周依然,但映前映后都沒有Q&A,映后掌聲基本就持續了一兩分鐘。
(受訪者供圖)
展映放了兩集,前兩集周依然戲份更多。周依然的角色叫李文秀,(劇集)講的是李文秀有一個作家夢,打工受挫后,決定回到自己的家。
馬伊琍演李文秀的媽媽;于適飾演的是哈薩克族,劇中說了哈薩克語;蔣奇明演的是南方人,他聽說新疆有機會,遍地都是和田玉,于是來新疆打工,他這個角色挺有意思的。
為了把《我的阿勒泰》看明白,我特地把小說又看了一遍。導演改編得很聰明,原著里沒有明顯的故事線,但從前兩集能看出來,于適跟周依然會有愛情線。
可能因為導演是女性,拍得特別清新、輕盈,音樂、攝影、畫面都很簡潔美觀,有藝術水準在。
晚上是紅毯(官方叫粉毯PinkCarpet),于適的粉絲也挺多的。有的粉絲很有經驗,帶了折疊小板凳,等人的時候能坐著,拍照的時候還能站上去。
我看到了于適在紅毯上起跳的那一幕。他在紅毯上做點什么,粉絲都會尖叫。他跳起來的時候,我旁邊的女生一邊尖叫一邊拍照,她說你知道我為什么喜歡他嗎?因為他很鮮活。我覺得挺對的,因為你很難想象其他流量明星在戛納這種場合跳起來拍照。
最后《我的阿勒泰》沒拿獎,那部南美劇也沒拿,獲獎的基本都是歐洲電視劇,德國、芬蘭、挪威、保加利亞。
電視節和電影節的獎項設置也有不同。電視節沒有導演獎,表演獎也不分男女。
獲最佳劇集的是一部德劇,講的是一個猶太家庭在當代德國的故事。最佳編劇獎給了一部2023年的挪威劇,講的是六個人試圖阻止一種能對全人類構成威脅的病毒傳播。
拿獎的劇,涉及的議題都非常當下且流行?!段业陌⒗仗菲鋵嵰彩呛芘曰膭撟骱捅磉_,但可能放在全世界范圍內,還不夠。
我覺得電視劇的地域性很強。國劇、韓劇、日劇、歐美劇都太不一樣了,大家的口味都不同。
今年有部參加展映的法劇叫《成為卡爾·拉格斐》,國內應該很少有觀眾會對香奈兒創始人年輕時的故事感興趣,就像我也很難想象偶像劇在歐美會受歡迎一樣。所以其實我能理解為什么戛納電視劇節大多獎賞了歐洲電視劇。
但不管是《我的阿勒泰》入圍戛納電視劇節,還是之前張大磊的《平原上的摩西》入圍柏林電影節的電視劇單元,我覺得是好事。
現在流媒體很強勢,很多電影導演去拍電視劇,他們拍的很多電視劇其實也都有藝術性,能夠入圍節展,相當于有一個能讓更多觀眾看到他們作品的渠道。
02 市場、買賣與中國電視劇
和電視節同期舉辦的交易市場叫MIPTV,是春季市場。秋季也有一個交易市場,是MIPCOM,規模更大。因為市場在逐漸萎縮,規模越來越小,今年是MIPTV在戛納舉辦的最后一屆,明年它們會去倫敦舉辦。
來的人確實不是很多,而且主要以歐洲公司為主,面向的也是歐洲觀眾,參展的亞洲公司其實不是特別多。之前有數據統計,參展的歐美公司占到了70%左右,亞洲公司只有15%。
中國電視劇有一個聯合展臺,愛奇藝、阿里、芒果TV以及像華策這種國內比較大的平臺和影視公司都去了?!秶既A》《承歡記》《錦繡安寧》等新劇也都進行了推介。
參與交易的不只是電視劇,綜藝和紀錄片也是這個市場很重要的一部分,就像戛納電視劇節也有一個獎項單獨頒給了紀錄片?!痘▋号c少年》第六季也官宣會去法國拍攝。
但整體來說,在這個市場上,中國劇集并不是特別重要的話題。
有谷歌的人去分享策略,談到了他們在越南、日本、韓國的布局,要在這些地區做些什么,但他們不會談到太多關于國劇和中國劇集市場的內容。
亞洲方面,我看到有韓國人去分享了他們的綜藝模式??赡軞W美市場對韓國的內容還是有旺盛需求的,所以他們被邀請去做了分享。
中國電視劇對于東南亞地區蠻重要的,東南亞是國劇很重要的市場,畢竟文化相近,明星也能輻射到那邊,但歐洲還是有些不同。
歐洲制片人的經驗,他們分享的一些思路,我覺得和中國也有些不一樣。比如有一個投資人聊到投資IP,比起其他因素,他們會更看重合作伙伴,他們覺得影視行業是Human Business,更希望找到一個對的人建立合作關系。
但有些經驗也是共通的。一個歐洲很有名的付費電視臺,談到他們買紀錄片的思路,他們會把紀錄片分為好幾類,每一類別都有非常清晰的目標受眾,他們對產品、頻道的定位是非常清晰的,也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內容。
我覺得這對內容制作方來說也很重要,從市場角度來看,你必須知道你的內容是為誰服務、給誰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