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受太陽冕洞高速太陽風和12月1日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ME)的共同影響,12月4日可能發生小到中等地磁暴。
據@中國氣象局 消息,北京時間12月1日17時至12月2日8時,受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ME)爆發影響,地球出現3小時Kp指數為7的大地磁暴,3小時Kp指數為6的中等地磁暴,以及9小時小地磁暴(Kp指數即全球磁場指數,其反映的是每3小時地球磁場活動的情況,數值越大對應的地磁活動越強)。這與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11月30日發布的大地磁暴預警相符。
這幾天發生的地磁暴,是今年繼2月27日、3月23、24日、4月23、24日、9月19日,第7次發生大地磁暴級別的地磁活動。
地磁暴會產生什么影響
清華大學天文系副教授蔡崢解讀,磁暴是太陽活動造成的一種現象,其中太陽發射的高能粒子與地球的磁場相互作用,會對電子通訊產品產生一定影響,對普通人的身體健康幾乎沒有影響。
“除了在高緯度地區產生美麗的極光外,磁暴還可能對地球和人類活動產生其他影響。” 蔡崢介紹,磁暴可能會影響無線電波的傳播,從而干擾地面通信和衛星信號,這可能影響導航衛星系統的精確度,以及手機和衛星電視的信號質量。同時,強烈的磁暴可能會對電力傳輸系統產生影響,增加輸電線路的電流負荷,有時甚至可能導致變壓器或其他電網設施損壞,引起電力中斷。
“磁暴還會對衛星和航空飛行產生影響。”蔡崢說,磁暴產生的高能粒子可以對在軌衛星造成損害,影響它們的正常運作,這可能導致數據丟失或衛星功能故障。另一方面,飛行在高緯度地區的飛機可能會因為磁暴而受到更高水平的輻射,航空公司有時會改變航線以減少乘客和機組人員的輻射暴露。
蔡崢表示,目前,磁暴對人體直接健康影響的研究仍在進行中,但有理論認為強烈的地磁活動可能會影響動物的遷徙和導航能力?!案嗟挠绊懣赡苁菍υ趪H空間站等環境中工作的宇航員,磁暴期間的輻射增加可能對宇航員有安全問題,通常需要采取額外的防護措施?!?/p>
北京天文館研究員、《天文愛好者》雜志主編朱進也表示,地磁暴會對短波通信等產生影響,但由于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對人體的影響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計。
地磁暴帶來的也不全都是壞事,比如極光天象的發生。根據目前太陽黑子數變化情況來判斷未來太陽活動的勢頭,2024年仍然是太陽活動的高年。這就意味著至少在這個冬天里,我國北方還有可能看到極光。
地磁暴引發多地出現極光
北京,黑龍江漠河、塔河等地,12月1日晚就出現極光,引發眾多網友關注。
12月1日夜間在黑龍江漠河出現的極光。漠河市委宣傳部供圖
2023年12月1日晚19點57分,百花山西北部靈山方向,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職工楊南拍攝到罕見的極光現象(照片中紅色的部分)。
據國家天文臺工程師李正介紹,這是有攝影技術以來,第一次全市大范圍同時記錄到極光現象。另據天文攝影師浦石介紹,這次太陽活動,在北京拍攝到極光非常難得,要想觀測極光,需要到海拔較高且暗夜環境極好的地方進行觀測,百花山地區有得天獨厚的海拔和暗夜優勢,對極光觀測非常有利。
極光如何產生?
極光是如何產生的?地球上大部分能量都來源于太陽,極光也不例外,其能量的來源也是太陽。太陽是一個時刻都在進行核聚變的巨大天體,除了給地球提供能量以外,核聚變還會不停產生大量高能帶電粒子。這些物質噴涌而出,充斥在整個太陽系,被形象地稱為太陽風。大家知道,地球磁場就如同盾牌一般,可抵擋來自宇宙的“千軍萬馬”。
因此,太陽風并不會直接吹到地球上,而是在地球磁場的作用下圍繞地球儲存起來,當儲存的能量飽和時,就會沿著磁力線跑到地球大氣層,在與大氣相互碰撞后,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獲得能量并釋放,這就形成了讓我們大飽眼福的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