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綜合《紐約時報》、《國會山報》等多家美媒報道,隨著搜救工作的結束,美國馬里蘭州近日已全面轉向巴爾的摩“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倒塌后的清理和重建階段。然而在美國地方官員的眼中,這項“漫長無期”的任務簡直“令人生畏”。高昂的重建代價也毫不意外地又讓美國會兩黨互掐了起來,讓拜登“全額”資助大橋重建的承諾蒙上陰影。
當地時間3月28日,起重機抵達巴爾的摩港口大橋坍塌的現場 圖自視覺中國
事故現場開始清理,拜登政府撥出首批6000萬美元救濟金
當地時間周五(29日),美國東海岸最大的一臺起重機抵達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港口,“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坍塌現場的清理工作正式開始。三天前(26日),這座于1977年通車、長約2.6公里的大橋,在被懸掛新加坡國旗、行駛中突然失去動力的“達利”號集裝箱船撞斷兩個主要支撐柱之一后,頃刻坍塌。
美國海岸警衛隊發言人卡門·卡弗(Carmen Carver)稱,這臺起重機可能于周六上午開始從水中拖出殘骸的清理工作,第二臺起重機也已經在運送途中。
《華爾街日報》稱,美國官員正急于重新開放巴爾的摩的重要航道,但對于這條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航道究竟何時可能通行,官員沒有給出時間表。
“這令人生畏,也很復雜?!瘪R里蘭州州長韋斯·摩爾(Wes Moore)周四談及清理工程時直言。但他又補充說,“人們應該放心,我們一定會完成這項工作?!?/p>
據《紐約時報》報道,預計清理工作將在幾周內完成,負責維護巴爾的摩航道的美國陸軍工程兵部隊將全額承擔清理航道的費用。
至于大橋重建費用,在摩爾申請緊急撥款后,美國交通運輸部下屬的聯邦公路管理局(FHWA)28日宣布向馬里蘭州交通部提供6000萬美元的緊急救濟資金,作為初步應對事故的費用。其表示,隨著工作深入,聯邦政府還將提供額外緊急救濟撥款。
美國交通部長皮特·布蒂吉格(Peter Buttigieg)表示,拜登政府《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設立的基金中,大約有9.5億美元的緊急救援資金可供使用,但他并未確認多少資金可以用于巴爾的摩此次事故的重建工作。
拜登要全包重建費,兩黨國會議員又掐起來了
摩爾在一份聲明中稱這筆初步撥款為“快速恢復(港口運行)打下基礎”。不過諸多美媒都擔憂道,6000萬美元的政府撥款對于大橋重建顯然是“杯水車薪”。
據《華盛頓郵報》介紹,“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在20世紀70年代建成時曾被譽為“工程奇跡”,當時的造價為6000萬美元。
彭博社援引美國經濟軟件分析公司IMPLAN初步估算,大橋重建費用可能需要6億美元。還有知情人士透露,聯邦政府官員對馬里蘭州議員說的成本數字則飆升到“至少20億美元”。
盡管美國總統拜登早前承諾稱聯邦政府愿意全額承擔重建費用,呼吁國會予以支持,但從眼下共和黨人又和民主黨人“打”得雞飛狗跳的情形來看,他的設想恐怕不容樂觀。
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羅斯福廳就集裝箱船撞橋事故發表講話 圖自視覺中國
綜合《國會山報》、《赫芬頓郵報》等報道,共和黨人本來就已經因為最近批準的2024年大規模政府支出法案而感到不滿,強調美國政府根本無力承擔更多支出。在大橋重建一事上,他們更是認為這只是一個地區性問題,應該由地方財政自行解決。
“讓聯邦政府為巴爾的摩大橋買單完全是腦有包!這就是搶錢!”共和黨眾議員拉爾夫·諾曼(Ralph Norman)暴怒地向《國會山報》回復了這樣一條信息。另一共和黨眾議員丹·梅瑟(Dan Meuser)也在接受??怂剐侣劜稍L時表示,拜登的承諾令人憤慨,政府在應對危機時應該有預案,而不是下意識地就要花納稅人的錢來解決一切問題。
《國會山報》還提到,盡管馬里蘭州偏藍,但也有一部分民主黨人反對拜登這一提議。他們認為,既然大橋是私營貨船撞塌的,那船東也理應承擔部分損失。
大橋重建“前路漫漫”?
