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外資機構看多A股,國內機構也有“當前權益市場的機會大于風險”的觀點。事實上,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當前我國經濟保持恢復向好態勢,增長動能不斷增強,轉型升級持續推進。
“此次報告在延續二季度報告‘全球經濟持續復蘇’的基礎上,新增‘增長前景分化’的表述,并強調全球貿易放緩、能源價格波動,以及全球高債務和高利率對全球經濟金融的不利影響。國內方面,相較以前,此次報告更加強調‘經濟內生動力將不斷增強’,但也強調了‘債務拉動經濟增長效能降低’與‘房地產供求關系重大變化’的問題,更加關注‘居民收入預期不穩’‘民間投資信心不足’,以及‘地方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的問題。”海通期貨股指分析師許青辰表示。
據南華期貨股指期貨分析師王夢穎介紹,貨幣政策向來隨著經濟狀況調整,可以注意到,此次報告對國內經濟的描述從二季度的“國內經濟運行面臨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等挑戰”轉變為“國內經濟穩定回升基礎不穩固等挑戰”,說明頂層認為經濟狀況在三季度明顯改善。
“‘準確把握貨幣信貸供需規律和新特點,加強貨幣供應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意味著貨幣信貸的投放會從更長周期的角度來考慮。此外,提到發力方向進一步清晰,例如‘會加強對科技、綠色、普惠、養老和數字經濟的支持’。從跨周期、結構視角發力,我們推測后續會配合其他政策共同發力來提振經濟,貨幣政策以輔助為主。同時,我們后續更關注價格型工具的使用優先性?!蓖鯄舴f表示。
在福能期貨股指分析師陳夏昕看來,對于下一階段的工作,本次報告傳遞出幾方面信號。其一,著力加強貸款均衡投放。信貸有著季節性投放節奏,報告提出“統籌銜接好年末年初信貸工作,適度平滑信貸波動”,避免銀行積壓貸款項目至次年年初沖“開門紅”,造成跨年信貸大幅波動。其二,報告關注存量貸款的持續效應。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盤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明確要求。目前我國人民幣貸款余額超過230萬億元,每年新增20萬億元左右,盤活低效存量貸款有利于經濟增長。我國信貸存量要求信貸結構有增有減,要持續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順應房地產貸款需求及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需求下降的趨勢。其三,我國經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信貸增速與之相匹配,未來關注信貸支持實體經濟的成效,要避免對單月增量等高頻數據過度解讀。其四,報告提出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未來仍存降息可能。其五,報告強調“把握利率、匯率的內外均衡”,三個“堅決”表述顯示出央行維穩匯率的決心,人民幣貶值壓力下降。其六,積極主動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同,包括為政府增發債券提供流動性支持,廣泛使用國債、地方債作為質押品促進債券二級市場流動性,及協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后續結構性工具還將加強對民營企業和房地產“三大工程”的支持。
“近期A股市場的熱點在于北證50走強,表明當前市場主線仍是政策博弈。中央加杠桿、財政政策超預期、MLF大幅續作,在宏觀政策博弈空間有限的背景下,市場開始挖掘局部的政策預期差?!痹S青辰表示,A股盈利端L型修復是共識,估值端則出現較為明顯的左側信號,經濟復蘇斜率平緩的背景下,利率大概率維持在較低水平,A股性價比仍然較高,指數配置價值顯著。
許青辰認為,中期來看,值得期待的變量在于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下居民層面預期改善,促使市場情緒好轉,進而帶動估值修復,以及居民儲蓄意愿邊際下降,帶動增量資金流入。
“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中美利差倒掛程度收窄、美國經濟衰退警鐘再鳴,人民幣貶值壓力緩和,其對股指市場的負面影響減弱。同時,近期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包括發布支持民營經濟25條具體舉措、三部門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要求加大‘三支箭’政策力度等。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提振民營經濟有助于提升就業率,進而推動經濟增長。而地產支持政策加碼,后續將進一步出臺細化支持政策,有助于緩解房企流動性壓力。此外,2024年房企信用債和海外債償債壓力減弱,加之融資政策支持及銷售邊際修復,預計房地產尾部風險逐步化解,對經濟的拖累減輕。”陳夏昕表示,總體來看,當前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對A股市場形成利好,股指期貨價格中樞將隨之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