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種瘋狂和不真實感。
除了家門口的那棵發財樹,全球各類資產都是一片繁榮。
黃金,傳統避險資產,目前國際現貨和期貨金價皆創新高,各國央行開始囤積黃金,而國內線下實際金價普遍在630—660元/克,有媒體報道有搶購過黃金的“中國大媽”套現后賺得數百萬元。讓人不禁感嘆:還是聽媽媽的話吧,不管是大媽,還是央媽。
比特幣,曾經被認為“智商稅”的投資品,如今的價格已逼近72000美元/枚,市值飆升至1.41萬億美元。很多人對這個數字沒概念,這么說吧,它已經超過白銀總價值(1.38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八大資產。
除了這個月最熱的黃金和比特幣,全球主流股市也一直在創新高:自2月23日至今,美國標普500指數、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均創歷史新高。美國科技“七巨頭”的市值自年初以來飆升70%。美股繁榮,伴隨著的是歐洲股指再創兩年來新高,德國DAX指數朝1800點疾馳而去。
在亞洲,印度股指SENSEX30最近又漲至7.4萬點,成為亞洲最貴的市場。如果從2020年算起,印度股市已翻了一倍;日本日經指數也達到3.9萬點,這個數字比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時期最高點還高;不僅如此,印尼、越南、菲律賓股市都創下了新高……
這股資產狂漲風甚至蔓延到一些小眾資產:鉆石和寶石指數在持續上漲,美國珠寶和名表指數亦是如此。Knight Frank的奢侈品投資指數在過去12個月里上漲7%。一些奢侈品箱包品牌普遍上漲6%至25%,“貴婦理財產品”果然名不虛傳。
然而看似繁榮的背后,藏著不少疑問和矛盾。
??疑問一:有一種說法是,股市和黃金價格呈負相關。當市場繁榮、股市上漲時,投資者傾向于追求更高的收益,導致資金流入股市,黃金作為收益率較低的避險資產吸引力會相對降低,金價下跌。反之,當股市波動或下跌時,投資者為保值避險,會轉向購買黃金,黃金價格升高。
然而,此次全球股市和黃金價格皆出現新高。那么,黃金和股市漲跌到底是否有關聯?黃金上漲的真正邏輯是什么?
??疑問二:根據“美元回流論”,美聯儲目前聯邦基準利率高,促使美元回流,全球市場上美元減少,為何還能推動全球其他國家股市的飆升?進入股市的資金到底來源于何處?
??疑問三:目前是否存在資產泡沫?
《經濟學人·商論》最新一期文章提出了憂慮:從基本面來看,中美貿易摩擦、局部熱戰、貿易保護主義高漲——這一切本該是壓制股市反彈的力量。也就是說,全球經濟一直下行,資產卻一路高漲。
《經濟學人》的觀點是,美股泡沫可能會破滅,尤其是美國股市。依據是在華爾街,整體市值平均已達到1990年代末互聯網泡沫時期的80%,類似的指標還有集中度(少數頭部企業所占的股市份額)或估值差(估值最高與最低公司之間的差距)等。
比如,美國前10%公司的價值占比,僅次于1930年代股市暴跌前的水平,而那次暴跌正是大蕭條的導火索。
在此背景下,普通人現階段是否應該做一些投資,或者說調整策略?比如,面對瘋漲的黃金,該買還是該賣?美股、美債等美元資產還值得配置嗎?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請了相關領域的經濟學者,為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財經科普。
其實所謂全球股市我們可以分為兩大類看,一個是美國市場,一個是非美國市場。
對美國市場來說,一方面雖然目前看上半年降息可能性不大,但年內還是有望降息的,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往往會搶跑,因此市場也會提前計入一些漲幅。
對于非美國市場來說,其實也并不是每個市場都表現良好,比如韓國市場就表現一般。
我們還可以舉個例子:日本。日本股市大漲一方面是日元貶值造成的,我們之前把日經指數折合美元后發現其實其漲幅一般。而且日本企業和我們認知中的中國企業不同,日本企業全球化程度高,經營主體經常不在日本國內,而是分布在全球,很多日企的投資者也是分布于全球的,因此無論是日企本身,還是投資日企的人,可能受到本國的影響沒那么大,受到的更多的是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對流動性的影響。
