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ChatGPT 面世以來,生成式 AI已加速狂飆 16 個月,在學術界、產業界、投資界掀起滔天巨浪,沖擊著千行百業。
AI 大模型飛速迭代,創新應用層出不窮。我們正處于技術野蠻生長的爆發時刻,見證著 AI 向通用人工智能全速沖刺的破竹之勢。
值此之際,由智一科技旗下智東西聯合智猩猩發起主辦的2024 中國生成式 AI 大會將于4 月 18 日 -19 日在北京舉辦。今年大會以 " 重構世界 奔赴未來 " 為主題,擬邀請50+位重量級嘉賓同臺分享,以前瞻性視野全景式解構生成式 AI 的時與勢、危與機、破與立。(點擊查看大會具體介紹)
上周,大會公布了首批 8 位嘉賓。他們分別是阿里巴巴通義千問大模型技術負責人周暢,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青年教授、潞晨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尤洋,生數科技聯合創始人兼 CEO 唐家渝,優必選副總裁、優必選研究院執行院長焦繼超,DeepWisdom 合伙人徐宗澤,騰訊研究科學家張馳,前 Meta 首席工程負責人胡魯輝,科大訊飛人形機器人首席科學家季超。(點擊查看首批嘉賓名單)
今天,第二批 15 位參會嘉賓陣容正式揭曉!
在這場年度生成式 AI 盛會上,大模型是毫無疑問的焦點。主打 " 算法芯片化 " 技術的科創板 AI 平臺企業云天勵飛,將由其" 云天天書 " 大模型技術負責人余曉填博士代表參會,帶來多模態大模型研發與落地的最新進展。
在被比爾 · 蓋茨預測 " 五年徹底改變每個人生活 " 的AI Agent賽道,青年學者清華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THUNLP)博士后、ChatDev 作者錢忱受邀出席智猩猩 AI 智能體技術研討會,探討自主智能體的設計思路、群體協作框架、經驗積累等關鍵技術,旨在基于大語言模型實現群體智能自動化愿景提供初步思路。
人形機器人開年爆火,具身智能與大模型的結合帶來無限遐想,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科學家、通用視覺實驗室負責人黃思遠,基于具身思維鏈的視覺語言預訓練模型EmbodiedGPT 一作、香港大學在讀博士穆堯,致力于實現泛化的視覺運動控制的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研究員曾嘉將出席智猩猩具身智能技術研討會,帶來獨家的技術分享及產業洞察輔導。
大模型的訓練離不開底層算力的燃燒,在這場年度生成式 AI 盛會上,踩上英偉達 GPU 紅利順利轉型的算力新貴英博數科,將由其CEO、母公司鴻博股份副總裁周韡韡出席開幕式,帶來十億級大模型算力訂單與算力租賃商業模式背后的思考;作為核心信息基礎設施領軍企業的中科曙光,將由其智能計算產品事業部總經理杜夏威帶來人工智能計算生態構建的經驗分享;算力升級離不開芯片架構迭代,安謀科技產品總監楊磊會帶來 NPU 加速大模型端側部署主題演講。
作為 AI 大模型時代的 " 賣鏟人 ",AI Infra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礎軟件堆棧。來自企業級大數據基礎軟件開發商星環科技的大模型產品負責人童欣欣將分享企業級大模型和應用開發工具鏈,解讀如何縮小技術發展和業務需求之間的隔閡;專注于高性能分布式文件存儲技術的創新型企業焱融科技的 CTO 張文濤將帶來多云環境下大模型訓練與推理的高效存儲解決方案的分享;全球首家以超連接為核心的云服務商Zenlayer 的行業拓展總監陳秀忠將深入剖析大數據、大算力與大模型驅動下的全球廣域網挑戰與策略創新。
大模型為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應用場景,在游戲、本地生活服務、金融、電商等行業和領域已成為全新生產力工具。游戲 AI 開發商行者 AI 的創始人兼 CEO 尹學淵將帶來游戲全生命周期 AIGC 解決方案的分享;來自生活服務平臺58 同城的 TEG-AI Lab 負責人、技術委員會 AI 分會主席詹坤林主要負責建設 58 同城垂類大模型、大模型平臺、機器學習平臺、對話式 AI 平臺、智能營銷引擎等產品和能力;金融領域風控及營銷服務提供商百融云創的 AI 創新負責人陳昀彰將對分布式數據處理、機器學習和知識圖譜等技術在國內金融風控領域中的應用進行深入分享;專注電商領域 AI 應用的極??萍迹瑢⒂善鋭撌既思?CEO 武彬分享 AIGC 技術革新電商全鏈路商品內容生產方式。
以下是第二批參會嘉賓陣容的詳細介紹:
一、第二批參會嘉賓陣容
1、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科學家、通用視覺實驗室負責人 黃思遠
