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記者統計,這份名單涉及了500多名患者,涉及的回扣金額達78.55萬元。這份名單是真是假?記者以患者等身份隨機致電了十余名上述名單中的轉介人員,能接通的電話有10個,大部分姓名、職務等信息與名單上一致。對于回扣一事,大多數轉介人表示否認或者已經想不起來了,但也有一名轉介人間接表示愛爾眼科方面可以提供回扣。
宿遷市愛爾眼科醫院的一位高管則向記者表示,2019年時,當地紀委已經介入調查并處理過這件事,艾芬是在“翻舊賬”。他還表示,拿回扣其實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很多行業都存在這樣的情況。
宿遷市愛爾眼科醫院相關回扣名單仍有待調查。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0年,愛爾眼科間接參股的衡水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曾經因回扣問題被罰款19萬元。
1月9日晚,微信公眾號為“宿遷愛爾眼科醫院”發布聲明,稱“目前網傳的信息,我院于2019年已按照董事會相關要求進行了整改,嚴肅處理了違規員工,并撤換了管理團隊”。而上市公司愛爾眼科尚未對此作出回應。
網傳名單涉500余名患者,金額達78.55萬元
2020年年末,因為術后視網膜脫離,武漢醫生艾芬曾經與愛爾眼科發生醫療糾紛。如今,艾芬又跟愛爾眼科杠上了。
除了微博上發布的名單截圖,艾芬于1月7日下午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了一份更詳細的名單流水。據艾芬介紹,她提供的名單來源是一個關注她的微博網友,可能是一名愛爾的離職前員工。
這份名單流水其實是一份2017年~2019年借支季節性工資臺賬。工資臺賬非常詳細,包括“轉介人職務、聯系人、金額、開戶行、卡號、患者姓名、手術日期、病種、手術費”等內容。
據艾芬介紹,此次名單中的涉事醫院是江蘇省宿遷市愛爾眼科醫院,其中金額一欄正是愛爾眼科付給轉介人的回扣。
記者看到,工資臺賬涉及了500多名患者,這些患者的病種包括飛秒、白內障等,手術費用少則數千元,多達上萬元。
具體來說,2017年,100多名轉介人介紹了166名患者前往江蘇省宿遷市愛爾眼科醫院做手術,共拿18萬余元手術回扣;2018年,100多名轉介人介紹了300多名患者,共拿50萬余元手術回扣;2019年,數十名轉介人介紹了60多名患者,共拿10萬余元手術回扣??傮w看來,轉介人獲得的回扣金額,每筆少則幾十元,多則2000余元,大約相當于手術費用10%~20%的比例。500多名患者相關的回扣金額合計達78.55萬元。
根據工資臺賬,這些轉介人的身份涉及多家醫院的醫生、護士、藥房員工,此外還有院校工作人員和人民武裝部等國家公職人員。就此,艾芬在微博中質疑愛爾眼科上述行為是否構成行賄罪?
