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發布通報:
近期,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并接到網民舉報,有自媒體賬號在網絡發布一則“在法國巴黎拾到小學生秦朗丟失的作業本”的視頻,涉嫌傳播網絡謠言。公安機關依法開展調查。
經查,為吸粉引流,網民徐某某(女,29歲,網名“Thurman貓一杯”)與同事薛某(男,30歲)共同策劃、編造“拾到小學生秦朗丟失的作業本”系列視頻腳本,后網購寒假作業本,用手機自拍、制作相關視頻,并散播至多個網絡平臺,造成惡劣影響。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徐某某、薛某及二人所在公司作出行政處罰。
警方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對于惡意炒作編造散播網絡謠言或虛假信息,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公安機關將堅決依法打擊。希望廣大網民朋友擦亮眼睛、理性思考,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建清朗網絡家園。
4月12日晚,網紅“Thurman貓一杯”發布視頻道歉。
此前報道:2024年2月16日下午,網紅博主@Thurman貓一杯 發視頻稱,在巴黎一飯店,被服務員遞來兩本遺留在廁所的小學一年級寒假作業。該博主稱,要將作業帶回國還給秦朗小朋友。此事引起熱議,并沖上熱搜。
其間,有自稱“秦朗舅舅”“秦朗老師”的視頻博主在視頻下留言。
自稱“秦朗舅舅”的網友發布視頻回應,自己的姐姐并不知道此事,他還到書店為外甥購買了新的寒假作業送過去,并就此事開了一場直播。隨后“丟寒假作業的秦朗家人回應”再次沖上熱搜。
2月18日,江蘇海安西場小學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該校沒有叫秦朗的學生,且一年級只有4個班。
記者聯系到江蘇省西場中心小學,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已經關注到此事,該校沒有一年級八班,校內確實有一個叫秦朗的孩子,但并非一年級的學生。
另外,記者通過檢索發現,除了江蘇,在河南洛陽、廣西北海也分別有叫“西場小學”的學校。
廣西北海西場小學工作人員回應,應該沒有這回事。河南洛陽西場小學工作人員稱,經詢問,學校并無這個孩子。
被網友質疑后,2月19日,“秦朗舅舅”承認系擺拍,其賬號被禁,視頻下架。
4月7日,江蘇省公安廳公布十起網絡謠言類案件,其中包括南通楊某編造“外甥在巴黎丟寒假作業”網絡謠言案。據悉,“秦朗舅舅”已被江蘇南通警方行政處罰。
據江蘇警方通報:今年2月17日,楊某為博取關注、吸粉引流,在某網絡平臺“小學生寒假作業遺落巴黎廁所”短視頻下造謠某學校,并以“失主”舅舅身份擺拍、直播到書店購買新作業送給外甥,對相關學校造成不良影響,擾亂公共秩序。楊某已被公安機關行政處罰。
男子冒充“秦朗舅舅”蹭熱度被行政處罰。圖片來源:江蘇警方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公安部高度重視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工作,去年12月以來,部署全國公安機關統一開展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
截至目前,公安機關累計排查網絡謠言線索8萬余條,偵辦網絡謠言類案件1萬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500余名,行政處罰10700余人,開展公開辟謠等4200余次。
今日,公安部公布10起打擊整治網絡謠言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公安機關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典型案例:
一、浙江、江蘇公安機關查處“寒假作業丟巴黎”擺拍引流案。2月16日,浙江杭州網民徐某藝在抖音、快手、新浪微博、嗶哩嗶哩、百家號、優酷、小紅書、西瓜視頻等平臺發布“在法國巴黎撿獲一年級學生秦朗的寒假作業”相關視頻,迅速引發全網關注熱議,多日占據多個平臺熱搜榜。2月17日,江蘇南通楊某在該視頻評論區假冒“秦朗舅舅”進行引流并進行造謠、擺拍、直播,引發“全網尋人”行動。2月19日,徐某藝再次發布視頻謊稱“已聯系到秦朗母親”。公安機關查明徐某藝與其公司編導薛某編造劇本,在網上購買寒假作業本,擺拍視頻進行發布。目前,浙江杭州公安機關已對徐某藝、薛某以及涉事公司處以行政處罰,并責令公開道歉,隨后對其賬號予以階段性禁言。江蘇南通公安機關已對楊某處以行政處罰,賬號已關停。
二、山東公安機關查處造謠“喂住院婆婆吃泡面”案。2023年12月起,山東聊城網民林某美在抖音平臺發布7條“讓住院婆婆吃泡面”視頻,引發大范圍傳播和網絡熱議。經查,林某美伙同其母親擺拍上述虛假視頻,以炒作“虐待婆婆”虛假信息吸粉引流,并通過直播帶貨將流量“變現”。山東聊城公安機關已對林某美處以行政拘留5日。