黃思遠博士是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BIGAI)的研究科學家,并擔任通用視覺實驗室負責人。他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統計系獲得博士學位。他的研究旨在構建一個能夠理解和與三維環境交互的類人通用智能體。為實現這一目標,他在以下方向做出了貢獻:(1)開發可泛化的視覺表征以用于三維重建和語義落地,(2)建模并模仿人類與三維世界的復雜交互,(3)構建擅長與三維世界和人類交互的具身智能體。他的研究發表于四十余篇 CVPR/ICCV/NeurIPS/ICML 等會議及期刊論文,并曾獲得 ICML Workshop 最佳論文。在通院,他致力于開發能理解三維物理世界的具身智能體和視覺機器人。
2、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研究員 曾嘉
曾嘉,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研究員,OpenDriveLab 團隊核心成員,博士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主要從事計算機視覺、具身智能、自動駕駛等方面的研究,致力于結合擴散模型與視覺語言模型實現泛化的機器人運動控制。在 CVPR、IEEE T-PAMI、IEEE JBHI 等高水平期刊和會議發表論文 30 余篇。多次擔任 CVPR、ICML 等頂會審稿人。 曾獲華為 ICT 大賽全國總決賽特等獎、上海交通大學 " 谷歌杯 " 學生創業大賽銀獎等。
3、云天勵飛 " 云天天書 " 大模型技術負責人 余曉填
余曉填,香港中文大學博士,云天勵飛 " 云天天書 " 大模型技術負責人。" 云天天書 " 多模態大模型層在 C-Eval、CMMLU 等權威測試中獲得第一,并已正式通過國家網信辦備案。
余曉填博士曾獲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深圳市南山區十大杰出青年(2023)。已在 AI 頂級期刊 / 會議發表論文超 20 篇,已申請 / 授權專利超 50 件。作為大數據和大模型方向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其研究成果獲 2021 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主要研究方向為大模型、序列決策、神經網絡和隨機優化等。
4、鴻博股份副總裁、英博數科CEO 周韡韡
周韡韡,現任鴻博股份副總裁、英博數科 CEO,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金融學學士、悉尼大學傳播學碩士、羅伊智庫國際政治經濟關系博士,歷任媒體記者、策劃人、投資人,10 年以上 TMT 行業從業經驗、鳳凰衛視駐澳大利亞記者站記者、澳中國際文化交流策劃人、澳中傳媒執行董事及 36 氪副總裁 ; 在投資者關系管理、戰略市場定位營銷、國際化商務談判等方面具備豐富經驗及成功案例。
2022 年起負責與英偉達溝通 " 創新賦能中心 " 項目落地溝通,自 2022 年 8 月起被指定為北京 · AI 創新賦能中心 CEO,后升任鴻博股份副總裁,全面負責 AI 及創新業務板塊發展。
5、行者 AI 創始人 &CEO 尹學淵
尹學淵,行者 AI(成都潛在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CEO,博士,連續創業者,機器學習、人工智能領域專家。畢業于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成功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曾負責多個國家級研發項目,申請發明專利 50 余項,在國內外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 20 余篇。榮獲 " 成都市新經濟百名優秀人才 "," 成都市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先進個人 "、" 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優秀研究生 " 等稱號,入選成都市軟件產業 " 蓉貝 " 計劃。
2013 年聯合創立龍淵網絡,推出了多款受到全球玩家歡迎的產品,如 " 多多自走棋 "(Auto Chess)等。2020 年創立了行者 AI,致力于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提高游戲和文娛行業的生產力,提供游戲全生命周期的解決方案。憑借自研算法,先后推出了 AI 虛擬玩家、AI 安全、AI 美術、AI 音樂等多項產品。
6、極睿科技創始人兼CEO 武彬
