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的安全局勢越發令外界不安,除了頭部的航運企業,大宗商品的運輸船也開始避開紅海。
在國際社會的密切注視下,也門胡塞武裝并沒有收斂,12月18日,又有兩艘商船在紅海海域遭襲。在此背景下,英國石油公司宣布暫停所有途經紅海的油輪運輸,成為第一家如此行事的石油巨頭。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19日在巴林宣布,美國正在組建一支新的多國部隊,以保護在紅海過境的船只免受也門胡塞武裝控制區發射的無人機和彈道導彈的襲擊威脅。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員鈕松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胡塞武裝是實際掌控也門的武裝行為體,國際法治和規制很難對其形成約束,因此國際社會很難對胡塞武裝在紅海海域的行動展開可行的應對舉措。
料將推高國際貨運成本
當地時間18日下午,也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Yahya Sarea)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聲明稱,胡塞武裝使用無人機對“大西洋天鵝”號(Swan Atlantic)和“地中??死碧枺∕SC Clara)的發起了“軍事行動”。自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胡塞武裝在紅海連續襲擊“關聯以色列”的船只,此次還宣稱兩艘商船與以色列有關。
不過“大西洋天鵝”號的船東表示,商船與以色列并無關聯。船東Rieber & Son在網站上發布聲明稱,船舶的所有者是挪威人,由新加坡負責技術管理,所運貨物的物流鏈也與以色列無關。
除馬士基等四家國際航運巨頭和英國石油公司外,另一歐洲油氣巨頭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也在18日宣布,暫停所有途經紅海的運輸。此外,美國化肥生產商美盛也宣布避開紅海。
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航運通道之一,蘇伊士運河是連接紅海和地中海的人工運河,按貿易量計算,全球至少有12%的國際貿易需要通過于此。
埃及蘇伊士運河管理局(SCA)在17日表示,正在“密切監控”紅海的緊張局勢以及對運河過境的任何影響。根據匯編的數據,16日和17日僅有56艘商船進出紅海,比月初下降了35%。
從亞洲到地中海的集裝箱海運費也水漲船高。根據國際貨運預訂和支付平臺Freightos.com的數據,截至17日,途徑蘇伊士運河40英尺集裝箱的運價為2414美元,較11月底上漲了62%。集裝箱管理服務企業艾世捷(Container xChange)也表示紅海的局勢將進一步推高未來國際貨運的成本。
國際航運公會警告稱,貨輪避開蘇伊士運河、繞行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意味著航行成本增加、航運天數增多,交貨時間也會相應推遲。
禍不單行的是,國際航運上另一條重要的運河——巴拿馬運河也遭遇到了麻煩。在長期干旱之下,巴拿馬運河水位處于歷史低點,往來船舶通行受限。由于運河水位未能在雨季如期恢復,巴拿馬運河船舶限航措施將延續至2024年年底。
新版“護航聯盟”
奧斯汀表示,也門胡塞武裝的襲擊不斷升級,威脅商業的自由流動和海員的安全。紅海是重要的水道,對于航行自由至關重要,也是促進國際貿易的主要商業走廊。
美國將新組建的護航聯盟稱為“繁榮衛士”。據美國國防部稱,目前同意加入“繁榮衛士”的國家還包括英國、巴林、加拿大、法國、意大利、荷蘭、挪威、西班牙和塞舌爾。其中一些國家將執行巡邏任務,另一些國家則提供情報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意加入的國家名單中,巴林是僅有的中東海灣國家,分析人士表示這顯示出地區國家對組建護航聯盟仍有保留意見,同時沙特正與胡塞武裝進行和平談判,可能也不便加入這一聯盟。
此前美國曾在2019年7月正式提出組建“國際海上安全架構”,即中東“護航聯盟”,意在與盟友聯手對抗伊朗“威脅”,以確保霍爾木茲海峽通行安全。此次又將這一理念運用到曼德海峽和紅海海域。
曼德海峽位于紅海南端,靠近也門海岸,是進入紅海的必經之地。曼德海峽最狹窄處只有30公里,還有一座小島居于其間。在1973年10月的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海軍曾在此對以色列封閉過三周,但曼德海峽在歷史上從未完全封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