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8日從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獲悉,我國渤海中北部海域發現億噸級油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達1.04億噸。這是該海域時隔10年再獲重大油氣發現,對夯實我國海上油氣資源儲量、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發現的億噸級油田西距天津市約200公里,平均水深約25米,完鉆井深1570米。經測試,該油田單井日產原油約110噸,展現出較好的勘探前景。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周家雄介紹說,按正常開采,該億噸級油田能開采原油近2000萬噸,提煉成汽油后可滿足百萬級人口城市居民日常交通使用超10年,煉化出的瀝青可鋪設超10萬公里4車道高速公路,相當于繞地球超過3周。
該億噸級油田的發現是渤海淺層巖性勘探思路的又一次重要實踐,其所在的石臼坨凸起,是渤海油田早期勘探的主戰場之一,科研人員以構造勘探的思路尋找構造圈閉高部位進行井位部署,曾在高部位發現3個大中型油田。然而,自2011年以來,高部位勘探優勢區域鉆探殆盡,低部位油氣富集規律尚不明確,歷經多輪次構造勘探,效果并不理想。
為打破勘探困局,中國海油科研人員借鑒墾利6-1、墾利10-2億噸級巖性油田勘探發現的成功經驗,將勘探思路從傳統的構造勘探逐步轉化為巖性勘探。科研人員結合大量已鉆井資料及實驗,證明該凸起低部位也具有儲存油氣的能力,轉變了傳統認識,最終通過扎實開展沉積、地球化學等基礎研究,鎖定石臼坨油氣富集的復雜走滑斷裂帶,實現勘探老區再獲億噸級油田的重大發現。
中國海油勘探副總師徐長貴表示,此次發現的億噸級油田是渤海油田自2019年以來連續發現的第6個億噸級油田,進一步證實渤海復雜走滑斷裂帶廣闊的油氣勘探前景,為我國海上油田開發注入了強勁動力。 (天津日報記者 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