武彬,極??萍紕撌既思?CEO,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本科、人工智能實驗室碩士,輔修大數據研究中心優秀畢業生,在校期間多次參與 973、863 重點項目。北京 U30 杰出青年、工信部中小企業領軍人才計劃、2019 福布斯中國 U30 精英,2020 福布斯亞洲 U30 精英。
7、58同城TEG-AI Lab負責人、技術委員會AI分會主席 詹坤林
詹坤林,58 同城 TEG-AI Lab 負責人、技術委員會 AI 分會主席。碩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在 NLP、推薦領域有十年以上技術和管理經驗。從 0 到 1 搭建 58 同城 AI Lab,旨在建設模型領先、敏捷易用的 AI 平臺,并打造 AI 標桿應用,助力 AI 技術在 58 同城廣泛落地。當前主要負責建設 58 同城垂類大模型、大模型平臺、機器學習平臺、對話式 AI 平臺、智能營銷引擎等產品和能力。加入 58 同城前,曾任騰訊高級工程師,從事推薦系統研發。
8、百融云創AI創新負責人 陳昀彰
陳昀彰,百融云創 AI 創新負責人,大數據及機器學習專家,SaaS 和云計算專家,有超過 12 年的相關實踐經驗,參與過多個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創業團隊從成立到提交上市的完整過程。在推薦系統、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隱私保護計算、大語言模型等方面有實際產業落地經驗。深度參與國內最早的商品和資訊推薦引擎的設計開發,參與推動分布式數據處理、機器學習和知識圖譜等技術在國內金融風控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成功實施過傳統產業互聯網的全面數智化轉型。
9、中科曙光智能計算產品事業部總經理 杜夏威
杜夏威,中科曙光總裁助理,智能計算產品事業部總經理,高級工程師,天津市生成式通用智能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在高端計算與人工智能領域有豐富經驗,先后主導及參與了科技部 " 人工智能 2030" 多項課題,作為主要人員參與多個國家級計算中心、先進計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設計、實施、運維工作。現主要致力于依托國產加速器構建人工智能計算生態,推動國產芯片與軟件技術的持續迭代。
10、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產品總監 楊磊
楊磊先生現任安謀科技產品總監,負責 " 周易 " NPU IP 產品,致力于滿足多樣化端側硬件設備的不同 AI 計算需求。他在芯片設計領域擁有豐富經驗,涵蓋了從通信基帶到 AP SoC 架構設計等多個方面。加入安謀科技以來,楊磊先生負責 NPU IP 產品的定義、推廣以及落地應用。
楊磊先生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系,擁有清華大學電子系本科及碩士學位。
11、星環科技大模型產品負責人 童欣欣
童欣欣,星環科技大模型產品負責人,現負責星環科技人工智能產品線大模型相關產品的架構設計等工作。曾就職于蘇寧技術研究院、地平線等企業,具有多年算法研發,AI 通用平臺和垂直領域業務場景的產品設計經驗。
12、焱融科技CTO 張文濤
張文濤,焱融科技 CTO,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信通院分布式存儲產業方陣 DSIA 核心成員。擁有超過 15 年的大規模公有云存儲架構及 AI 存儲架構設計經驗。深耕分布式存儲領域,主導焱融高性能分布式文件存儲系統的設計與研發,在 AI/HPC 等前沿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存儲架構升級及性能優化經驗,并實現業界多個創新性技術突破。
13、清華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THUNLP)博士后 錢忱
錢忱,清華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THUNLP)博士后,清華大學水木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自然語言處理、大模型群體智能;合作導師為孫茂松和劉知遠教授,曾在人工智能、信息管理、軟件工程等相關的國際學術會議或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數篇。于 2023 年領導并發布大模型智能體協作式軟件開發框架 ChatDev,并多次登頂 Github Trending 榜。