三、湖北公安機關查處一起“造黃謠”案。2024年2月,有網民傳播某網紅“下?!辟u淫等謠言信息及淫穢視頻,惡意“造黃謠”對相關當事人實施侮辱誹謗。公安機關查明自媒體從業人員聶某鵬為吸粉引流,收集色情信息,惡意拼接“造黃謠”文章,使用微信公眾號發布,并在多個微信群轉發炒作,導致該信息大量傳播。目前,湖北潛江公安機關已對聶某鵬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四、上海公安機關查處一起建“吃瓜群”造謠牟利案。在近期一起網絡熱點事件中,不法分子將無關人員照片、視頻與涉事女子信息惡意拼接,大量制造和傳播謠言,肆意對他人進行侮辱誹謗,宣稱有勁爆不雅視頻等,并通過發送群二維碼、廣告鏈接等,吸引大量網民至收費微信群觀看,非法牟利。經查,涉案人員長期蹭“八卦”流量,在網上搜集熱點事件視頻、圖片進行惡意拼接,炮制形成新的“八卦”,創建收費“吃瓜群”進行牟利,致使大量網絡謠言和侮辱誹謗信息長期傳播。目前,上海公安機關已抓獲17名犯罪嫌疑人并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五、湖南公安機關查處編造“民警離職潮”謠言案。2024年3月,湖南株洲網民黃某強為運營自媒體賺取費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編造“基層民警出現離職潮”等謠言文章,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以博取眼球、吸引流量,導致謠言信息傳播擴散。湖南株洲公安機關已對黃某強處以行政處罰。
六、安徽公安機關查處編造“救災物資被倒賣”謠言案。2023年12月,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地震發生后,安徽宿州網民劉某輝為吸引眼球,在閑魚平臺發布售賣某品牌羽絨服鏈接,造謠稱“出售援助甘肅震區的羽絨服,先到先得”等,導致“援助災區的羽絨服被倒賣”相關謠言廣泛傳播,造成惡劣影響。安徽宿州公安機關迅速將劉某輝抓獲歸案。目前,劉某輝已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
七、江西公安機關查處一起MCN機構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造謠案。2024年1月以來,有MCN機構利用自媒體賬號陸續在今日頭條平臺發布“某市2024年1月10日發生爆炸導致建筑、車輛炸毀、人員傷亡”“某公司的轉基因試驗證實轉基因玉米致1000只小白鼠全部死亡”等多條謠言信息。經查,江西男子王某江經營有5家MCN機構,共運營自媒體賬號842個,其長期組織公司人員選取熱點文章,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批量生成不實文章進行吸粉引流。目前,江西南昌公安機關已對王某江處以行政拘留5日,責令涉案MCN機構停業整改。
八、重慶公安機關查處一起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編造“爆炸事故”謠言案。2023年12月,網上流傳一篇題為“某地一民房發生爆炸事故,4人不幸遇難,官方緊急介入調查”的謠言文章,以新聞報道的口吻造謠“某地突發爆炸事故、發現了4名遇難者,其中包括一名兒童”等。經查,重慶網民康某余為引流牟利,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編造虛假信息后在今日頭條平臺發布。重慶公安機關已對康某余處以行政拘留3日。
九、江西公安機關查處編造“某銀行倒閉”謠言案。2024年3月,江西贛州網民廖某慧為吸引眼球,在多個微信群編造發布“某銀行倒閉”“錢趁早去取出來”等謠言信息,引發謠言大范圍傳播,導致1500余名該銀行儲戶到網點聚集,集中兌付取款,嚴重擾亂公共秩序。江西贛州公安機關已對廖某慧處以行政拘留5日。
十、廣東公安機關查處編造“廣州限制外賣配送”謠言案。2023年12月19日,有網民在今日頭條平臺發布“廣州即將成為全國首個限制外賣配送的城市”,迅速引發關注形成網絡熱搜。經查,四川德陽網民楊某組織招攬廣東江門網民葉某英等多名兼職人員,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批量生成不實文章進行引流牟利。葉某英為吸引眼球編造發布上述謠言,擾亂社會正常秩序。廣東廣州公安機關已對楊某、葉某英等6名人員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公安機關鄭重提示,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廣大網民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自覺規范個人網上言行,不斷提升識別防范抵制網絡謠言能力,特別是面對聳人聽聞、難辨真偽、信源模糊的網絡信息時,勿輕信、勿盲從,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如有發現網絡謠言的,應及時向公安機關或相應網站平臺投訴舉報,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來源:綜合@平安西湖、@Thurman貓一杯、北京青年報、人民日報客戶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