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記者湯詩韻
3月以來,黃金價格一路走高,相關話題像是焊在了熱搜上。
在全國最大的金珠寶批發市場深圳水貝,黃金金價實時變動,一天里可能就相差好幾元。這里也能更具體地看到金價飆升后的市場眾生相:有人趁著高價拋售,有人買漲不買跌。市場熱鬧得像是菜市場,卻也有店家坦言生意沒有以前好。
金價一夜飆升10元每克,但有商家的生意反而更差了
4月12日,現貨黃金繼續上行,續創歷史新高。藍鯨記者查詢發現,周大福、明牌珠寶等多家品牌的首飾金價飆升至736元/克,較昨日金價有15元漲幅。品牌金之外,水貝市場今日金價也達到了568元/克,相比昨天漲了10元。
深圳羅湖區的水貝市場,不過兩平方公里的地方匯集了數十個珠寶城和上萬家黃金珠寶檔口。它擁有全國珠寶加工產業70%的體量,年營收達1200億,超過99%的縣城GDP。這個中國最大的黃金珠寶交易集散地,就是黃金市場的晴雨表。
2023年左右,水貝開始流行“跳過中間商、一件也賣批發價”的銷售模式,金價以“大盤金價+工費”計算,比品牌金能便宜一百多塊錢。金價飆升的行情下,水貝市場成了那個被“潑天富貴”選中的地方。
水貝銀座某檔口老板告訴藍鯨記者,今天是工作日,商場里的人還一直進個不停,周六日就更多了?!拔覀冎袊撕孟穸际琴I漲不買跌吧,不過之前金價到500多的時候,大家都會觀望一下。沒有往下降的話,想入手的就入手了?!?/p>
消費熱情在線上同樣可以被感知到。藍鯨記者查詢線上水貝黃金店鋪發現,近一周同樣多家店鋪銷量暴漲,不少水貝店鋪的周銷售額已達500萬元,銷量最高的日銷售額有100萬-250萬元。其中一家水貝黃金店鋪,近2萬元的黃金手鐲一周內賣出25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波金價飆升會讓一些設置預售和團購的商家比較被動。有黃金商家在網上發文表示,開店五年從來沒遇到今年這種連番瘋漲。金價穩定的時期,預售模式沒什么問題,但這一個多月金價漲了一百多,幾天就虧了幾十萬。據中新經緯報道,有多位消費者反饋稱,此前在“香菇來了”直播間購買的kingboom品牌金條逾期多天未發貨,品牌方給出的理由是“金價大幅上漲”。
另一方面,也有在水貝開店的商家向藍鯨記者透露,這段時間的生意其實并沒有以前好,不管零售還是批發都受到了價格波動影響。因為金價漲價比較容易缺料,有時還會買不到黃金板料。
據央視新聞報道,深圳水貝附近的多家黃金加工企業目前處于停工狀態。園區內的一家黃金加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近期黃金價格強勢走高,下游黃金銷售商家拿貨逐漸謹慎,包括他在內的多家黃金加工企業的訂單均明顯下滑,部分企業甚至直接停工放假。
買賣超2萬元須實名?深圳有九成黃金檢測機構在水貝
熱潮之下,涌進市場的不止想要投資保值的客戶。
三月中下旬,深圳公安局羅湖分局下轄翠竹派出所發出緊急通知稱,要求嚴格落實交易實名登記制度:當日總額在2萬元人民幣以上的黃金等貴金屬交易人員應實名登記,商戶要確保購買人使用銀行卡戶名與本人身份證一致。
網傳風險告知書中提到,近期深圳市發生多起電信網絡詐騙團伙使用涉詐資金在黃金店鋪交易的行為,不少商戶收到貨款后出現了銀行賬戶被凍結的情況。
伴隨近日討論熱度攀升,水貝市場也陷入了部分“檢測機構違規”的討論中。
水貝市場的影響力和規?;?,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檢測需求。據深圳晚報報道,目前羅湖區現有獲證的黃金珠寶檢驗檢測機構47家,占全市的90.4%。
對此,一位水貝市場的金店老板坦言,哪一行都有蛀蟲,這并不能代表行業整體。目前水貝這邊,買黃金是不送證書的,但如果客戶有需求,一些店家為了服務到位也會自費提供檢測證書。不同的檢測機構價格不同,其中國檢之類會比較貴,價格在50到100元一張。按照行業規定,貴金屬檢測必須按照“一物一檢一證”的標準出具鑒定證書。商家和檢測機構的合作限于檢測費用,不會有其他的“需求”。
有金店老板表示,水貝市場的每個大廈里基本都有檢測機構,客戶可以自己找機構檢測。但機構的選擇上需要謹慎,一般業內比較常用的是南京國檢、天津國檢、深圳地礦等。
談及水貝黃金的品質,有商家向藍鯨記者表示:疫情以前,水貝的商家多以面向建群品牌批發為主,供給品牌的貨品都要抽檢合格率。最近兩年面向零售客戶開放,市場方面的監管也相對比較嚴格,“比如我們的秤都會定期由機構來檢查”。
“全國各地的珠寶店都是來水貝拿貨的,如果我們東西有問題,那些開零售店的老板們不會放過我們的?!?/p>
水貝模式把金價打了下來,但同時偶爾也會陷入“品質真假”的質疑中。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質疑的癥結在于,金店從批發轉向零售模式,面對的客群不一樣了。散客看到便宜的價格自然會質疑品質問題,但原本做批發的人又無法提供等同于零售門店的服務和答疑。
“如果一些客戶實在不相信、太麻煩,我是不愿意接單的。我們是批發,如果按照零售要求的話,沒有那么多時間精力?!蹦澄唤鸬昀习逯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