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4月1日,以色列空襲了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領事部門建筑,造成至少7人死亡,其中包括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一名指揮官。
隨后,敘利亞外長梅克達德表示,敘方對這起空襲事件予以最強烈的譴責。伊朗駐敘利亞大使侯賽因強調,伊朗將果斷回應以色列的行動。目前,以色列方面對襲擊事件沒有任何表態。
另據參考消息援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聯合國安理會將于當地時間4月2日15時就以色列襲擊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事件召開緊急會議。
空襲現場畫面(圖源:新華社)
襲擊發生時正是下班高峰期,伊朗高級指揮官正準備就餐
報道援引伊朗駐敘利亞大使侯賽因的話說,以軍F-35戰機當天從其占領的戈蘭高地方向發射了6枚導彈,襲擊了位于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伊朗大使館旁邊的領事部門建筑。襲擊發生時,他正在大使館辦公室里,看到該建筑在空襲中遭到破壞。
現場畫面顯示,一棟多層建筑整體垮塌,樓板交錯堆疊,廢墟上濃煙滾滾。旁邊道路上散落著大量碎石和玻璃碎渣。爆炸造成的沖擊波甚至震碎了主干道對面建筑的玻璃。
另據央視新聞報道,這是兩天內以色列第二次空襲敘利亞,3月31日他們襲擊了大馬士革郊區,4月1日他們襲擊了伊朗大使館旁邊的領事處。此次襲擊發生在連接大馬士革東西方向的一條繁忙的重要的公路上,當時是民眾下班的高峰期。
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新聞處一名工作人員稱,襲擊發生時,包括多名伊朗軍事顧問在內的受邀人員正在樓里準備參加開齋宴。
穆罕默德·禮薩·扎赫迪(圖源:央視新聞)
據了解,在這次襲擊中,64歲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圣城旅”的高級指揮官穆罕默德·禮薩·扎赫迪及其副手哈吉·拉黑米等多人死亡,另有多人受傷。傷者已被送往醫院進行治療,現場正在進行廢墟的清理工作。
資料顯示,“圣城旅”是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對外行動部門,負責伊朗境外的軍事和情報任務,其前任指揮官為蘇萊曼尼。在蘇萊曼尼遭襲擊身亡后,卡尼于2020年接管了該旅。
此次遇襲的扎赫迪是該旅的高級指揮官,此前曾擔任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陸軍司令一職。伊朗官方媒體稱,德黑蘭認為扎赫迪是此次襲擊的目標。
空襲現場畫面(圖源:新華社)
伊朗:將果斷回應以色列的行動
空襲發生后,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和敘利亞外長梅克達德通話,強烈譴責以色列當天早些時候對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領事部門建筑的“野蠻”空襲。
聲明指出,梅克達德在通話中對這起空襲事件予以“最強烈措辭”的譴責,并表示其嚴重違反國際規則,特別是1961年《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
阿卜杜拉希揚在通話中表示,以色列對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領事部的襲擊違反了所有國際義務和公約,國際社會必須對這種犯罪行為作出嚴肅反應。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納賽爾·卡納尼發表聲明說,這一襲擊嚴重違反了《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國際社會和聯合國應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這一行為,并應對“侵略者”采取必要措施??{尼強調,伊朗保留對襲擊采取反制措施的權利。
伊朗駐敘利亞大使侯賽因稱,以色列的行為違反了國際法,伊朗將果斷回應。
隨后,約旦外交和僑務部、黎巴嫩真主黨、巴基斯坦外交部、伊拉克外交部也發表聲明,譴責以色列針對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領事處的襲擊,并對襲擊事件的遇難者表達哀悼,祝愿傷者早日康復。
伊朗首都德黑蘭,民眾上街游行(圖源:央視新聞)
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大批伊朗民眾聚集起來,舉行大規模反以集會。有民眾表示,以色列針對伊朗駐外機構的襲擊是侵略行為,伊朗應予以強力回應。
還有民眾表示,數月以來,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已經讓加沙地帶陷入巨大的人道主義危機。而其侵略敘利亞、襲擊伊朗駐敘外交機構的行為,嚴重破壞地區的和平與安全,體現出其罔顧國際法和國際準則的態度。
安理會將就以色列襲擊伊朗使館召開會議
當地時間4月1日,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稱,以色列對伊朗領事館的打擊是恐怖主義行為,違反聯合國憲章和外交設施不受侵犯原則。伊朗呼吁聯合國安理會譴責以色列對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的空襲,并采取包括舉行緊急會議在內的措施。
聯合國方面,俄羅斯常駐聯合國第一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揚斯基指出:“在以色列對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發動空襲后,伊朗向聯合國安理會請求譴責這一行動。作為對伊朗的回應,我們請求召開聯合國安理會公開會議?!?/p>
隨后,聯合國安理會就以色列襲擊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事件的會議定于當地時間4月2日15時舉行。
空襲現場畫面(圖源:新華社)
當地時間4月2日凌晨,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在社交媒體發文稱,伊方通過瑞士駐德黑蘭大使館向美國政府發出了重要信息,即作為以色列政權的支持者,美國必須為此承擔責任。
對于此次空襲事件,敘利亞國際問題專家穆罕默德·奧馬里表示,“以色列對敘利亞發動空襲的地緣政治目標之一,是為了讓美國維持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因為敘利亞是連接伊朗、黎巴嫩、巴勒斯坦的重要支點。以色列發動空襲是為了先發制人,削弱敘利亞及其地區盟友的力量。以色列持續加大對敘利亞的空襲范圍和力度,我認為會將地區局勢推向外溢升級的邊緣?!?/p>
極目新聞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人民網、參考消息、環球網、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