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題:更好恢復母親河生機活力——五部門相關負責人談《關于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意見》
新華社記者于文靜、張曉潔、嚴賦憬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工作的意見》。長江十年禁漁實施以來,漁業資源恢復如何?漁民生活保障怎樣?根據意見部署,如何持續抓好長江禁漁?在2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五部門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水生生物資源恢復向好
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長江十年禁漁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要決策,是共抓長江大保護的標志性工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自2021年1月1日起在長江干流、大型通江湖泊、重要支流和長江口部分海域實行為期十年的禁漁,常年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據介紹,長江十年禁漁實施以來,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效。其中,水生生物資源恢復向好。根據中國水科院開展的禁漁效果評估和生物完整性指數評價結果,長江干流和鄱陽湖、洞庭湖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數由禁漁前最差的“無魚”提升了兩個等級。2022年標志性物種長江江豚的種群數量達到1249頭,實現歷史性止跌回升;長江刀魚溯河洄游至洞庭湖,已到了歷史最遠的分布水域。
唐仁健表示,當前正值長江禁漁從“三年強基礎”向“十年練內功”轉段推進的關鍵節點。此次印發的意見主要從優機制、強保障、嚴執法、固生態等方面,對十年禁漁工作進行再部署。農業農村部將會同協調機制成員單位和沿江各地,持續深化漁民安置保障、禁漁執法監管、水生生物保護等工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表示,長江十年禁漁是推進長江大保護的戰略性舉措。這些年我國采取了一系列保護修復措施,長江生態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
“在看到禁漁成效的同時,更要清醒認識到,成效尚不穩固,工作還處于爬坡過坎的階段?!惫m峰表示,下一步將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和沿江省份,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十年禁漁,一以貫之抓好各項工作落實,更好恢復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和母親河生機活力。
多措并舉加強退捕漁民生活保障
實施長江十年禁漁,做好退捕漁民安置保障是關鍵。
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長江十年禁漁實施以來,有關部門對23.1萬退捕漁民逐一建檔立卡、分類施策、跟蹤幫扶,多渠道提升就業社保水平;15.4萬名有就業能力和意愿的退捕漁民全部轉產就業;符合參保條件的22.1萬名退捕漁民全部參加養老保險。
“退捕漁民轉產就業和社會保障基本實現了‘應幫盡幫、應保盡?!U纤娇傮w上還比較低,一些靈活就業和自主創業的退捕漁民收入穩定性還比較差。下一步,要鞏固提升退捕漁民安置保障水平?!碧迫式≌f,此次印發的意見,針對23萬多退捕漁民,充實完善了就業、養老等方面的“工具箱”,從“退得出”向“穩得住”和“能致富”縱深推進。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宋鑫介紹說,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加強動態監測,強化與農業農村、民政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及時將需要救助的退捕漁民納入幫扶體系;聚焦就業轉失業的漁民、自主創業漁民、困難漁民,針對性加強就業服務;打造更具針對性、實用性的培訓項目;加強社會保障,確保退捕漁民基本生活。
齊抓共管嚴打非法捕撈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長江十年禁漁實施以來,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和公安機關月均查辦涉漁行政案件1600多起、刑事案件500多起,市場監管部門月均查辦相關案件300多起。2023年群眾舉報的非法捕撈數量同比下降28%。此次印發的意見,圍繞全面提升執法監管效能,就執法機制、任務布局、監管重點、能力建設等進行部署。
唐仁健表示,長江禁漁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歷史任務,持續鞏固禁漁成果,加快恢復流域生態還面臨諸多的問題和挑戰。比如,現在非法捕撈的時間、地點、手段以及非法漁獲物地下流通的黑產業鏈越來越隱蔽。農業農村部將持續有力推動長江禁漁各項措施落地落細。
“公安部將堅持打防并舉,長江十年禁漁期內,每年均組織開展以打擊長江非法捕撈為重點的‘平安長江’專項行動。組織警力會同相關行政執法部門在重點水域高頻開展聯合巡查執法,強化暗訪暗查。進一步密切與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推動加強禁用漁具、非法漁獲物購銷等源頭監管措施?!惫膊恐伟补芾砭重撠熑颂镉潞普f。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垂釣監管,規范禁捕水域垂釣行為。堅持疏堵結合,完善管理制度;研究建立垂釣備案制度和管理平臺,加大對違規垂釣的打擊整治力度;積極發揮垂釣行業協會自治管理作用。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稽查局負責人南軍介紹,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為期三年的“長江禁捕 打非斷鏈”專項行動,目前市場上公開宣傳、銷售長江非法漁獲物的現象基本杜絕,非法銷售渠道基本阻斷。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總體部署,不斷鞏固提升專項行動監管執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