多名轉介人承認曾經拿了回扣
那么,艾芬提供的這份名單是真是假?根據工資臺賬,一位名為“吳某某”的患者于2019年1月29日做了飛秒波差手術,手術費用11800元,對應的轉介人回扣金額1770元。對應的轉介人為“魏某”,職務為“澤達學院學生處處長”;而根據宿遷市教育局官網2018年4月發布的公開信息,澤達學院確實有一位名為“魏某”的工作人員。
1月8日、1月9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多位名單中的轉介人,涉及醫生、社區工作人員等不同職務。能接通的10個電話中,大部分人員的姓名、聯系方式、職務都能與名單羅列內容相對應。只有一名轉介人員矢口否其為名單所列人員及相應職務,并稱記者“撥錯了電話”。
對于是否為愛爾眼科介紹過病患,三名轉介人承認確有其事,但否認拿了回扣,而且目前已經不做相關業務了。但其中一名轉介人在談話過程中也間接透露出了宿遷市愛爾眼科醫院回扣的一些端倪。記者以患者親友的身份撥通了一位轉介人張文(化名)的電話,名單顯示,該轉介人是一位醫生,于2018年推薦了一位患者李林(化名)前往宿遷愛爾眼科醫院接受飛秒手術。
起初,對于從愛爾眼科方面領到回扣,張文予以否認,但在隨后的對話中,張文又進一步表示:“既然你直接談到(‘吃回扣’)的問題,我不怕你鬧我才和你聊這個,他們(指愛爾眼科方面)和我說‘這(回扣)還給你嗎?’‘要不要返利給你?’,我說‘我不要了,直接給他頭上減免’。”
而據上游新聞報道,明細中的3人接受上游新聞記者采訪時稱,拿回扣一事屬實。2019年被人舉報后,相關部門已處理,他們已退還回扣。
涉事醫院高管:此前當地紀委已調查處理
對于此次回扣事件,宿遷市愛爾眼科醫院如何回應?記者聯系上了江蘇宿遷愛爾眼科醫院的一位高管,對方表示,自己不是公司發言人,不代表公司意見,僅代表個人觀點。該高管認為,其實拿回扣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很多行業都存在這樣的情況,而這并沒有剝削患者的利益,而是拿出公司的利潤來做了回饋。
該高管舉例稱:“比如我倆是朋友,你給我介紹了個工程做,或者給我介紹了個事兒干,我請你吃頓飯,這算不算你也拿了好處呢?其實是一個性質的事情,只不過涉及到一些公職人員,確實有違規現象。”
據該高管介紹,針對這件事,當地紀委2019年時已介入調查并做過處理了,如今(艾芬)又開始“翻舊賬”。而站在個人角度而言他認為,首先此事當時已經被處理過了,其次,這是一個很多行業都存在的現象。
該高管表示,很多醫院的眼科只是很小的一個科室,因此存在醫生將患者往更專業的醫院轉診的現象,有一些患者就被介紹到愛爾眼科醫院。其認為,給介紹費其實也是一種“人情”,只不過如今變成了“事故”。該高管還表示,目前醫院經營尚未受到影響,而對于在2019年當地紀委處理后,相關人員還有沒有繼續掙“介紹費”,自己也并不清楚。
另外一名曾在愛爾眼科旗下分院任職的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在愛爾眼科,回扣可能會換個財務支出名目體現,比如以會診費、通勤費、電話卡、購物卡等福利形式;如果是轉賬,一般根據轉介人提供的賬戶支付,轉介人需要隱匿身份信息的,也可以提供其親友的賬戶隱蔽交易。
據這位高管介紹,愛爾眼科的回扣現象在每年高考季尤其常見。愛爾眼科的分院會提前向招生辦相關崗位人員索取潛在屈光手術患者信息,并支付所謂的“信息費”。不過,對于這一情況,記者尚未從其他渠道予以佐證。
值得一提的是,1月9日晚,微信公眾號“宿遷愛爾眼科醫院”發布《聲明》稱:“針對近日網傳涉及我院不規范經營行為的信息,我院高度重視,經初步核實,現聲明如下:目前網傳的信息,我院于2019年已按照董事會相關要求進行了整改,嚴肅處理了違規員工,并撤換了管理團隊?,F任領導班子以此為鑒,進一步加強醫院管理、堅持規范運營。同時強化對員工的日常教育,提升服務水平。努力以先進的技術、優良的服務贏得患者滿意、社會認可。”
衡水愛爾眼科曾因回扣被罰19萬
此次涉事的江蘇省宿遷市愛爾眼科醫院和宿遷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與愛爾眼科有何關系?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宿遷科以康愛爾五官醫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2021年11月更名為宿遷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周銘,注冊資本1850萬元。
啟信寶資料顯示,除了宿遷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周銘還曾經任職十堰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大同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阜陽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或者執行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而上述三家公司目前均是愛爾眼科控股子公司。
股東方面,宿遷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共有4名股東,分別為宿遷視線醫療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天津愛信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天津愛信)、南京視線醫療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上海視闊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宿遷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