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寨子溝鄉的張越(化名)來說,12月19日地震當晚,無疑是此生僅有的特殊回憶。
頻發的余震中,在醫院的救護車上,他的妻子歷經了近3個小時的分娩過程。最終他的女兒于寒夜之中呱呱墜地,躺在醫護人員溫暖的懷抱中睜開雙眼。
12月20日,積石山縣人民醫院的醫生李琳(化名)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這是積石山縣震后首個“地震寶寶”,孩子約7斤5兩,母女平安。
積石山縣人民醫院
醫院大樓都在搖晃
李琳(化名)介紹,12月19日凌晨,地震發生后不久,產科科室就接到了緊急電話,稱積石山縣寨子溝鄉有一名孕婦臨產,馬上要送到他們醫院。
寨子溝鄉距離積石山醫院大概有7公里的距離。
積石山縣產科科室受災
“產婦大約是凌晨1點送到醫院的?!崩盍照f,受地震影響,那時醫院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他們站在5樓產科病房,能夠明顯感覺到房子在搖晃。他們那一層的病房多處吊頂被震塌,地面也被震出了裂縫。為了安全起見,大家第一時間引導五名待產的孕婦和家屬撤離到了樓下空曠的位置。
受地震影響,產科的分娩中心已無法正常運轉,李琳和同事考慮再三后決定,在救護車上幫產婦接生。
在救護車上接生
聽說要在救護車上給妻子接生,張越(化名)一開始是遲疑的。
張越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了當晚的情況。其實早在地震發生之前,妻子就已經感覺到肚子有些疼,“大約是18日晚上10點鐘,她的反應還沒有那么強烈?!?/p>
12月18日23時59分,地震毫無征兆地發生了。
張越說,也許是地震發生后受到了驚嚇,妻子越發覺得肚子疼痛難忍,情況緊急,他選擇向120求助。
“聽醫生說要在救護車上面接生,我一下子就慌了?!睆堅礁嬖V極目新聞記者,當時他曾想過要把妻子轉到臨夏州的醫院,但醫生告訴他,由于路途稍遠,轉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始料未及的突發情況。
在李琳看來,當時的情況下,在救護車上接生可能會是相對適合的一種方案。李琳說,從他們醫院轉到臨夏州的醫院,按照正常行駛速度,大約需要40分鐘,這期間可能會遇到堵車,甚至是道路中斷等突發情況。另外,產婦也有可能在轉運過程中就要分娩,這些情況都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孩子體重約7斤5兩
思來想去,張越最終決定讓妻子留在救護車上生產。
為了順利幫張越的妻子接生,醫院派出了產科科室一名副主任以及另外一名醫生,同時還有兩名助產士助產。
“家屬出門比較急,沒有帶嬰兒用的包被,我們就想辦法拿了一些大人的衣物,放在救護車上的空調出風口烘烤,幫助新生兒御寒。”李琳說,救護車上幾乎沒有任何設備,他們冒著風險再次進入產科樓,取來了碘伏、棉簽、催產素、一次性婦產包等分娩必備的工具,“產婦趕到醫院時就已經開了四指,大約3個小時后,寶寶順利出生,大約7斤5兩?!?/p>
醫院的就診記錄顯示,這名新生兒的具體出生時間為12月19日凌晨3時43分,順產,是一個足月女寶寶。出生體重為3760克,身長52厘米。
整個分娩過程持續了接近3個小時,期間還發生多次余震,對于張越來說,守候在救護車外的每一分鐘,都是緊張而煎熬的。
張越說,等待妻子分娩時,他不能進救護車,只能站在救護車外干著急,直到女兒出生的那一刻,他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孩子白白胖胖,母親也身體平安?!崩盍照f,孩子順利出生后,母子倆又在救護車里留觀了2個小時,“大約凌晨5點,家屬帶著產婦和嬰兒離開?!?/p>
三名地震寶寶迎著曙光降生
對于張越來說,地震當晚,無疑是此生僅有的特殊回憶。
首個“地震寶寶”的嬰兒足印
但為寶寶取名時,張越并未考慮過與“震”字沾邊。張越說,目前他已經幫寶寶取好了名字,這段回憶他會記在心里。
“我自己家受災相對比較嚴重,現在我帶著老婆孩子一起回了她娘家?!睆堅浇榻B,目前妻子娘家食物充足,不愁吃也不愁住,孩子和妻子的身體狀況也很好,妻子也很感激忙碌了一夜的醫護人員。
在李琳看來,為病人排憂解難是醫護人員的分內之事。地震當晚,積石山縣人民醫院成了救治傷員的前沿陣地,產科也積極響應。在工作微信群中,他們召回了11名醫護人員,徹夜參與到傷員救治工作中。
李琳說,19日凌晨,包括張越的女兒在內,產科一共接生了一男兩女共三名嬰兒,“除了可能自行在家分娩的產婦以外,統計在冊的孩子中,張越的女兒是積石山縣首個出生的地震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