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金零售市場,目前多數消費者持觀望態度。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江芬芬 攝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江芬芬
一路狂奔的黃金,終于“歇了歇腳”。
4月10日晚,受美國3月CPI數據高于市場預期、降息可能性下降等影響,現貨黃金和期貨黃金攜手“跳水”。截至收盤,倫敦現貨黃金日跌近0.8%,報2335.5美元/盎司;紐約黃金期貨收跌0.42%,報2352.4美元/盎司。而就在此前3個交易日,兩大黃金指數連創歷史新高,年內漲幅分別為13.47%、13.68%。
在業內人士看來,金市已被架在“熱鍋”上:回購市場熱火朝天,有南京投資大戶逢“高”出手300多萬元金條;零售市場陷入冷清,絕大多數消費者望“高”卻步謹慎觀望;品牌商戶騎虎難下,樂見金價漲又怕它暴漲,畢竟一旦金價“高處不勝寒”,風險和動蕩也將隨之而來。
見證歷史:金價上漲“急且高”,金店掛牌價玩跳漲
國際金價的下跌,迅速傳導至黃金終端市場。昨日,記者走訪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寶等品牌南京門店,足金飾品的掛牌價多為720元/克、721元/克,最高日跌幅為0.96%。
“雖然跌了,金價還是在歷史高位?!惫┞氂谀暇┠称放平鸬甑臈钊赝嘎?,按照慣例,3月是行業淡季,月初店里的足金飾品掛牌價為610元/克左右,沒想到3月下旬市場風云突變,國際金價迅猛上揚,“店里掛牌價與國際金價掛鉤,往往睡個覺起來,每克就漲十幾元,有時能跳漲近20元。”
李齊兵是深圳市一二三四珠寶有限公司負責人,他的檔口開在全國規模最大的黃金珠寶交易集散地——深圳水貝黃金市場。由于做的是批發生意,這個市場的金價相當接近國內基礎金價。3月初,水貝金價是469元/克,月底價格躍至520元/克上方。到了4月10日,水貝金價已觸碰559元/克,昨日最新價為554元/克。入行十多年的李齊兵表示:“這么快的漲幅、這么高的價格,我是頭回見!”
集體“恐高”:黃金變現異?;鸨?,零售市場漸添冷意
金價攀至歷史高位,不少投資者開始“見價而退”,攪熱黃金回購市場。
南京某金飾投資有限公司業務主管于先生稱,受益于一騎絕塵的金價行情,今年3月份公司的黃金回購量為去年同期的三四倍,每天都有不少客戶上門賣金。日前,有位投資客拿來6.5公斤的投資金條,公司門店回購價為實時基礎金價減掉2元/克,以520元/克計算,客戶這一筆就變現了338萬元,“前幾年,這位客戶以每克300多元的價格買進這批金條,一買一賣賺了100多萬元?!?/p>
而近期的黃金零售市場卻是另一番景象。楊蓉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前后,店里的生意紅紅火火,尤其黃金飾品格外走俏。金價初露上漲勢頭時,一些消費者抱著“買漲不買跌”的想法,還會光顧金店,但隨著價格越漲越高,近期店里的人流量明顯減少。目前僅有少數剛需客戶出手,比如閨蜜過生日、寶寶過周歲,客戶會買小克數的項鏈或者生肖金飾等,大多數人持觀望態度。
記者注意到,市民一旦留意到金店金價信息,都會驚呼“金價都這么高了!”為此,各大金店爭相推出補貼,比如消費者購買10克以下足金飾品可補貼20元/克,10克以上補貼30元/克。即便如此,正在逛街的張小姐也坦承:“現在下不了手,一條9克重的金項鏈加上千元工費,價格要沖到7000多元了?!?/p>
需求生變:央行開啟“爆買”模式,“年少買金”已成潮流
讓業內人士也看不懂的黃金“超級牛市”,背后究竟有何推手?
目前,黃金的供給總體穩定,左右價格的關鍵因素為需求,其中主要是金飾消費、黃金投資和央行購金行為。華泰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張繼強指出,傳統上,黃金定價體系以美元實際利率為核心,近兩年,在地緣擾動、高利率環境下,舊的黃金定價體系解釋力漸弱,而以央行購金為核心變量的黃金定價新機制逐漸浮出水面。全球央行正持續增加黃金儲備,尤其2022年下半年以來購買速度顯著加快,成為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此外,近期國內股票、房地產等傳統資產總體表現較為平淡,投資者開始轉投實物黃金懷抱。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95后”甚至“00后”扛起了金飾消費的大旗,一路推高黃金銷量。出于職業需要,于先生每周都會去金店逛逛,他發現,此前年輕一代與黃金首飾的情感聯系“特別薄弱”,來的都是媽媽輩消費者,但最近一兩年,柜臺前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對于“年少買金”潮流,省金銀珠寶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李蘇萍分析,傳統金飾工藝簡單,只求量不求質,反觀最近幾年,行業加大創新力度,迎合年輕人的消費喜好。一方面,古法黃金、5G黃金、3D硬金等新工藝使黃金款式更豐富、做工更精致;另一方面,復古和國潮風勁吹,各家黃金珠寶品牌“文創化”設計悄然興起,也讓年輕人難以抗拒。
“淘金”不易:連續沖高累積風險,市場亟須適當降溫
采訪中,于先生直言,在金價的這波上漲中,不乏美元、利率走高等利空因素,但金價仍然脫“韁”前行,蘊藏的風險越來越高。出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考慮,從業人員并不希望金價暴漲或者暴跌。
展望后市,張繼強判斷,央行購金規模仍是黃金后市最重要的跟蹤觀測指標之一,全球大選年、美聯儲降息預期有望產生助攻效應。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則提醒投資者:央行購金熱提振了市場投資黃金熱情,但央行增持黃金更多是戰略層面考量,這與普通投資者目標存在明顯差異。
以年輕人偏好購買的小克量黃金飾品為例,因為存在加工和品牌溢價等因素,其回收價格會低于銷售價格。至于黃金股與黃金ETF,投資者需具備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投資經驗。站在當前節點,金價已累積較大漲幅,可能帶來階段性擾動,普通人“淘金”愈發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