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雪濤(中國傳媒大學國際傳媒教育學院院長,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近年來,在政策與技術的雙輪驅動下,我國數字經濟穩步發展,惠及民生的同時使得不同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從2016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出臺到2021年12月12日《“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頒布,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丁笆奈濉睌底纸洕l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全面地分析了國家數字經濟的發展情況,從頂層設計的高度指明了未來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的方向、制定了系統化的推進工程,這標志著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一、正確認識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態勢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的穩健快速發展對生產和生活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已是不爭的事實。全球領先的信息基礎設施、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的各類應用場景已促發了諸如移動支付、智能制造、網絡金融、在線教育、電子商務、遠程醫療等多種新業態、新模式。與此同時,數字政府建設不斷邁向新臺階,數字經濟的國際合作也在持續深化。盡管我國的數字經濟規模居全球第二位,但數字關鍵技術還存在短板、數字經濟的應用場景還主要集中于消費端、供給端的數字化轉型還亟待提升、數字治理能力還需進一步優化。習近平總書記切中要害地指出,同世界數字經濟大國、強國相比,我國數字經濟大而不強、快而不優。伴隨數字技術與各類產業的深度融合、數字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的數字經濟將跨越普及應用的階段,向更高的發展層次邁進,正如《規劃》所指出的,“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
二、《規劃》具有頂層戰略意義
《規劃》從應對新形勢新挑戰,把握數字化發展新機遇出發,總體觀瞻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現狀和面臨的形勢,對我國“十四五”期間數字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指標、重點任務、專項工程等進行了全面部署。
《規劃》以“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為構建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為根本指導,明確堅持“創新引領、融合發展,應用牽引、數據賦能,公平競爭、安全有序,系統推進、協同高效”的原則?!兑巹潯凡渴鹆藘灮墧底只A設施、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健全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著力強化數字經濟安全體系、有效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等八大重要任務,明確了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優化升級等十一個專項工程?!兑巹潯返某雠_是推進我國數字經濟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行動綱領,是構建全球數字經濟共治共享新格局的中國路線圖。
三、《規劃》為構建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十四五”時期,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尤其要在《規劃》的引領下,全方位提高我國數字經濟治理水平,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道路。
一是搶抓科技創新機遇,強健數字經濟技術基礎。本世紀以來應用科學技術呈爆發式發展,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急速改造著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完成現實世界在虛擬世界中的重建。技術創新的周期正在縮短,技術創新的維度正在增加。數字經濟是技術推動型經濟,技術與生產、生活各領域的融合不僅提高了全要素生產率,更助力了新產品、新業態、新組織模式和新消費模式的形成和供需的有效對接。《規劃》的第一項重點任務為“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明確圍繞信息網絡基礎設施、云網協同和算網融合、基礎設施智能升級等具體工作舉措,為搶抓新一輪科技創新機遇、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供了戰略與戰術支撐,為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筑建了強大的技術底座。
二是廣泛賦能實體經濟,提升數字經濟價值效度。如何發揮數據要素的最大效能?《規劃》提出的強化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和創新數據要素開發利用機制等,正契合實現數據生產要素全面價值化的三個階段(數據資源化——數據資產化——數據資本化),只有數據的價值形態從參與生產具有潛在價值的核心生產要素發展到參與市場交易的產品,進而演進到為實現增值的資本,數據生產要素在實體經濟中效率才得以發揮,也才能成為鏈接數字經濟主導技術與各類經濟、社會活動融合的核心支撐。在數據生產要素價值化的基礎上,《規劃》通過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提升、數字經濟新業態培育等四個專項工程細化了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這兩大數字經濟核心領域的建設內容。從微觀經濟主體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入手,鼓勵大、中小型企業分類發展,同時全面深化農業、工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等重點行業,培育轉型支撐服務生態,這將在推進數字技術賦能重點行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生產性服務業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融合,創造更高的生產效率、產生更大的疊加效應,從而提升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三是堅持公平安全有序,完善數字經濟治理與安全體系。作為政府的治理對象,所有數字化的市場活動都會涉及公共服務提供、負外部監管治理和網絡信息安全等問題,這必然要求有相適配的數字治理和安全體系?!兑巹潯穱@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效能、提升社會服務數字化普惠水平、推動數字城鄉融合發展、打造智慧共享的新型數字生活四個方面展開務實舉措,深層次挖掘政務大數據的聯動價值和公共領域數字化服務的有效路徑,致力于減少數字鴻溝,勾勒出數字化公共服務的嶄新愿景和數字政府的生動格局。針對數字經濟有可能產生的平臺壟斷、信息安全、用戶數字足跡和隱私等的保護,《規劃》明確要堅持發展和監管兩手抓,在明晰監管部門職責的基礎上,強調善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加強政府治理能力,建設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全方位、多層次和立體化的監管體系?!兑巹潯吠瑫r闡釋了促進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提升和依托分類分級保護制度的數據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具體實施路徑。
四是有效拓展國際合作,推動數字經濟多元共治格局。《規劃》明確提出了拓展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的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及國際合作環境構建的舉措。一是依托數字貿易促進政策,“引進全球服務業跨國公司在華設立運營總部、研發設計中心、采購物流中心、結算中心,積極引進優質外資企業和創業團隊”,增強“引進來”;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培育壯大一批跨境電商龍頭企業、海外倉領軍企業和優秀產業園區,打造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優化“走出去”。二是聚焦東盟、歐盟、非盟等合作區域,強化網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與應用平臺的合作,加大金融、物流、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合作模式創新,推動“數字絲綢之路”深入發展。三是在加快研究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數字經濟相關標準和治理規則的基礎上,通過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推動全球數字經濟的共同治理,為營造公平的發展環境貢獻中國力量,維護和完善多邊治理機制,維護網絡空間主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向未來,我們要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伴隨數字經濟進入國家政策紅利期,數字生產要素與數字技術應用將進一步促進生產力提高和生產關系變革??梢灶A見,在《規劃》的引領下,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活力將得到全面激發,數字經濟將穩步邁向全面擴張期,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