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智宇
一年前的上海車展,雷軍舉著手機穿梭各家展臺“取經”,那時車企大佬沒人想到小米汽車會是威脅;一年后的北京車展,雷軍成了行走的“車圈頂流”,小米汽車也屠戮全行業,發起了一場大洗牌。
4月25日,北京車展開幕首日,“紅衣教主”周鴻祎、“車圈頂流”雷軍在各展臺駐足,與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等汽車行業大佬碰面的照片、視頻在社交媒體上持續刷屏。
雷軍走到哪,都有一個巨型粉絲團一路隨行——車市的重心,已然隨雷軍攜小米SU7入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雷軍也在車展上,用短短20分鐘的時間,給一眾車企高管們上了場經典的營銷課。他在向外匯報小米鎖單量、交付等最新情況的同時,再次秀了把與用戶建立情感聯系的能力。
截至4月24日,小米SU7鎖單量達75723輛。這意味著在4月21日答投資者問后,不過4天時間,小米SU7鎖單量又增加了五千多輛。
雷軍經受住了一家新能源車企上市后初期的“小考”。不僅沒讓小米因產能受限,導致交付不斷延后的問題而“丟單”,反倒是進一步提升。
他打趣稱,這四天里發生了很多事,特斯拉全線降價1.4萬元,友商截胡小米的訂單等等,但依舊有這么多用戶鎖單。雷軍認為,這是小米SU7有超強產品力的體現。
隨后,雷軍也用各路媒體、用戶對小米SU7續航實測、性能實測、智能駕駛測試和防曬測試等的結果,再次強化了用戶的心智,表明小米SU7的確是“百萬網友親測、百萬網友嚴選”。
他不忘分析下小米SU7成功破圈的原因。比如說對用戶的初步調研顯示,預計小米SU7女性車主大約會占40%-50%,她們選小米SU7是因為好看的顏值、豐富細節的收納、超強的防曬隔熱能力;智能化能力則打動了BBA在內的傳統汽車用戶,對蘋果用戶友好,讓小米SU7蘋果用戶購買者占比高達 51.9%。
當然,雷軍也知道,想讓小米SU7的鎖單量、銷量繼續提升,在玩轉他的營銷大法的同時,還需要在交付問題上繼續下功夫。
雷軍透露,小米SU7上市僅 28 天,就成功交付了5781輛小米SU7。小米汽車工廠也在全力擴充產能,以讓不同版本的小米SU7,能夠更早地交付到用戶手中,并計劃要在6月實現月交付突破一萬輛,至2024年年底完成10萬輛交付。
相比此前小米對首輛汽車的產能規劃,如今它確實在卯足氣力加速狂奔。這也遠超資本市場的預期,過去四個交易日里,小米集團股價累計上漲5.03%。
包括摩根大通、花旗在內的機構也看好小米汽車接下來的表現,認為其可以實現明年5-10%的毛利率。
不過,在小米汽車規模走上一個新臺階(30萬輛)之前,機構對于它整體經營狀況還是存在一定分歧。
汽車行業雖然需要在營銷上變革,更加貼近用戶,但它本質上仍是個制造行業,汽車生產、技術研發和售后等環節也都有一系列難關。強如特斯拉,以及今年新晉“新勢力一哥”問界,都曾遭遇過磨難,又在跌倒后爬起。
如今造車三年、首車交付不到滿月的小米,所經歷的友商“圍追堵截”不過是道開胃菜。過去三年多里,新能源變革席卷了不同的價格帶,但在20萬元-30萬元的價格帶中,短暫輝煌、月銷過萬的玩家不少,但想穩穩坐穩這個市場、持續月銷過萬的人卻極少。
比亞迪漢、小鵬G6等曾經20萬元以上價格帶的玩家,也在滾滾價格戰中,為求銷量下探至20萬元以下;爆火如騰勢、問界,也將自己的目標用戶,從30萬元附近拉到20萬元的價格帶。這個市場里的競爭,愈發嚴峻。
摩根大通汽車分析師也在發給華爾街見聞的郵件中坦言,今年的價格環境不太可能大幅改善,進入2025年后或仍如此。整車廠商仍對新車型采取激進的價格策略。
即便明年小米SU7的產能能夠進一步釋放,它也可能推出SUV車型,以求帶動銷量進一步增長,但在前期“米粉們”為夢想買單后,接下來小米汽車也需要面對小米“不感冒”的普通用戶群體,與如今殺得火熱的新能源車企們拼刺刀了。未來兩年,小米汽車會迎來它真正的“大考”。
雷軍也知曉,小米仍有很多功課要補。他表示,未來三年小米100%聚焦國內市場。在北京車展上,他也廣發英雄帖,招募天下英才,打造夢想之車。
在成為全球汽車工業巨頭前,小米還要經過數十年的驗證,才能實現這個宏偉目標。
時隔四年,北京車展再次開幕,它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首發車型最多的一屆北京車展,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數量也多了70%。也是在過去四年里,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從一個風口行業,掉進價格戰的漩渦,多家新勢力車企股價較巔峰時跌去超九成。行業周期輪轉、造車明星隕落的故事接連過去四年里上演。
攜“破天流量”,雷軍震撼了這個行業,但它能否真的和特斯拉一樣,成為攪動百年汽車行業的“鯰魚”?考驗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