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边B日來,在太原各地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戶們的忙碌身影。與此同時,太原各地相關部門也通過組織村民開展培訓、聘請專業技術人員下鄉入村推廣農技知識、聯合企業專家為村民普及農業相關法律知識等,多措并舉確保春耕備耕工作有序開展。
鎮村聯動早部署快馬加鞭備春耕春風漸暖,春雨細綿,3月25日上午,山西晚報記者走進太原市小店區北格鎮。遠遠望去,數十公里外的母親河汾河水源滋養著北格鎮東蒲村、西蒲村等村的肥沃農田,在汾河支渠和密布如“毛細血管”的田間U型渠、直板渠引導下,汾河水激流奔進,澆灌著每一寸“如饑似渴”的土地。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春澆一刻也耽誤不得啊,得快馬加鞭!”在北格鎮東蒲村的水渠旁,負責全村春澆工作的楊師傅,一邊看著汩汩流向田間的汾河水,一邊感慨地說道。
楊師傅今年69歲,從事農業種植已有40多年,負責全村春澆工作。今年三月初,楊師傅再一次申請了村里的志愿者,加入到了全村的春澆工作中?!澳挲g大了,就習慣了,每年這個時候,就開始為村里的地擔心,生怕年輕人沒經驗,來了澆不好!”楊師傅笑著說。
據了解,為保障春澆工作有序推進,北格鎮各村成立由農業種植能手、黨員志愿者等組成的“春澆工作專班”,負責全村耕地的分片澆灌、農業設施維護、風險隱患排查處置等工作,進一步提高灌溉效率。
2024年年初,為做好本年度農業穩產增收,北格鎮還第一時間組織召開農業春耕春播部署會,以“穩面積、提單產”為原則,制定《北格鎮2024年農業生產工作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為打通農業服務“最后一公里”,近日,北格鎮還積極與山西農科院、小店區農業農村局進行對接,采用科技特派、農科銜接等方式,邀請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種植技術管理、優質品種推廣、農業法律法規政策咨詢等技術指導,助力農民在“良田”用“良技”播種“良種”。
“走出去”“請進來”提升技能備春耕為做好春耕備耕各項工作,太原市各縣區通過“走出去”觀摩培訓、“請進來”現場教學等各種方式,打通農業服務“最后一公里”。
古交市農業農村局組織遴選出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小微農企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帶頭人等優秀學員,開展為期5天的高素質農民異地實訓考察暨現場教學活動,以拓寬農業發展思路,學習提升農產品產銷技能,培養鄉村振興帶頭人。
在觀摩培訓過程中,學員們先后到山東聊城信發現代農業產業園,以及泰安、壽光等地的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高標準農田示范區、農村電商直播基地等進行參觀學習。培訓過程中,學員們紛紛表示:這次培訓班教學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不僅學到了新的農業知識,增強了從業信心,接下來,他們將把學到的好經驗、好做法,結合實際,應用到鄉村振興的創新發展工作實踐中。
為進一步動員科技力量助力鄉村振興,近日,小店區科技局與小店農業農業局邀請山西大豐種業教授專家走進劉家堡鄉,開展助力春耕備耕種業專項行動。以“小店區的主要玉米生態區劃分、土壤肥力水平及灌溉水利條件、玉米種植常發病蟲害”為課題為村民開展培訓,切實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綠色發展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精準科技服務。
同時,農業專家就經營者和種植群眾遇到的問題現場為其答疑解惑,讓更多群眾了解遇到農資產品出現問題時如何利用法律手段維權。此外,專項行動活動現場還發放了《增強防范意識,謹防忽悠騙局》《購肥須知》《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等春耕備耕時期與農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資料,并耐心解答群眾提出的各種涉農問題。
山西晚報記者李婷
鏈新聞
太原全力做好春耕備耕山西晚報訊(記者李婷)3月26日,山西晚報記者從太原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2024年,太原市將通過壓實生產責任、聚焦關鍵技術、加強農技服務等多項舉措,全力做好春耕備耕。
壓實生產責任,全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大糧食生產政策支持力度,部署開展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申報工作;繼續執行市級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補貼政策,在中央和省級基礎上,每畝再補貼100元;計劃安排清種大豆補貼,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種豆積極性。有序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出臺《太原市盤活利用撂荒耕地穩定糧油生產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對盤活利用撂荒耕地種植糧油作物的新型經營主體每畝補貼300元。
聚焦關鍵技術,全面推動大面積單產提升。扎實推進糧食單產提升行動,促進玉米、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大面積均衡增產,力爭糧食總產達到5.24億斤。推動有機旱作農業縱深發展,創建3萬畝玉米生產基地和1個科研示范基地。聚焦陽曲谷子、清徐高粱、婁煩馬鈴薯、晉祠水稻等特優產業,開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行動,創建一批市級示范基地,促進產業節本增效。
加強調度監管,保障農資農機供應穩定有序。全面開展農業執法護航春耕備耕暨春季農資打假專項行動,重點圍繞種子、農藥、肥料、獸藥等農業投入品的生產、銷售、使用環節,加大執法檢查力度。
加強農技服務,促進關鍵技術落地落實。發布農業主推品種、主推技術,持續開展基層農技人員進村入戶技術服務,堅持“一線工作法”,組織市、縣、鄉基層農技人員,結合春耕備耕、三夏生產、三秋會戰、防災減災等重要農時節點,包縣包村包主體,到村到戶到田頭,開展政策宣講、技術服務、調查研究、紓困解難,提高關鍵技術到位率、普及率,推動糧食生產和農業農村各項重點工作落地見效。
堅持預防為主,扎實做好農業防災減災。牢固樹立“防災就是增產、減災就是減損”的理念,扎實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工作。
下一篇:烏軍:全部攔截;俄軍:全部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