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伊朗對以色列發起名為“誠實承諾”的報復行動。以色列天空瞬間被戰火照亮,鐵穹防空系統全力運作,竭力攔截伊朗發射的無人機和導彈。美、英、法、約旦等多國亦緊張應對,整個夜晚充滿忙碌。以色列總統稱以方不尋求與伊朗開戰。
以色列官方透露,其防空系統成功攔截了99%的來襲目標,僅有少數導彈在境內爆炸,對以色列造成的損害微乎其微。
伊朗方面則宣稱,其攻擊對象均為軍事設施,已成功重創以色列情報中心和空軍基地,達成預定目標。
雙方各持己見,一方強調傷害輕微,另一方堅稱已有效摧毀預定目標。由于評估標準各異,這些說法難以核實。然而,一個顯著的事實是,美國與以色列選擇保持克制。
一位白宮官員透露,拜登在與內塔尼亞胡的通話中明確立場,重申對以色列的保護承諾,并認可其反擊的權利,但美國將不參與對伊朗的報復行動。
有消息指出,拜登向內塔尼亞胡表達了對中東局勢升級的憂慮,勸告以色列審慎應對。盡管以色列戰事內閣多數成員支持對伊朗進行反擊,拜登的建議令內塔尼亞胡陷入猶豫。
4月15日,以色列表態??偨y艾薩克·赫爾佐格接受西方電視臺采訪時表示,以色列無意與伊朗開戰,正評估空襲的應對措施,并考慮盟友意見,展現出克制態度。
赫爾佐格的言辭含蓄地傳達出,以色列不尋求戰爭是最終決定,權衡盟友觀點是決策過程,放棄軍事反擊體現其克制。這暗示以色列極有可能采取外交途徑,如呼吁聯合國制裁或譴責伊朗。然而,聯合國此番對以色列的態度并不友善。
伊朗襲擊以色列后召開的安理會緊急會議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發言令以色列既受挫又尷尬。他強調,《聯合國憲章》嚴禁以武力侵犯任何國家的領土完整與政治獨立,尤其是外交設施必須得到尊重,所有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應嚴格遵守。以色列總統稱以方不尋求與伊朗開戰。
伊朗在襲擊以色列后能全身而退,其策略之巧妙值得玩味。伊朗似乎采取了三步走:
1.先釋放襲擊信息,迫使以色列集結盟友加強防御;實際攻擊時,避開中東美軍基地,精準打擊以色列。
2.襲擊結束后迅速向聯合國表態,聲稱無意擴大沖突,此次行動僅是對領事館遇襲的回應,實屬被迫。
3.預警以色列與美國,伊朗完全有能力發動遠超此次規模、更具突然性的襲擊,若以色列選擇反擊,伊朗亦無懼全面對抗。
通過打擊、示弱、警示這一系列操作,伊朗成功震懾了美國與以色列,既在中東諸國間樹立威望,又避免了陷入全面沖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