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12月16日至17日)
我國中東部強寒潮影響持續
大部地區將度過
今年下半年來最冷的一個周末
華北、黃淮部分地區最低氣溫
將接近或達到歷史同期極值
南方多地最高氣溫僅有0℃出頭
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低溫預警
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低溫預警
20個省會級城市最低溫創下半年來新低
中央氣象臺16日10時發布低溫黃色預警:受寒潮和后續冷空氣影響,未來一周,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將持續偏低。
預計16日14時至19日14時,新疆北部、西北地區中東部、內蒙古、華北地區、東北地區、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北部、貴州等地部分地區日最低氣溫較歷史同期偏低5℃以上,其中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東北地區、華北地區、黃淮中東部、江淮中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日最低氣溫較歷史同期偏低7℃以上,最低氣溫0℃線將位于貴州南部至江南北部一帶。
中央氣象臺16日6時繼續發布大風藍色預警:預計,16日8時至17日8時,內蒙古中東部、西藏中西部、甘肅河西、河北北部、山東半島東部、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大部等地有5~6級、陣風7~8級的大風,其中,西藏西北部的部分地區有7~8級、陣風9~10級的大風。
今天(16日)早晨,強寒潮已抵達江南、華南地區,氣溫驟降,全國共有20個省會級城市最低氣溫創下半年來新低。其中,青海西寧及內蒙古呼和浩特為下半年來首次跌破-20℃,北京、天津、山東濟南為下半年來首次跌破-10℃,貴州貴陽為下半年來首次跌破0℃。
此次強寒潮過后,18日至20日還將有一股較強冷空氣影響中東部地區,部分地區氣溫下降4~6℃,北方局地降溫8℃以上;氣溫0℃線將繼續南壓至江南南部至華南北部一帶。未來十天中東部氣溫持續偏低,公眾需做好保暖御寒措施。
北方降雪明顯減少
南方仍有大范圍雨雪
周末兩天,北方降雪明顯減少,南方仍有大范圍雨雪天氣,江南等地部分地區或現降雪。15日晚到16日晨,湖北武漢、安徽合肥、江蘇南京、浙江杭州、上海、湖南長沙、貴州貴陽均出現了今冬初雪。
△16日,雪后的南京夫子廟景區銀裝素裹,格外靚麗。
中央氣象臺預計,16日8時至17日8時,新疆伊犁河谷和南疆西部山區、東北地區東部、山東半島、江西北部、貴州中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其中,新疆伊犁河谷、山東半島北部等地局地有大到暴雪,貴州中部的部分地區有凍雨。重慶東南部、江南南部、華南大部、臺灣島等地部分地區有小雨。內蒙古中部、江蘇南部、浙江中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4~6級風。
冬季如何預防凍傷?
凍傷后如何處理?
寒潮來襲,連日來,北京積水潭醫院接診的凍傷患者增多,大多是耳朵和雙手凍傷。受傷患者大多有較長時間的戶外停留,如騎電動車、戶外作業,也有部分兒童患者僅在戶外玩耍數十分鐘就導致了耳部凍傷。
凍傷是低溫寒冷導致的損傷,溫度越低、局部越潮濕、風力越大,損傷越重。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主任醫師王成介紹,凍傷原因主要是外出時沒做好保暖工作?!皟鰝∪嗽缙跁弁?、發麻、腫脹,嚴重的會起大水皰,甚至還有發黑壞死的?!?/p>
寒冷天氣里,要注意保護好耳、鼻、手、足等末梢部位。潮濕的條件下更容易導致組織凍傷,因此運動出汗后,要及時更換衣服。醫生指出,用雪水搓洗凍傷處的“土方法”是不科學的,這樣會加重組織損傷。
如果肢體凍傷了,要避免受壓,同時注意抬高以減輕水腫。如出現紅腫疼痛加重或出現水皰、血皰、膚色青紫等癥狀,需及時就醫。
寒潮會帶來哪些健康風險?
三類人群需要重點防護
綜合 央視新聞、中央氣象臺、中國天氣網、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