再說黃金。黃金和股市二者的關系其實是,股市是一個高風險資產,黃金是一個避險資產,但二者并不天然對立。
股票的定價因素用DDM模型拆解之后主要是:盈利預期、無風險利率、風險偏好?,F在全球的情況是,盈利預期還可以,無風險利率有下降預期。風險偏好也許有些降低,但是和另兩個因素相比不占主導。這是一種解釋黃金與股市雙高的方式。
近兩年美國緊貨幣、寬財政。寬財政制約了緊貨幣的效果,結果就是利率高企、流動性也相對寬裕。同時,受益于寬財政,美國經濟保持韌性,屢超預期,從基本面的角度支撐股市估值。
黃金近年來的大漲,主要驅動力并非避險屬性,而是逆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央行加大對黃金的配置力度,以及高通脹環境下黃金商品屬性自帶的抗通脹特質。
近期,美聯儲降息預期不斷發酵,10年期美債利率和美元指數下行,黃金作為美元的替代品,與美元指數和美債利率的走勢呈負相關,當市場再次交易美元降息周期時,黃金價格出現了一定的搶跑行情。
此外,近期全球地緣沖突有所升溫,也強化了黃金的避險屬性,成為支撐金價上行的力量。
關于目前如何投資,有一點原則必須強調:遵循能力圈原則,只做熟悉的領域。對于國內投資者來說,建議在國內市場發掘投資機會。當前,A股市場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疊加經濟基本面有望迎來拐點,A股中長期前景向好,相比國外市場,具有更高的性價比和投資價值。
第一,美國目前問題嚴重性前所未有。一方面是債務持續擴大,另一方面是美國財政壓力嚴峻,財政赤字伴隨地緣風險外部支出需求、經濟內在穩定保障之需,尤其是美國財政發債融資和斂財模式壓力加大。1—2年期美債收益率上揚凸顯美國財政壓力與風險。加之今年是美國大選年,保持美國政經穩定是當務之急。
在這個背景下,國際黃金價猛漲的背后存在美國自我保護的邏輯。畢竟美國黃金儲備是全球最高的,高達8000噸。黃金價格不斷上漲,意味著美國應對風險的籌碼和力度越來越高。
第二,美元霸權主義使得其他國家央行近幾年頻頻增持黃金。但由于黃金的定價與美元強關聯,黃金價格越漲,相對于美元就繼續貶值,這符合美國保持美元貶值,利用美元定價權維持世界競爭力的一貫策略。
與此同時,黃金價格上漲也會令其他國家央行的購金成本大幅提高。試想黃金價格從1900美元漲到2200美元,購買成本就增加16%。因此,金價上漲,美元貶值既符合美國國家利益,又讓那些試圖抵抗美元霸權的國家付出成本,可以說是一箭雙雕,實現了美國自身利益最大化。
預計國際黃金價格還有上漲空間,2300至2500美元的上漲預期逐漸加大,但未來是否突破3000美元尚難以預料。
美股有沒有泡沫?有,但沒有想象中的嚴重。
美國股市的上漲,主要動力來自科技行業。與AI相關的“七巨頭”,也就是七家規模最大的股票,在去年上漲超過100%,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上漲41%。
其次,美國宏觀經濟是“完美的反通脹”,在保持經濟韌性增長的前提下,通過加息降低通脹,所以基于美國比較強勁的經濟數據,股市的泡沫并沒有想象中嚴重。
基于此判斷,首先美股仍然值得投資,主要原因就是AI行業的驅動和美國企業盈利的韌性。
而黃金作為無息資產,在低息環境下更具吸引力,因此美聯儲降期的預期越大,越利好黃金。
雖然近期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大大減弱,實則不利好黃金,但是黃金近期的暴漲更多來自于技術性,而非基本面。未來黃金的走勢取決于三個層面:美聯儲的降息,央行和投資者的購買需求,以及地緣政治。
目前來看,黃金依然是值得投資的避險資產,短期可能會經歷技術性回撤,但在眾多風險不明確的情況下,仍然看好未來的長期增長。
最后,隨著美聯儲未來降息,預計今年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下降至3.5%左右,但美債依然是值得布局的資產。
下一篇:價格持續走高,黃金牛市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