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新農人“慧”種田
    佚名
    2024-04-11 17:09:52
    0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王珍

    3月12日,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塘雅鎮萬畝良田基地上,一輛大型植保機正在作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月16日,西藏自治區拉薩市迎來一年一度盛大的傳統春耕儀式。拉薩市曲水縣茶巴朗村村民在春耕儀式前煨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茶亭鎮的創聯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工作人員正在檢查高速插秧機。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3月11日,廣東省廣州市,大吉沙島隆平田使用無人播種機播種。(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3月10日,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美東農機專業合作社組織無人植保機在胡屯鎮田間進行小麥飛防作業。(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春回大地暖,春耕正當時。從南到北的中華廣袤田野間,一幅繁忙有序的春耕備耕畫卷正徐徐展開。

    可實現自動駕駛的農機裝備、智能化的“蟲”臉識別平臺、精準化的灌溉系統……在這幅壯美畫卷中,“人拉肩扛”的耕作場景逐漸退場,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高科技手段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人們感慨,種田如今變得越來越有“科技范兒”。

    無人播種機、無人植保機,智能化無人化成農機裝備發展新趨勢

    耕牛上岸、鐵牛下地,這是不少農人曾經描繪的未來農業新圖景,展現的是他們對農業機械化的期待。

    如今,這一圖景正在成為現實。

    根據農業農村部消息,“十三五”時期,我國農業機械化邁入了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的發展時期,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25%。對于我國第一產糧大省——黑龍江這一數據更高,超過98%。

    在此基礎上,發展“聰明”的智能化農機,成為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新趨勢。

    3月13日上午,廣東省東源縣柳城鎮下壩村萬畝無人農場不同以往。一臺無人駕駛的水直播機正按照規劃路線,有條不紊地將“太空稻”播撒到農田里。這是全國首次使用無人駕駛水直播機播種航天水稻。

    據介紹,水直播機是由無人駕駛定位控制系統、行走動力和播種裝置三部分組成,包括水田輕型行走動力、開溝起壟裝置、排種器、仿形機構和懸掛提升機構等,能精準控制播種量,省略了育秧、運秧、插秧的環節。運用的是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的“基于北斗的農業機械自動導航作業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成果。

    東源縣以北,1200公里外的安徽省太和縣郭廟鎮張淺村,小麥已進入返青期。伴隨著嗡鳴聲,無人機低空掠過綠油油的麥田。種糧大戶隨漢邦正在田埂上熟練地操控著遙控器,給小麥追肥。

    據介紹,從返青期到抽穗前,是小麥生長速度最快、生長量最大的時期,也是小麥能否高產的關鍵節點。以前,小麥追肥通常采用輪式撒肥機或人工背壺噴灑,不僅存在播撒不均、踩苗軋苗、下雨無法作業等問題,而且效率不高,一個熟練的農民一天最多只能施肥15至20畝,無法滿足大規模農業生產的需要。

    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竹鎮鎮的種植大戶方繼松去年也開始使用無人機進行撒肥作業,短短1分鐘便可完成一畝地的追肥,效率提升了近百倍。

    這只是科技助力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無人深松機、無人旋耕機、無人播種機、無人植保機、履帶自走式耕作機、無人收割機……據介紹,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農機裝備走入耕種管收各環節,推動實現真正的無人化農業生產管理。

    今年42歲的張知遠是青島耕萬畝農機合作社的理事長。用他的話說,過去開一天拖拉機耕50畝地,累得夠嗆。如今,腳不沾泥、手不碰水,通過一部手機便可操縱一臺智慧拖拉機,完成200畝地的耙地、平地、起壟、施肥等作業。

    “拖拉機帶有自動導航,可以根據地塊設定自動作業路線,在大地塊作業更‘筆直’,誤差非常小?!睆堉h表示。

    據業內人士介紹,如今,不少智慧農機都裝上了北斗“天眼”,旨在助推高質量作業。數據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有北斗定位作業終端的農機裝備已達60萬臺。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農業機械化管理處處長朱華生告訴記者,該省還打造了全國首家省級農機調度指揮平臺,所有使用北斗系統的自動駕駛、輔助駕駛農機裝備都能納入平臺統一監控、調度。同時,平臺還可對深松整地、秸稈還田等農機作業質量進行遠程監測。

