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青島一家名為“好男人理容館”的理發店內發生一起風波。一男子在其母親陪同下前來理發,結賬時被告知費用為138元。然而,這位大媽對此價格極為不滿,堅稱過高,僅愿支付24元并迅速離店。面對店主的解釋,大媽情緒激動,聲稱“138塊殺人”,引發廣泛關注。
視頻片段記錄了店主與大媽間的激烈爭執。大媽堅持認為理發費用應在20元左右,對于店家收取138元表示強烈質疑與譴責。店主則淡定回應,強調顧客理完發未付全款,并指出理發店明碼標價,提供優質服務,理應得到相應報酬。
盡管138元的理發費用在不少地區確實高于普通理發消費,通常只需15至20元,但這并不能成為顧客不履行付款義務的理由。消費者在享受服務前,理應對價格及服務內容有清晰認知。若理發店已明確公示價格,且提供的服務符合其定位與承諾,顧客應尊重商家權益,理性承擔消費責任。
從理發店所處的高檔地段及所提供的專業油頭修面服務來看,138元的定價并非不合理。較高的房租、人工成本以及可能的技術水準與剪發效果,均能為這一收費標準提供支撐。此事件折射出部分消費者在面臨高價商品或服務時,心態易失衡。盡管隨著生活水平提升,人們對價格敏感度有所增強,但理性消費觀仍需倡導。消費者應避免過度消費,亦不可因價格超出預期便拒絕付費,應尊重商家付出的勞動與服務價值。
網友對此事議論紛紛。有人認為只要明碼標價、無額外推銷,高價理發無可厚非;有人批評大媽消費前未問清價格,事后拒付賬單,不僅讓兒子尷尬,還損害其自尊;亦有網友指出不同檔次理發店價格差異巨大,消費者應根據自身需求與經濟能力選擇合適的服務。
綜上,盡管138元的理發費用對部分消費者而言略顯昂貴,但若理發店事先明示價格且提供對應品質的服務,顧客理應按約付款。大媽的行為雖出于對高昂費用的不滿,但在公共場所激烈爭執,不僅影響他人,也可能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面對消費爭議,保持冷靜,理性溝通,才是更為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