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通社評論兔年已過,龍年到來,不同的年份,相似的開場,避無可避的價格戰,依然是車市的主旋律?!爸灰?.99萬,上汽大眾ID.3開回家”,“3月底前提走Model 3/Y,最多可享優惠3.46萬”,“電比油低,榮耀再沖擊”……
上汽大眾、特斯拉、比亞迪等推出降價大酬賓,優惠力度高于去年同期。蔚來、極氪、零跑的2024款車型,不僅加量不加價,甚至有些還做到了降價。
價格戰之下,活躍的還有相關政策。年初,上海市商務委發布新一輪燃油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和新能源置換政策,對2024年全年適用。
開場雖然相似,但反饋卻不相同,今年的價格戰沒有去年那般熱火朝天,特斯拉的降價已經鮮有人在意。另外,蔚來、極氪上新后,對老款“降價清庫存”,也未能提升銷量, 1月的官方數據分別為10,055輛、12,537輛。
價格戰愈演愈烈,為何市場沒有太大反響?是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不高了?或許我們可以從更加真實的銷量數據中看出更多端倪。
就國內乘用車市場而言,我們找到了中汽協、乘聯會、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三方的數據。其中,中汽協的數據來自廠商提供的生產量和批發量;乘聯會的數據來自經銷商提供的批發量和零售量;新車上險量數據是消費者購買新車后上保險的數量,由國家金融管理總局統計。
整體來看,三方數據均呈現同比大幅增長,但環比兩位數下跌。每年的12月,車企為了達成年度銷量目標,要么促銷要么壓庫,這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次年1月的銷量。
按照上險量數據計算,2024年1月,我國乘用車市場整體銷量為222.2萬輛,同比增長71.8%,環比下滑12.1%。
雖然同比大增,但是去年同期包含春節假期,因此不具備參考性。事實上,今年1月的車市表現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遠低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甚至不及疫情期間的2022年、2021年。
考慮到疫情期間的不確定性,因此選取車市自2017年至今的每年1月數據進行分析??v觀近八年,排除1月包含春節假期的所在年份——2017年、2020年、2023年,今年1月車市的銷量,僅比2018年1月略高出7562輛。
2024年的開年,車市似乎有了疲軟的跡象。傳統燃油車、新能源兩大細分市場,相比去年年底分別下滑了4.8%、25.5%。顯然,新能源市場的環比暴跌,直接拉低了車市的整體表現。
具體來看,燃油車作為當前乘用車市場的銷量主力,在1月拿下了“開門紅”,共賣出了155.9萬輛新車。要知道,去年燃油車的月均銷量還不及120萬輛,單月超過150萬輛的也只有年底的12月。
此外,1月燃油車銷量環比下滑比例僅4.8%,遠低于整體市場水平,銷量環比減少了7.9萬輛。而新能源車1月銷量66.3萬輛,環比下滑了25.5%,銷量環比減少了22.7萬輛,是燃油車銷量環比變化的2倍還多。
盡管新能源車蓬勃發展,但我們需要看到,新能源車企虧損的問題依舊嚴峻,從年前的威馬、愛馳,到年后的高合,皆因經營問題,其生存難以為續。
在國內,新能源車的發展有政策支持助力,其中新能源車購置稅政策補貼已經延續至2027年。而在國外,相關補貼政策不斷取消,海外車企在電動化板塊的銷量不達預期。2023年以來,大眾、通用、福特、奔馳等均放緩了電動車擴張計劃。
近日,蔚來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李斌在回答相關采訪中談到:“國內新能源車企競爭將會在2025年進入決賽,并且決賽是一條無止境的道路。”
從新能源的滲透率來看,2017年至2023年,已經從2.3%大幅提升至33.7%。但是今年1月,新能源滲透率卻跌至近12個月以來最低點,環比去年12月下降了5.4個百分點。