    智能傳感設備、衛星遙感技術,田間管理“用數據說話”

    進入3月,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七星農場智能化暗室育秧工廠里的工作人員開始忙碌起來。

    溫度傳感器正常,水位傳感器正常,閥門開關正?!麄冋闯绦驅χ悄芸刂剖艺麄€系統和數據平臺進行最后的測試,為下一步育苗提供精準的科技保障。

    據介紹,在這個育秧工廠里,水稻由種子長成標準秧苗,有著量化的控制標準。通過溫度傳感器、水位傳感器、棚內二氧化碳監測設備等進行實時的數據采集,獲取的實時數據與設定的參數進行對比分析后,再反過來調整有關設備,實現“缺什么補什么”,從而保證秧苗的質量、成苗率以及整體工作效率。

    作為北大荒集團無人化農場建設試點之一,“用數據說話”不僅體現在七星農場的育秧階段,還體現在農作物生長全過程。

    七星農場北大荒智慧農業農機中心主任孟慶山告訴記者,他們根據農作物不同生長周期的不同特點,確定數據采集標準、時間,利用高清攝像機、智能傳感及遙感設備等,實現對土壤平整度、土壤墑情、土壤肥力、作物長勢、病蟲害等級分布等情況的識別監測,經大數據分析后,為施肥、灌溉等提供科學指導。

    “過去,種田憑感覺憑經驗,現在是‘用數據說話’,不僅省時省力,而且增產高效?!逼咝寝r場一位種植戶表示。

    田間管理“用數據說話”,已成為不少農人的共識。不止在黑龍江,多地都在推進農場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中不斷探索。

    江西省南昌縣蔣巷鎮大田農社的萬畝農場,是該省首個“萬畝智慧農場”。得益于無人農機和物聯網、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應用,上萬畝農田只雇了26個職業農民管理。

    據介紹,萬畝田間立著30多個智慧農情檢測站。它們通過傳感器收集空氣溫濕度、土壤pH值、光照度等情況,最終將數據反饋到數字化終端平臺。工作人員只需打開手機里的“大田物聯”APP,動動手指,耕種進度、土壤墑情等情況便一目了然,也可通過分析數據為田塊量身定制不同的種植方案,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產量。

    不僅如此,衛星遙感技術也逐漸應用到指導農業生產之中。簡單來講,就是把攝像頭搬到天上去。東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劉煥軍表示,遙感技術可以客觀、準確、及時地提供作物的生態環境和作物生長的各種信息,是精確獲得田間數據的重要來源。

    海南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現代生物技術育種先行試驗區一片繁忙。在這里,“天、空、地”一體化的智慧農田管理模式正在籌備中。據介紹,衛星遙感、無人機、地面監測設備將用于對農田相關數據的實時采集。

    厘米級精準灌溉、線上線下診斷指導,農業生產更精準更科學

    作為夏糧產量占全國四分之一還多的“中原糧倉”河南,春管工作正在加緊進行。受去年秋汛影響,河南今年春耕春管面臨復雜墑情,更需高科技助力。

    最近,在新鄉縣七里營鎮中國農科院基地,一臺大型噴灌機正在給農田灌溉、施肥。

    與其他噴灌機不同,這臺噴灌機可以自己決定“用水量”“用藥量”,實現厘米級精準灌溉。這得益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研發的光譜感知精準灌溉系統。

    系統研發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研究人員陳震介紹:“該系統利用知識模型,知道每一塊(地塊)需要灌溉多少水,生成一個灌溉處方圖。比如這個噴頭,能控制的大概范圍是三米,我們就根據控制范圍生成一個灌水量,然后在三米內就能控制噴頭的開啟、行走的速率,從而實現變量噴灑?!?/p>

