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來臨,部分高校出于學生安全考慮發布通知,嚴禁以班級、學院名義組織外出旅游,也反對學生自行組織租車外出、團體旅游。同時,不少學校建議學生“與家人朋友結伴出行”。(4月28日澎湃新聞)
“五一”將至,不少人都想借長假出去旅游,平時忙于學業的大學生也不例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在“五一”和“十一”等假期出游,由此還掀起了大學生旅游熱,成了旅游市場一支不容小覷的“生力軍”。
來看部分高校的規定:蘭州交通大學不贊同學生自行組織租車外出、團體旅游抑或騎自行車遠游;江蘇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嚴禁任何班級在假期期間以集體名義帶領學生外出旅游,對以社團或個人名義招攬、組織學生外出旅游的行為堅決予以阻止;成都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提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以集體名義組織學生外出觀光旅游(包括各種形式的自助游),學生外出及回家須向班主任履行請、銷假手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假期出游,這既是對大學生活的一種“調劑”,也能借此開拓眼界。高校不準學生“五一”自行組隊旅游,就安全層面而言,確有其一定合理性?!拔逡弧奔倨谡幝糜瓮荆肆髁看?,各種安全隱患也隨之增多。學生們自行組隊旅游,自然會面臨較多的風險,加上少數大學生缺乏安全意識與規則意識,到一些還沒開發的“野景點”旅游導致被困事件時有發生。
不過,禁止學生“五一”自行組隊旅游的“一刀切”做法,還是太過粗暴。大學生已然成年,大學時光于整個人生而言獨具意義,組團旅游亦是一種人生經歷。“一刀切”禁止,不僅容易讓大學生對學校管理產生抵觸情緒,還可能會對師生關系造成影響。
學校為了學生安全,可以對學生進行提醒,比如有高校提倡學生外出時結伴而行,不單獨外出旅游,還可以提醒學生文明出游,提示學生找有資質的旅游社跟團游,選擇自行出游也要增強防范意識、安全意識等。這樣提醒而非強制的做法,顯然更讓人易于接受。此外,高校可以通過組織學校教師帶隊,尋找有資質的旅游公司組團,既滿足學生外出旅游的需求,又能避免大學生單獨外出帶來的風險等。
大學生已是成年人了,無論如何不能再像中學生一樣管理和對待。此前,部分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粗暴管理而被曝光的事件已屢見不鮮,最近的“禁止學生懸掛床簾”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再比如,規定限時起床、禁止學生網購、禁止學生叫外賣等“手伸過長”的做法,不僅不夠人性化,也暴露了過于注重“學校管理”便利,而忽視學生聲音的懶政思維。
高校要尊重大學生的自由生活,別把大學生管成了“巨嬰”。學校管理也不能再陷入“保姆式教育”的窠臼,繼續任由管制思維作祟,而應更多站在學生立場考慮問題。
大學教育,本來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思想獨立和生活自立,一些高校要學會尊重已經成年的學生,該放手時就要放手了,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 文/戴先任
校對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