當然,從2022年、2023年的月度走勢來看,1月的新能源滲透率均為當年的最低點,分別為14.0%、22.7%,11月均為最高點,分別為33.0%、39.0%。但今年是否會繼續遵循這樣的規律,尚是未知數。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成果發布會暨百人會論壇(2024)專家媒體交流會上談到,伴隨城市導航輔助駕駛落地、快充等技術優化擴展使用場景,2026年之前新能源汽車市占率將持續快速突破。
他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有望增加5-10個百分點,達到36%-41%,樂觀情況下有望突破40%,2025年將接近50%,2026年超過50%,占據汽車市場主導地位。
2月18日,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做出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單月滲透率將超過50%。同時他還表示:“新能源汽車發展只會越跑越快,不會給我們停下來、慢下來、喘口氣的機會?!?/p>
目前來看,新能源滲透率能否突破40%,甚至接近50%,這一波價格戰的市場反饋極為關鍵。原因無他,只因這一波價格戰的主題是“電比油低”。
2月19日,揮舞著“電比油低”的大旗,比亞迪上市了秦PLUS、驅逐艦05雙車的榮耀版,7.98萬元起售,打響了2024年的價格戰。這還不算完,比亞迪隨后又快速推出榮耀版產品矩陣。截至3月1日,已有秦PLUS、驅逐艦05、海豚、漢、唐、宋PLUS、海豹DM-i、宋Pro DM-i共8款車型的榮耀版上市。
比亞迪“低價新車”的背后,一方面是受益于規?;瘍瀯莺腿a業鏈優勢,另一方面或許與銷量不達預期有關。今年以來,新能源車滲透率增速放緩,比亞迪出現了銷量回落。
官方數據顯示,比亞迪今年前兩個月累計銷量為32.3萬輛,不及去年12月單月銷量。據了解,比亞迪2024年預期銷量目標為450萬輛,也就是說,接下來的十個月,月均銷量需要達到42萬輛,壓力不小。
當然,在新能源車市場整體走低的背景下,除了比亞迪,還有不少新能源車企在開年遇到了銷量問題。在比亞迪喊出“電比油低”的當天,多家車企快速跟進,哪吒全系產品直降優惠最高2.2萬元,還有五菱、長安、吉利等紛紛表態,加入價格戰。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3月1日,就有9家車企宣布降價或推出限時優惠政策。小鵬汽車、特斯拉、吉利、奇瑞、上汽大眾、智己、長安等官宣旗下車型降價或推出優惠活動。
以吉利為例,針對旗下多款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其推出“2024年吉利春節購車節”,3月限時優惠20億元,其中,現金優惠至高4.7萬元,免息貸至高10萬元,置換補貼至高1萬元。
業內人士指出,在國內汽車市場供給過剩、需求不足的矛盾下,價格戰愈演愈烈,特別是新能源車市場,新車大量上市,市場供過于求,這種情況短期內無法改變。
另外,由于碳酸鋰價格暴跌,電池成本的下行,為車企提供了降價空間。據了解,碳酸鋰價格在2023年累計下跌了82%,當前已經回落至2021年初水平。
目前,新能源車市場的競爭進入白熱化,對于新能源車企而言,不管是否自愿,降價似乎成為獲取市場份額的必然選擇。更何況,2024年的燃油車市場有了回暖的跡象。
價格戰不可避免會造成對品牌的傷害,可能不利于車企長期發展,但可能會刺激市場的增長。去年的價格戰之下,新能源車市場快速發展。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能源車市場累計零售773.6萬輛,同比增長36.2%;滲透率達到35.7%,較2022年提升8.1個百分點。
從“電比油高”,到“油電同價”,再到“電比油低”。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一變化說明新能源車的競爭力正在加速超越燃油車,也將進一步拉升新能源的整體滲透率。3月,預計滲透率會回歸到35%左右,全年有望達到40%。
(圖/文 網通社 王穎萍)