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前夕,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李明接受了《環球時報》記者書面專訪。
他表示,中塞兩國是真朋友、好伙伴,中塞鐵桿友誼從歷史中走來,更在國際風云變幻中歷久彌堅。
中國期待同塞爾維亞一道,以此次訪問為契機,進一步鞏固兩國鐵桿友誼,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務實合作,開啟中塞關系歷史新篇章,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李明
環球時報:中國和塞爾維亞是“鐵桿朋友”。作為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您如何評價當前中塞關系?
李明:中塞兩國是真朋友、好伙伴,中塞鐵桿友誼從歷史中走來,更在國際風云變幻中歷久彌堅。
元首交往為兩國關系指明方向。近年來,習近平主席同武契奇總統多次會面,并保持密切函電往來。
2023年10月,武契奇總統率領史上最大規模代表團赴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習近平主席和武契奇總統的戰略引領下,當前中塞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保持高水平發展,兩國各層級交往密切。
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中塞雙方始終相互堅定支持,政治互信不斷深化。
經貿合作為兩國經濟添磚加瓦。
中塞雙邊貿易持續增長,中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塞爾維亞最大進口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和重要直接投資來源地。塞爾維亞紫金礦業公司、河鋼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公司、塞爾維亞紫金銅業公司三家中資企業成為塞爾維亞前三大出口企業。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塞基建合作項目亮點紛呈,創造了多個“第一”。
貝爾格萊德澤蒙—博爾察跨多瑙河大橋是中國企業在歐洲建設的第一座橋梁。E763高速是中國企業在歐洲建設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匈塞鐵路作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成為中國高鐵在歐洲的首單和中東歐地區第一條高鐵。
人文交流為兩國友誼搭建橋梁。中塞傳統友誼源遠流長。
近年來,“互免簽證+互認駕照+開通直航”又搭建新的框架,提供了重要助力?!爸形臒帷薄爸袊幕療帷痹谌掷m升溫。
今年龍年春節期間,中國駐塞爾維亞使館成功舉辦“歡樂春節”系列活動,深受當地民眾喜愛。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成立后,中塞人文交流又增添新的平臺。
中方將同塞方一道,以領導人重要共識為引領,發揮中塞自貿協定、“一帶一路”中期行動計劃等機制作用,繼續深化傳統領域合作,加快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發展,深入挖掘創新、新能源、生物、環保等領域合作潛力。
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地標性建筑上懸掛著一面巨大的五星紅旗
環球時報:早在2015年,中國就與塞爾維亞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去年10月,武契奇總統率龐大政府代表團來華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您看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給中塞關系和合作帶來哪些影響,有沒有令您印象深刻的例子?
李明:塞爾維亞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最早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歐洲國家之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塞爾維亞國家發展在過去10年實現了緊密結合,堪稱國際社會楷模。
無論是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環城路,還是薩瓦河特大橋、斯梅代雷沃鋼廠等項目都極大便利了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帶動了就業、貿易和投資,為塞爾維亞發展注入新動力。
兩國成功合作案例不勝枚舉,其中斯梅代雷沃鋼廠和匈塞鐵路就是突出代表。
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斯梅代雷沃鋼廠曾被譽為“塞爾維亞的驕傲”,卻一度因經營不善而瀕臨倒閉。2016年,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中國河北鋼鐵集團與塞爾維亞政府簽約,成立河鋼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公司,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就讓虧損長達7年的鋼廠扭虧為盈,并連續四年成為塞爾維亞最大出口企業。
同時,中方完全保留了工廠原有的5000多名塞爾維亞員工,未辭退一人,讓5000多個家庭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譜寫了“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塞合作的佳話。
2013年,匈塞鐵路項目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落地不久即宣布啟動。2022年,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諾維薩德段(貝諾段)建成通車,兩地車程由90分鐘縮短至30分鐘。
兩年來,匈塞鐵路貝諾段已運送旅客700多萬人次。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全線將于2024年底完工,相信將成為塞爾維亞人民的“幸福路”“致富路”,成為中塞友誼之路。
斯梅代雷沃鋼廠和匈塞鐵路都是中塞友好合作的典范,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結出的豐碩果實。
環球時報:去年10月,中塞兩國簽署了自貿協定。該自貿協定將為兩國經貿合作注入了哪些新動力?
李明:中塞自貿協定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貿協定,也是中國簽署的第22個自貿協定,塞爾維亞成為中國在全球第29個自貿伙伴。
協定生效實施后,兩國民眾和企業都將從中受益。塞爾維亞生產商和貿易商可積極利用兩國自貿安排,打開進入世界主要消費市場的大門,并帶動中國和歐洲投資者赴塞投資。
塞方在制造業、建筑工程、信息通信等領域作出較高水平的開放承諾,為中國企業更好開拓塞爾維亞市場乃至中東歐和歐洲市場提供了更大確定性和更廣闊空間。
中塞自貿協定有助于雙方實現高水平相互開放,為雙邊經貿合作建立新的制度性安排,為兩國企業創造更加優惠、便利、透明、穩定的營商環境,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深化中塞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注入新動能。
環球時報:中塞關系對中國與中東歐地區國家的合作起到了怎樣的示范作用與積極影響?
李明:作為中東歐地區的重要國家,塞爾維亞與中國攜手同行,雙邊關系穩步發展,不僅為中東歐國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合作樹立了典范,而且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關系注入了更多穩定性。
中塞兩國合作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完全可以在共同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成為真朋友、好伙伴。
中方愿同中東歐各國一道,從戰略高度牢牢把握雙方關系發展的大方向和主基調,相互尊重,互利共贏,推動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
環球時報:您如何評價近期武契奇總統關于臺灣問題的表態?中塞是如何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的?
李明:今年年初,武契奇總統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用10秒表明了塞方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堅定立場,此后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用兩秒明確回復“臺灣是中國的”。
武契奇總統在臺灣問題上仗義執言,不僅道出了國際社會的正義呼聲,而且再次有力表明,中塞兩國始終堅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堅定支持各自選擇的發展道路,是彼此可以信賴的真朋友、好伙伴。
長期以來,塞方在涉臺、涉港、涉疆、人權等問題上堅定支持中方,中方也始終堅定支持塞爾維亞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中方愿繼續同塞方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平等相待,推動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