而就算資金到位,這座最初建造耗時5年的大橋何時能夠完成重建,也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美交通部長布蒂吉格本周告訴記者,在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完成對大橋狀況的調查之前,還不能確定大橋重建需要多長時間。州長摩爾坦言,重建工作“前路漫漫”,遠非“數小時、數天或數周”就能完成。
據美聯社報道,華盛頓大學工程學教授薩米·巴迪(Sameh Badie)樂觀地認為,考慮到受損程度,大橋重建可能只需要18個月到兩年的時間。但霍普金斯大學工程學教授本·舍費爾(Ben Schafer)表示,這個項目至少需要五到七年的時間。在霍普金斯大學另一土木工程系教授的口中,這個時間跨度更是拉長到了十年甚至是以上。
舍費爾說:“現在家庭裝修空調設備的交貨時間大約是16個月,對吧?然后你現在告訴我,他們能在兩年內造好一座大橋?我當然希望這是真的,但從經驗來看,我覺得不太可能?!?/p>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運輸協會(AASHTO)的執行董事吉姆·泰蒙(Jim Tymon)則提議,最好是從最近發生的橋梁事故中了解重建速度。
該機構專門負責美國交通設計施工標準的制定,泰蒙以明尼蘇達州I-35W密西西比河大橋為例。這座橋在2007年因嚴重設計缺陷在交通高峰時段突然坍塌,造成13人死亡,145人受傷。重建最終用了不到14個月的時間,調查事故原因花了18個月的時間。不過需要闡明的是,這座橋重建后的全長只有1216英尺(約371米),寬為180英尺(約55米),高度為120英尺(約37米)。
監控記錄下的I-35W密西西比河大橋坍塌瞬間
美聯社補充道,新橋的設計方案、政府審批速度、工程承包商效率等多方面因素,都會影響大橋重建的造價和速度。《紐約時報》還稱,撞橋后首先要對橋梁的結構完整性進行評估,此后馬里蘭州交通官員將討論是否有必要修建一條更大更高的大橋,以承載更多車輛通行,容納更大的船只從橋下通過。
工人“生命線”被掐斷,供應鏈亮紅燈
美國《大西洋月刊》26日擔憂道,“在巴爾的摩,一些迫在眉睫的難題已經在顯現了?!弊鳛?95號州際公路的重要樞紐、巴爾的摩港的門戶,大橋坍塌對該地區物流、供應鏈所造成的影響和經濟損失不容小覷。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長約2.6公里,年通車量約為1150萬輛次,每日通車超過3萬輛次,但如今這些車輛只能繞道,恐造成交通擁堵。而且這起事故還會直接影響美國“東北走廊”的通勤,尤其是從巴爾的摩到首都華盛頓。
在很多巴爾的摩市民眼中,“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是一座“藍領大橋”,它將大片工薪階層社區與亞馬遜、安德瑪、家得寶等大型企業相連,這座橋就如同這數萬名工人的“生命線”。但在大橋修復前,他們將不得不面臨“多繞路”上班的情況。
橋塌了,港口的唯一航道也被切斷了。目前,巴爾的摩港周圍的海上交通陷入停頓,巴爾的摩港仍處于關閉狀態。滯留在港口內的船只無法出港,也有許多在途船只無法進入港口。
早前美媒消息曾稱,大約有12艘大型船只和類似數量的拖船被困在港內。英國《泰晤士報》發現,被困船只還包括了處于待命狀態,負責為全球美軍戰斗部隊提供補給的4艘美國軍用貨船。
《紐約時報》援引打撈專家的話報道稱,未來他們可能會先嘗試開放出一條較為狹窄的航道,讓受困船只駛出港口。但巴爾的摩港作為美國第一大汽車港口的作用,很可能在短期內難以恢復如常。
