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井岡山大學)
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其在杭州河坊街購買的3只叫花雞中,其中一只當場打開并食用,另外兩只帶回到家后,發現只有土而沒有雞,引發關注。(5月6日 央廣網)
對此,店員表示確有其事:“因為假期,我們招了臨時工,當天客流較大,估計當時顧客比較著急,將樣品當做是售賣的叫花雞,遞給了我們店員。店員不熟悉商品,就給打包了。我們也是昨天市場監管來了才知道?!?/p>
店家一句臨時工給拿錯了,立即又在網上掀起群嘲。網友直言不諱:“說白了,又是拿臨時工來背黑鍋?!碑斎?,此次事件目前還在取證調查中,臨時工究竟有沒有背鍋尚無定論。并且五一期間游客眾多,店家生意火爆,招來臨時工并不稀奇,真是臨時工犯的錯也有一定可能。
具體情形如何有待官方調查,但網友一聽到臨時工就坐不住了,這倒值得注意。近年來,臨時工被賦予新的含義,用來形容專門用于“頂罪”的員工。城管暴力執法了,臨時工干的;上班打牌被曝光了,臨時工干的;餐飲出問題了,還是臨時工干的。
以至于現如今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但凡某地出了點事,還未公布事故原因前,網友便率先預言,這肯定是臨時工干的。在讓人捧腹大笑之余,也不禁讓人思考,究竟是臨時工普遍業務不熟,容易出岔子,還是臨時工與用人方不熟,方便背黑鍋?
客觀來看,臨時工的確更容易在工作上出些岔子。臨時招來,對剛上手的工作不太熟絡,待遇較差,也許缺乏相應的責任感。隨時辭退,可能缺乏相應的歸屬感。當然,這些情況也是因人而異,不可能放之所有臨時工皆準,但用人方出事后重點強調臨時工身份,讓其出來“擔責”的現象卻不少見。
臨時工犯錯了,出來承擔應有的責任沒有問題,但這個責應該擔得清楚明白、公正合理。很多用人方在出事后,僅是甩出一句臨時工干的,這無疑給公眾太多想象和質疑空間,并且留給公眾敷衍了事、急于推脫的觀感。對于用人方自身而言,甚至存在一開了之的懈怠想法,也不利于端正態度、整改問題。
退一步來講,就算是臨時工干的,用人方就能撇得一干二凈嗎?無論怎么說,臨時工也是用人方招聘來的,屬于用人方管理范圍內,用人方當然負有培訓、監管等責任?,F實中,一些用人方招用臨時工時,本就占了不少便宜,鉆了“有勞動沒關系”的用人漏洞,出事了還想拿臨時工當”免責聲明”,這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也不必諱言,一些用人方在出事后強調臨時工身份,無非是想變相推脫責任。但要看到,現在的人們,對于臨時工擔責是嗤之以鼻,一看到臨時工,下意識就聯想到了背黑鍋,盡管有時候這種聯想是不準確的。所以,用人方在出事后,與其強調是臨時工的問題,給人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不如坦誠致歉、及時整改來得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