14、香港大學在讀博士、EmbodiedGPT一作 穆堯
穆堯,香港大學在讀博士,師從羅平教授,共在 NeurIPS, ICML, ICLR, CVPR, IJCAI,IEEE TNNLS 等頂會頂刊發表論文 14 篇 , 累計發表文章 20 余篇 , 曾獲 ICCAS2020 大會最優學生論文獎,IEEE IV2021 最優學生論文提名獎等多項學術獎勵 , 于 2021 年在清華大學取得碩士學位,榮獲香港博士政府獎學金,香港大學校長獎學金,國家獎學金,清華大學優秀碩士畢業生,清華大學優秀碩士論文獎等榮譽稱號。研究方向 : 具身智能、強化學習、機器人控制和自動駕駛。個人主頁:yaomarkmu.github.io
15、Zenlayer行業拓展總監 陳秀忠
陳秀忠(Adam),Zenlayer 行業拓展總監,北郵光纖通信博士,擁有 13 年云計算行業經驗。曾在信通院標準所、阿里巴巴和大河云聯從事基礎網絡研究和架構設計。于 2018 年加入 Zenlayer,專注幫助眾多出??蛻魳嫿ㄈ蚧A網絡,涵蓋游戲加速器、跨境電商、公有云、金融、RTC、社交娛樂和智能硬件等領域。在工程師和銷售崗位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刻的見解。
二、大會日程:七大板塊,共探產業變局與破局
大會設置了開幕式、大模型專場、AI Infra 專場、AIGC 應用專場、智猩猩具身智能技術研討會、智猩猩 AI 智能體技術研討會、中國智算中心創新論壇,將邀請學界專家、商業領袖、青年學者、技術大牛、資深投資人通過主題演講、高端對話、圓桌討論等形式,為業界呈現生成式 AI 與大模型產業的前沿技術路徑、產品創新成果、應用落地風向、商業挑戰思考。
在主會場,開幕式與大模型專場將于 4 月 18 日舉辦。2023 年 " 百模大戰 " 如火如荼,大模型訓練者們源源不斷的探索為生成式 AI 應用的繁榮打好基石。與會專家們將在大模型專場分享技術、應用、生態的路線選擇、最新成果與當前挑戰。
AI Infra 專場將于 4 月 19 日上午舉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專場將聚焦隱于生成式 AI 浪潮幕后的中間層玩家群體,邀請 AI Infra 細分賽道的領頭企業代表分享經驗與灼見。
AIGC 應用專場將于 4 月 19 日下午舉辦。AI 落地,應用為王,本專場將邀請國內標桿性產品及工具的創造者們,分享他們如何用生成式 AI 重塑應用體驗并取得商業成功。
在分會場,中國智算中心創新論壇將在 4 月 19 日舉辦,聚焦智算產業核心企業如何在大算力時代發揮軟硬件協同優勢、重構數據中心系統,以滿足旺盛算力需求。
大會還圍繞 " 具身智能 "、"AI 智能體 " 兩大前沿技術焦點舉辦閉門技術研討會。作為 AI 發展的重要分支,具身智能和 AI 智能體正嶄露頭角,通過結合多種技術及領域知識,讓 AI 通過執行自動化工作流自主分解、規劃并完成任務,探索進一步解放人類雙手、降低人機交互成本、讓模型與機器解決更多復雜任務的技術突破與商用路徑。
兩大前沿風口最新進展如何?為什么能夠顛覆行業生產力、改變游戲規則?亟待攻克哪些技術與落地挑戰?智猩猩技術研討會將進行深入探討。
三、年度榜單:中國生成式 AI 企業 TOP50
作為大會重要環節之一,【AI 生產力創新先鋒 - 中國生成式 AI 企業 TOP50】榜單將在大會期間正式揭曉。
榜單旨在聚焦中國生成式 AI 浪潮中敢為人先的先鋒企業(涉及大模型、生成式 AI 應用、AI 基礎設施等),根據生成式 AI 相關技術、產品、應用、解決方案的創新價值與產業影響力,評選出對創新突破或產業變革發揮重要引領作用的佼佼者。
榜單將在 4 月 19 日上午的 AI Infra 專場結束后重磅揭曉,申報(點擊查看詳情)將于 4 月 3 日截止。
四、四類電子門票開放,免費票憑證可以查看啦
大會設有四類電子門票,分別為免費票、標準票、貴賓票和尊享票。其中,對于免費票,在申請后需經主辦方審核通過,方可參會;標準票、貴賓票和尊享票均需購買。
目前,這四類電子門票均已開放,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申請,或者購買。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小助手 "泡泡" 即可進行免費票申請,或購買電子門票。已添加過 " 泡泡 " 的老朋友,給 "泡泡" 私信,發送 "GenAI24" 即可。
同時,針對此前已申請免費票的朋友,組委會的審核和通知工作已經啟動,小助手將對通過審核的朋友進行微信告知(優先微信,并輔以短信或電話),請您查收和回復。劃重點啦,一定記得去查看您的免費票憑證,這是現場參會簽到需要的,記得保存哦 ~
另外,有大會贊助、演講需求的企業或專家,也可以私信 "泡泡" 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