據報道,盡管巴爾的摩港的規模遠不如東海岸的紐約港、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的長灘港等大型港口,但它在汽車產品進口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美國去年通過巴爾的摩港進口的汽車達57萬輛,相當于美國新車庫存的近1/4。
梅賽德斯—奔馳、大眾和寶馬等歐洲汽車制造商都在該港口及其周邊地區設有工廠。美國供應鏈管理協會負責人阿貝·埃什克納齊(Abe Eshkenazi)對此表示,這些汽車制造商將不得不轉移到紐約、新澤西或弗吉尼亞州的東海岸其他港口,這可能造成運輸成本上升。
此外,《華爾街日報》指出,巴爾的摩港以運輸煤炭、糖以及拖拉機、起重機等專用設備而聞名,事故可能導致東海岸的航運“至少混亂數月”。
《南華早報》還注意到,雖然與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孟加拉國等亞洲國家不同,中國與美國的貿易主要通過西海岸港口進行,但如果按噸位計算,中國是巴爾的摩去年的第二大進口和第三大出口貿易伙伴,也有可能受到事故的部分影響。
按照美交通部長的話說,每天進出巴爾的摩港口的貨物價值超過1億美元,港口關閉將直接影響8000個工作崗位。IMPLAN數據顯示,巴爾的摩港關閉一個月將給馬里蘭州帶來28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州長摩爾接受媒體采訪時還表示,超過14萬人的生計將會受到間接影響。州參議院本周表示,該州議員正尋求通過緊急立法,為受影響者提供收入補償。
搜救行動暫停,遇難者家屬不滿
隨著事故現場清理工作的展開,在失蹤人員家屬的眼里,這意味著遇難者遺體的搜尋工作被完全擱置在了一邊。
據美媒報道,事故發生時,橋上有8名施工人員正在執行夜間修復橋面作業的工作,落水后2人獲救。美國海岸警衛隊26日晚間宣布暫停搜救,以水溫過低、失蹤時間較長等因素推定另外6人死亡。
目前已打撈起兩具失蹤人員遺體。馬里蘭州警察局局長巴特勒(Roland Butler)稱,這兩名遇難者的遺體在一輛位于約7.6米水深處的紅色皮卡車里被發現。盡管仍有4人下落不明,但巴特勒表示,現在的工作將從搜尋工作過渡到打撈工作。
失蹤人員家屬對此表示不滿,敦促政府繼續搜尋遇難者遺體。“我們被告知,政府已經決定停止搜索。我們知道,美國政府正因船只還沒移走而持續遭受損失,但我們認為,他們不應該忘記四名遇難者的遺體還沒找到,以及遇難者家屬的痛苦。”其中一名家屬說。
當地時間3月29日,巴爾的摩工人和勞工官員舉行新聞發布會 圖自視覺中國
據路透社報道,遇難6人都是來自墨西哥,以及危地馬拉、薩爾瓦多和洪都拉斯等中美洲國家的移民,在當地已生活工作多年。他們都來自低收入家庭,需要匯款回國供養家人。
巴爾的摩一西班牙裔社區的居民說,他們對于所有遇難者都是拉美移民這件事一點都不驚訝,因為“其他人不愿意做的工作都是拉丁美洲人在做”。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美國少數族裔在工作中死亡的比例最高,尤其是在建筑行業。而拉美裔多從事工資低、福利少的工作。
據美媒報道,失蹤工人均受雇于布勞納建筑公司(Brawner Builders),該公司自2018年以來被曝有至少七次違反安全規定的操作。事故發生后,公司官員表示,為遇難者家人痛失親人而感到悲痛欲絕,但拒絕發表其他評論。
白宮方面周四聲明表示,現行的移民規則允許遇難者在國外的親屬前往美國。拜登29日宣布表示,他將于下周前往巴爾的摩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