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啦,以后有人領著他過紅綠燈了」、「看來顏值已經被幽默搞笑值打敗了」……
就連她姐姐,也忍不住在各種微信群里感嘆,徐志勝談戀愛了,真好!
在顏值即正義的社會氛圍下,當「看臉」已經成為了社會隱性規則時。
徐志勝無論是事業還是感情上的走向,堪稱一個「反容貌焦慮」的優秀案例。
而我們,太需要這樣的優秀案例來給被容貌焦慮捆綁的大眾解綁了。
只是,大眾為徐志勝談戀愛感到高興是真的,但這“高興”背后的邏輯也赤裸裸到讓人無法忽略——
即,外貌在擇偶這件事上非常重要。
徐志勝克服了外貌上的“劣勢”,是徐志勝的厲害之處。
只是,這“厲害”背后,僅僅是徐志勝個人的因素嗎?
或者說,僅僅因為他的幽默嗎?
更深層的原因,很多時候大眾對男性的性魅力的評判標準,不只有外貌。
男性的性魅力判斷標準,是比女性更寬松的。
比如,黃渤的外貌,是跟帥哥不沾邊的。
但不妨礙,無論是娛樂圈還是大眾,對他人格魅力的認可。
王寶強也不會被歸到帥哥隊伍里,但大眾絕不會擔心王寶強擔心找不到老婆。
因為他性格好(為人老實),也有能力(有名氣、有實力)。
看下來就會發現,“徐志勝式”的反容貌焦慮的勝利,是有條件的。
可以是性格、事業、金錢等等等等,男性的性吸引力不完全和外貌掛鉤。
也因而,“徐志勝式”的反容貌焦慮的勝利,也是有局限的。
局限在男性群體之間。
有容貌焦慮的男性,看到徐志勝的例子,會因此得到鼓舞,努力在其他方面補足自己外貌上的劣勢。
甚至,沒有徐志勝的例子,很多男性也早已經深信“有錢遮百丑”。
但坦白講,這樣的案例,卻很難真正激勵到女性。
盡管有很多不以外貌獲得認可和成功的女性的優秀案例,女性依然難逃容貌焦慮的陷阱。
娛樂圈是女性容貌、身材內卷的重災區。
前有楊冪參加所謂的漫畫腰挑戰,凹出常人難以做到的漫畫里的姿勢。
后有張萌為了穿緊身禮服把肋骨勒到掛骨科號。
而這種容貌焦慮和身材內卷氛圍,也早已彌漫到普通人身邊。
于是,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各種女性為了變美無所不用其極的匪夷所思的事件。
昨天是為了顯臉小幼態,通過給耳朵打玻尿酸或填骨,變成精靈耳。
今天就是為了小腿纖細,做小腿肌肉阻斷術,切斷一部分小腿肌肉神經。
不僅要美,還要美得“別出心裁”。
高顱頂、蝴蝶骨、一字肩、螞蟻腰、漫畫腿……種種常人難以擁有的部件,通通變成大美女的標準條件。
因此,每次這類事件出來,總有各種新聞報道來批判這類女性——
因為她們迎合男性審美和欲望,才掉入了容貌焦慮的陷阱。
但真的如此嗎?
看理想評論“造媛事件”時就發出疑問:
在男性掌握社會資源和權力的社會,女性難道有機會逃脫男性欲望的審美塑造的牢籠嗎?
答案是否定的。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說,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變成的。
在女性陷入無止境的容貌焦慮、身材內卷這件事上也是如此。
女性對自己的外貌、身材的苛刻,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
和男性的性吸引力除了外貌之外,還可以有無數可替代性的評判標準不同。
女性的性吸引力,和她的身材、外貌是強關聯的。甚至,不止性吸引力,女性的地位和價值,都跟她的外貌和身材強關聯。
而這點,遍地都是例子。
賣場里,服裝品牌堂而皇之地將女性的身材尺碼和美丑掛鉤。
S碼就是瘦,M碼是美。
L碼以上就已經成了要被嘲笑的尺碼,爛、稀爛、稀巴爛……
影視劇中,女性常常因為不夠美、身材不夠好,而成為被譏諷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