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26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蔚然 通訊員 高琳 周陽)“孩子如果突然出現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等異常情況,家長或老師應及早將其送醫,需謹防腦血管畸形破裂導致腦出血,危及生命?!苯袢眨L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樊天禹表示,近日臨床接診了一例6歲男童突發腦出血的病例,幸虧送醫及時并立即進行了開顱手術,目前病情穩定、恢復良好。記者了解到,手術過程中,為了取出的顱骨骨瓣如何再進行修補的問題,醫務人員懷揣仁愛之心,費盡周折,一切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而所為。
六齡童突發腦出血開顱治療,團隊奮力救治挽回患兒
2個月前,6歲的豆豆(化名)突然在家中出現劇烈頭痛嘔吐、陷入昏迷,家長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救護車火速將豆豆送往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醫生檢查時發現,患兒的一側瞳孔已經散大,腦疝癥狀十分明顯,顱內壓增高、意識障礙、瞳孔改變、運動障礙和生命體征紊亂。隨后腦部血管造影(CTA)等相關檢查提示,患兒右側腦血管畸形破裂,導致大量腦出血,生命危在旦夕。
時間就是生命!接診的神經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樊天禹迅速做出判斷,立即啟動醫院的應急響應,開通綠色通道,為患兒進行了緊急開顱手術。手術團隊憑借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術,成功為患兒進行了止血、清除血腫、切除畸形血管團等,為了緩解顱內高壓,需從患兒頭部取下一塊顱骨骨瓣,經過這一系列精細、復雜的操作治療,最終成功挽回了患兒的生命。
經過3個多小時的手術,患兒被安全轉入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ICU,接受下一步的治療。神經外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黃云峰帶領的重癥監護室團隊,專業而細致地照料、護理6歲患兒。醫護人員密切觀察孩子的生命體征變化,醫生護士在進行各項操作時,輕柔細致,并時刻關注著患兒的舒適度,細心調整他的體位,確保他能夠舒適地度過術后恢復期。當患兒有些躁動時,醫護人員就臨時當起“爸爸媽媽”,輕輕拍著他、撫摸他,哄他入睡,給予他“爸爸媽媽”似的愛的關懷與陪伴。
術后患兒一直處于昏迷狀態,為了避免在孩子頸部留下疤痕,醫護人員努力克服諸多困難,成功避免了為患兒做氣管切開手術,而是進行氣管插管,20余天后,順利拔除了氣管插管。隨后又過了幾天,孩子很快恢復了意識,可以叫爸爸媽媽了。
經過1個月的住院治療,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孩子恢復良好,沒有留下任何后遺癥。
醫者父母心,將患兒顱骨骨瓣先“寄養”再“回植”
然而,在腦出血手術中取下來的顱骨骨瓣如何進行再植呢?孩子才6歲,頭部還處于持續動態發育階段,取出的顱骨骨瓣如果采用人工合成材料代替,孩子在長大,但顱骨是人工的如何能適應新的生長?考慮到今后孩子生長發育的具體情況,以及后期隨著孩子顱骨成長過程中,需要反復修補帶來的風險、困難,還有反復取出植入帶來的健康影響、經濟負擔,于是,專家們商議后決定,為了讓取出的顱骨骨瓣能“保鮮”地送回去,暫時將顱骨骨瓣“寄養”在其腹部皮下,待日后取出再進行“回植”。
一個半月后,在患兒腦壓降低、頭腹部傷口恢復完好的情況下,4月13日,由神經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樊天禹帶領手術團隊,對患兒進行了顱骨骨瓣“回植”手術。手術分為兩步,第一步先從患兒腹部取出顱骨骨瓣,第二步將取出的顱骨骨瓣精準地安回到頭部缺損處。手術獲得了圓滿成功,患兒在重癥監護室觀察了一天之后,便順利轉入了普通病房,繼續接受后續的康復治療。
目前,孩子的身體狀況日漸好轉,不僅能自如地行走,左右手動作協調,還能夠流利地與人交流,展現出了兒童的勃勃生機。今日,孩子父母將一面錦旗贈送給醫護人員,以表達他們深深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