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變體又有卷土重來的勢頭。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最近確診數據激增。馬來西亞衛生部宣布,新冠確診者必須從出現癥狀的第一天起隔離五天,并保持室內通風。確診者五天后外出時也應戴上口罩。
那么,此次病毒影響究竟有多大呢?世界衛生組織對此亦有發聲。來看報道!
馬來西亞重啟隔離政策
新冠病毒的新變體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傳播,其為奧密克戎BA.2.86的亞變體。
本周二,新加坡衛生部宣布,將從即日起恢復每日的疫情數據更新。截至12月9日當周,新加坡報告5.6萬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較11月最后一周增加了75%,平均住院人數從一周前的225人激增至350人。據稱,JN.1變體病例約占到新加坡感染病例的60%。印尼的新冠病例也較11月出現顯著增加,感染人數增加了13%。其首都雅加達平均每天出現200例病例,但90%病例無癥狀或癥狀輕微,住院情況也在控制之中。
馬來西亞衛生部在社交媒體X宣布,確診者隔離五天后仍應避免停留在擁擠場所和拜訪高風險群,同時必須使用消毒洗手液或肥皂勤洗手,直至第10天為止。確診者將收到衛生部防疫手機應用MySejahtera的居家隔離令,并隨后按程序完成每日的居家評估。任何與新冠確診者有密切接觸者,一旦出現發熱、咳嗽,以及感冒等癥狀時,也應主動隔離并進行抗原快速檢測(ART)。“如果結果呈陰性且相關癥狀逐漸減輕,密接者即可結束隔離?!?/p>
馬來西亞衛生部長祖基菲里阿末星期一(12月18日)下午在衛生部召開記者會說,衛生部已制定一系列計劃應對日益嚴重的新冠疫情。12月10日至16日的第50個流行病學周,衛生部通報的確診病例為20696起。他希望民眾時刻觀察自身健康情況,倘若出現疑似癥狀,就應該立即檢測。該國衛生部早前預測,圣誕和元旦假期后,馬來西亞的確診病例將進一步增加。當局因此促請民眾做好防疫措施。
世衛組織發聲
當地時間19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JN.1變異株列為“須留意變種”,并指目前的證據顯示JN.1構成的公共健康風險低。
至少兩名專家告訴路透社,雖然JN.1能夠躲避免疫系統,而且比其他目前流行的新冠變種更容易傳播,但它并沒有出現任何更嚴重的疾病跡象。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的病毒學家佩科斯說,雖然感染JN.1的人可能更多,但它不會構成更大的風險。
世衛組織說,目前的新冠疫苗將能繼續預防JN.1和其他流行變種引起的嚴重疾病和死亡。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本月早些時候說,根據CDC的最新預測,截至12月8日,JN.1亞變種約占美國新冠確診病例的15%至29%。
根據世衛組織上月的資料,目前有三個新冠變異株被列為“須留意變種”(variants of Interest),另有六個變異株被列為“須關切變種”(variant of conc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