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末,深圳市發布了當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透露出該市常住人口數量達到1779.01萬人,創下歷史記錄,較前一年增長了12.83萬人,增長率0.73%,在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中人口增量居首。這一反轉尤為顯著,因為前一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曾出現了輕微下滑。人口的顯著增長,不僅彰顯了深圳經濟的韌性與城市吸引力,也是其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高質量發展成果的直接體現。
深圳的社會經濟在2023年實現了恢復性增長,人口規模和城市吸引力隨之增強。據統計,深圳常住人口占廣東省總人口的14%,且人口增長率高于全國及廣東省平均水平,在一線城市中繼續領跑。具體而言,龍華、龍崗、寶安三個區域的人口增量最為突出,合計貢獻了超過一半的全市人口增長。
人口增長與城市的經濟發展緊密相連,2023年深圳的GDP穩固在三萬億俱樂部之內,增速達到6%,再次領先于其他一線城市。工業和制造業的強勁表現支撐著經濟基本面,同時深圳作為“科技第一城”,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子設備制造以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上均位居全國首位,這些都為人口提供了豐富的就業機會和良好的發展環境。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劉國宏指出,深圳人口恢復增長和規模擴大,不僅是城市人才吸引力和就業承載力的體現,更反映了深圳的發展活力和未來潛力。深圳通過優化人才政策、加大住房保障供應、促進就業創業等措施,不斷吸引和留住人才,維持著“人口紅利”和“人才紅利”。
簡而言之,深圳以其獨特的城市魅力、開放的就業市場、積極的人才政策以及蓬勃的經濟增長,繼續成為吸引全國各地人才匯聚的熱土,人口增長的背后是經濟實力和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