    據了解,這套系統是國內首個將無人機光譜感知與大型噴灌機精準變量灌溉結合的精準灌溉系統,相當于給灌溉機加上了“眼睛”,目前正在“試用期”。

    “高科技裝備、手段的運用,讓農業生產更加精準、更加科學,也更加省力,最終是想達到在保護耕地、節約資源等基礎上實現高產增收?!币粯I內人士告訴記者。

    在新疆,膜下滴灌系統已在棉花、玉米、小麥、水稻等40多種農作物中得到應用,開辟了一條新型節水增糧增收的路子。其中,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技術,突破傳統種植水稻的“水作”模式,可節水60%以上。

    “種地靠科技”正被更多農民所接受。

    從靠天吃飯到智慧務農,山西運城的種糧大戶胡天妮對智慧農業帶來連年豐收有著更足的底氣。用一臺手機,胡天妮就可以精準掌握和操作1000多畝麥田的噴水和施肥。

    四川省大邑縣燕萍家庭農場,在大數據、無人機飛防等技術的助力下,精準作業不再難?!耙郧耙划€地要用100斤化肥,現在只要用70斤就夠了。”農場負責人鐘燕萍說。

    胡天妮算了一筆賬:一畝地全年可以減少200元左右成本,一年兩季,每畝地可增加五六百元的收益,減投和增收加起來一畝地可以多賺七八百塊錢。

    不僅如此,農業農村部還通過開展“科技壯苗行動”等活動,把科技成果送下去,精準有效地指導農民進行農業生產。

    “這季冬小麥雖然播種期偏晚,但多虧冬天不太冷,麥苗帶綠越冬,底墑表墑很足?,F在要抓住有利條件,增施返青肥,促分蘗,增穗數。”近日,河北省寧晉縣“科技壯苗”服務團隊來到田間地頭,向農民現場授課。

    湖北省數千名農業技術專家依托“云端”平臺,為農民開展作物病蟲害遠程診斷服務,在線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指導。

    ……

    新農人“慧”種地。越來越多的農民已經習慣了有問題找專家、靠技術,種地有證書、有職稱也逐漸引領“潮流”。

    相關內容

    新農人“慧”種田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王珍3月12日,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塘雅鎮萬畝良...
    2024-04-11 17:09:52
    新農人“慧”種田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王珍3月12日,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塘雅鎮萬畝良...
    2024-04-11 16:30:57

    熱門資訊

    北方30℃以上區域將成片出現 ... 四月二十四日,江南、華南地區遭遇新一輪降雨。二十五日為此次降雨過程的峰值階段,廣東中南部局部地區出現...
    笑壞了!31歲網紅“俄羅斯娜娜... 她的離開讓我們開始思考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娜娜走了,真叫人心疼,也引發了大家對她跟老公王濤感情的揣測...
    四川81歲大爺花25元嫖娼被抓... 都說“人不風流枉少年”,可事實上風流的又豈只有少年!近日,四川警方抓獲一起嫖娼案件,便刷新了網友的三...
    重度燒傷消防員劉攀女友宣布懷孕... 全身燒傷面積93%是個什么概念?一般情況下,燒傷50%以上就算是很嚴重了,93%幾乎身上就沒有完整的...
    女孩退伍224天后收到部隊轉賬... 【女孩退伍224天后收到部隊轉賬,數說不盡的家國情懷】在山東泰安,一位名叫小樊的女孩在退伍224天后...
    重度燒傷消防員劉攀女友宣布懷孕... 全身燒傷面積93%是個什么概念?一般情況下,燒傷50%以上就算是很嚴重了,93%幾乎身上就沒有完整的...
    南昌3人墜樓小區開發商曾涉貪腐... 在南昌的一場強對流天氣中,不僅有1600多棵樹被吹倒,還有4人死亡,10余人受傷。其中,南昌縣偉夢清...
    北京三里屯一男子遛“卡皮巴拉”... 近日,北京三里屯的繁華街頭,一位瀟灑的男子帶著他的特殊伙伴悠閑地漫步,這一不同尋常的組合立刻成為了眾...
    黃曉明女友葉珂正式道歉退網!前... 在公眾與私人的界限日漸模糊的背景下,王命金選擇通過詳細陳述來反擊,這不僅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更在一...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